1、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①自习课上班长使劲敲击黑板,高声训斥大家
②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小丽举手示意老师
③家里来了客人,小欧不理不睬
④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小明很乐意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023年11月6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对永安财产保险昆明中心支公司作出警告并处罚款14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体现了( )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唯一规则
D.法律是处罚违法行为的非强制性手段
4、“提供帮助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对方意见。要注意判断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伤残程度,按照对方的需要提供帮助。”上述关爱残疾人的提示语主要提醒我们,关爱他人要( )
A.尽己所能
B.讲究策略
C.换位思考
D.心怀善意
5、下边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是( )
A.社会危害性、应受行政处罚性
B.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行政处罚性
C.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D.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6、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放弃美国高薪,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立下誓言:“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他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这说明了他( )
A.维护了国家安全的权利
B.为自己名誉与利益而奋斗
C.淡泊名利,追求自身价值
D.对祖国怀有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7、在景点游玩时我们要注意自觉排队购票,对于公民的‘自觉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维护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C.扰乱公共秩序必会受到法律惩罚
D.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法律
8、我国各级政府网站都开通了“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这说明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②
C.②④③
D.①③④
9、“生活的舞台上,没有人天资高贵,也没有人生来平庸。你有你的辉煌,我也有我的亮点。”题中观点告诉我们生活中应该( )
A.诚信对待他人
B.平等尊重他人
C.宽容对待他人
D.欣赏悦纳他人
10、“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又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能自觉承担起与角色相一致的责任
B.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只会有一种社会角色
C.每个人只有在长大成人之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D.每个人会变换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11、下列情境,不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是( )
A.与人交谈时:态度谦和,认真聆听
B.接电话时:不随意挂断对方的电话
C.家中来客时:漫不经心,不予理睬
D.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时:尊重其礼仪习俗
1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青少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将100元压岁钱捐献给了灾区群众
②自己努力学习后,期末考试成绩非常好
③就垃圾分类问题向市环保部门提建议
④观看杭州亚运会时为运动员喝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表中内容的是( )
违法案例 | 违法种类 | 共同后果 |
驾驶机动车闯红灯 | ① | ④ |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 | ② | |
拾得遗失物品不归还给失主 | ③ |
A.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道德责任
B.①行政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法律责任
C.①行政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法律责任
D.①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法律责任
14、在生活中,有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
①学会见风使舵和随机应变②放弃对人诚实以避免伤害他人
③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④巧妙运用诚信智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23年4月22日,王某为等待朋友共同乘车,用身体强行阻止地铁车门关闭。车站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发车。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王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可见,王某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背道德行为
16、下列中学生的生活片段,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参加研学旅行,感受灿烂文化
B.在学校课桌上刻字,激励自己
C.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方便自己
D.上网玩游戏,放松心情
17、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我们交往的通行证,下列选项中符合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
①李刚答应下午去看外婆,后来与同学打球就没去了
②王明发现爸爸偷税漏税,到税务机关去举报他
③王芳答应与同学一起出黑板报,尽管自己感冒难受,还是坚持与同学一起出完了黑板报
④张华偷偷买了一本小说被妈妈发现了,他害怕妈妈批评,骗妈妈说这是向同学借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针对漫画中的行为,下列劝导合适的是( )
①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②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精力,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破坏网络秩序④提高媒介素养,增强自控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以下案例进行解读,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某公司因擅用李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0元——行政违法行为
B.黄某骑电动车逆向行驶被交警予以警告处罚——民事违法行为
C.邓某酒后怒砸玻璃高空抛物获刑3年2个月——刑事违法行为
D.海南三亚一确诊病例密接者未按规定报备并隐瞒行程,被拘留5日——犯罪
20、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互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政治生活。这表明( )
A.网络是公民建言献策的唯一途径
B.网络可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进步
C.公民在网上可自由发表各种言论
D.公民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的知识
21、辨别与分析
请辨析。
22、学习了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的知识后,八年级的两位同学在谈论各自的学习感受。甲同学说:“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只应享受权利,不应履行义务。”假如你是另一位同学,请你评析甲同学的观点。
23、放寒假后,小军看见自己的好朋友进入一家营业性网吧,随后也跟着进去了。( )
理由:
24、呵护祖国花朵
材料一:国家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
材料二:两幅图片。
(1)在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写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2分)
(3)上述材料启示着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做?(3分)
25、结合教材,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网络了解民意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渠道,2018年两会前夕,国家政府网联合多家媒体,开展“我要和总理说句话”的网民意见征集活动,截止3月3日,共收到32万条留言,其中1500多条优秀积极的建言被起草组采纳借鉴。
(1)材料体现了公民行使了哪项政治权利?
(2)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可以行使哪些权利?
(3)网民在建言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怎么做?
26、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小丽上初一时,父母生了个弟弟。开始,她很失落,觉得父母把爱都给了弟弟,变得寡言消沉……但不久就调整过来了。看到爸妈照顾弟弟负担加重,自己便主动分担一些做饭、洗衣、扫地之类的家务。在学校她遵规守纪,学习也变得更加自觉,心想一定给弟弟做个榜样。不仅如此,她还尽量扮演好姐姐的角色,一有时间就照顾弟弟。
阅读材料后,你觉得小丽都有哪些角色?分别承担了哪些责?
角色 | 承担的责任 |
|
|
|
|
|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1)什么是责任?
(2)责任来自哪些方面?
(3)请写出下列情境中人员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张天作为一名中学生,他应承担的责任是____。
张天作为社会的一员,他应承担的责任是____。
张天作为中华儿女,他应承担的责任是____。
28、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当你的观点与多数人不一样时,即使自己是对的,也不会反驳;当班级中的一些同学结伴做某事时,你会不假思索的参与……
(1)这种现象称为什么现象?(2分)
(2)这种现象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哪些影响?(2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