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根据信息书写指定反应的方程式。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完成指定转化(试剂可重复选用)。
试剂:稀盐酸、溶液、
溶液、
溶液、浓硫酸、
溶液
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钛铁矿(FeTiO3)在高温下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再制取金属钛的流程如图。写出“氯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铝粉⑦氢氧化铁胶体⑧铁粉⑨硫酸亚铁溶液
(1)上述九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
(2)若要鉴别⑦和⑨,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一束光照射,⑦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称之为_______。
(3)⑧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除去③中少量②的操作是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除出⑧中混有的杂质⑥,可选用的试剂_______除去杂质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A.盐酸B.溶液C.稀硫酸D.氨水
(6)②③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常温时在水中溶解度②>③
B.与等浓度盐酸作用时产生气泡的速率②>③
C.等质量的②和③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②>③
D.等浓度②和③的溶液碱性②>③
E.可用溶液鉴别②和③溶液
4、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有关乙烯的一些变化:
已知:E是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物质C的最简单同系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类型相同
B.反应②、③可以用于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C.物质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物质D可用作燃料,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
5、(1)写出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鉴别溶液和胶体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用什么效应)。
(3)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对墨水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流传最多的是一种由①炭黑、松烟、胶等制成的松烟墨。公元前5世纪至20世纪,欧洲主要使用的是铁胆墨水,其中一种配方用到的原料有:鞣酸、②硫酸亚铁、③水等。为了防止生成的鞣酸亚铁与水反应产生沉淀,还会加入④稀硫酸等物质。鞣酸早期通过发酵和水解产生,同时生成⑤葡萄糖等物质。至今墨水仍被广泛使用。神舟十四号三名宇航员携带了红墨水返回地球,一旦宇航员落入海域就可以染红海水,便于搜救人员发现。
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2)能与碱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的是_______;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
7、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一种测定硫含量的方法是将钢样中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再用测硫装置进行测定。某测定硫含量的流程如下: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有CO2、______、______。
(2)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煅烧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FeS+5O2 1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装置中,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NaOH溶液中和生成的溶液b,消耗z mLNaOH溶液,若消耗1 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 g,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8、现有下列物质:①Na2CO3•10H2O晶体 ②铜 ③硫酸溶液 ④CO2 ⑤NaHSO4固体 ⑥Ba(OH)2固体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固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编号)。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将⑤的溶液滴加到⑥的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将⑤的溶液滴加到⑥的溶液中至溶液Ba2+恰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误食亚硝酸钠(NaNO2)会使人体血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而引起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使Fe3+转化为Fe2+,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解毒反应中,维生素C表现_______性
9、按要求填空:
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CH4与CO2分子数比为______,密度比为______,电子总数比为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
10、由硫可制得多硫化钠,x值一般为
,已知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试配平上述方程式_______。
(2)若某多硫化钠在反应中消耗的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试以求得的x值写出该多硫化钠的分子式_______。
11、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 E________。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号)
①粗盐和泥沙:________;②花生油和水:______。
(3)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A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B仪器可以用于过滤
C.C仪器在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边的塞子
D.在实验室应用D仪器进行实验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E.蒸馏时,E仪器中水的流向是上口进,下口出
12、用如图标签所示浓盐酸配制250mL0.4mol·L-1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容量:500mL分析纯 品名:浓盐酸 化学式:HCl 外观合格符合GB622-89 相对分子质量:36.5 质量分数:0.365 密度:1.18g·cm-3 试剂生产许可证编号:××× 上海××化学试剂厂 |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配制时需要量取浓盐酸___mL。
(2)配制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
(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摇匀③洗涤并转移④冷却⑤量取⑥转移溶液⑦定容⑧装瓶贴标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填序号)。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_;
C.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___。
13、计算填空:
(1)_______molH2O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CO2的氧原子数相同。
(2)质量为9.8g的H2SO4物质的量是_______。
(3)1.204×1024个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4)_______ g H2O与34g NH3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5)相同物质的量的CO2和O2,其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在2mol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6)1molCO2 中所含的质子的数目_______
14、近年来甲醇用途日益广泛,越来越引起商家的的关注,工业上甲醇的合成途径多种多样。现在实验室中模拟甲醇合成反应,在2 L密闭容器内,400℃时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n(CH3OH)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5 |
n(CH3OH) (mol) | 0 | 0.009 | 0.012 | 0.013 | 0.013 |
(1)下图中表示CH3OH的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用CH3OH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H3OH)=___________。随着反应的进行,该反应的速率在逐渐减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说明该反应中破坏1mol CO和2mol H2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___________形成1mol CH3OH释放的能量(填“﹤”、“=”或“﹥”)。
(4)甲醇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可以通过H+):
通入甲醇气体的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 (填“正”或“负")极,电解质溶液中H+向___________ (填“a"或“b")电极移动。
15、Ⅰ.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简易原电池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电极材料为碳、b溶液为溶液,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有
负极材料溶解时,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__
。
(2)若a电极材料为铁、b溶液为浓硝酸,电流表的指针也会偏转,则电子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电极材料,下同),溶液中的向___________极移动。
(3)某固体酸膜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以固体为电解质传递
,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则a为电池___________极,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Ⅱ.原子间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破坏原子间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已知键、
键、
键的键能分别为
、
、
。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请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下列问题。
(4)若有生成,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___________表示(填“甲”或“乙”)。
Ⅲ.在
催化下可发生分解反应,为探究一定温度下
溶液的浓度、
的浓度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实验所用试剂 | ||||
酸性 |
| ||||
甲 | 4 | 0.1 | 3 | 2 | 3 |
乙 | 4 | 0.1 | 2 | 2 | |
丙 | 5 | 0.1 | 2 | 2 |
(5)①___________。
②实验甲、乙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实验甲、丙探究催化剂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则
___________;若实验丙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