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亚洲的半球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②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③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④完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
3、 我省某经济代表团要去东南亚参观考察,并打算与所进口货物的最大生产国签订进货合同,请帮他们判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橡胶—菲律宾 ②蕉麻—马来西亚 ③棕榈油—马来西亚
④橡胶—泰国 ⑤蕉麻—菲律宾 ⑥棕榈油—印度尼西亚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⑤⑥
D.②④⑥
4、与“富士山、樱花、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等信息最吻合的国家是
A. 缅甸 B. 日本 C. 印度 D. 俄罗斯
5、关于甲(北美洲)乙(南美洲)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甲乙两洲西部
②甲大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③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④乙大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⑤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穿过
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北冰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毁林开荒 B.砍伐树木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7、二战后日本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内自然资源丰富
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C.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D.人口众多,产品主要销售国内市场
8、欧洲西部旅游业十分繁荣,下面旅游景点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埃菲尔铁塔—法国 B. 风车—荷兰 C. 白金汉宫—英国 D. 水城威尼斯—德国
9、在亚洲六大地理单元中,中国属于( )
A.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西亚
10、下图东南亚热带作物中,蕉麻的世界最大生产国是( )
A.泰国 B.马来西亚 C.新加坡 D.菲律宾
11、南亚有三大地形区,其特征不对的是( )
A.北部山地 B.中部平原
C.南部高原 D.中部高,南北低
12、“新大陆”指的是( )
A.美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极洲大陆
13、俄罗斯的铁路以_______城市为中心呈放射状( )
A. 圣彼得堡 B. 莫斯科 C. 摩尔曼斯克 D. 符拉迪沃斯托克
14、读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资料推测,四个科考站中气温最低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2】下列不属于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3】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
A.常年冰雪覆盖
B.沙漠广布
C.和平利用与保护
D.水资源丰富
【4】到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南极洲典型的代表动物是( )
A.鸸鹋
B.斑马
C.北极熊
D.企鹅
15、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石油资源
16、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仅2007年就缩减了约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瑞士国土的50%。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7、下列图例中,表示沙漠的是
A.
B.
C.
D.
18、亚洲( )
A. 都位于北半球 B. 占据了亚欧大陆的西部
C. 东临太平洋 D. 都在中纬度
19、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吉林省地图 B. 亚洲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20、暑假里,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行。下面是他们描述的旅行见闻,最不可信的是( )
A.在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我乘着雪橇逛街景
B.我坐在去乌兰巴托的火车上,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C.我不会游泳,可在死海中我没有带救生圈却畅游了大半天
D.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21、欧洲西部的工业分布密集,自________ 向东到________ 境内,自 ________半岛南部向南至 ________,形成著名的“十”字形工业地带.欧洲西部的工业以 ________ 为主,本区工业总体实力最强的国家是________ .
22、日本位于太平洋__部。
23、中东是________教、________教和________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________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2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________
25、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是________ ,巴西的首都________ 是最年轻的________ 城市.
26、印度的“绿色革命”,主要措施是
27、美洲的原住居民是________,白种人来自________,黑种人来自________。
28、印度以______气候为主,一年分旱雨两季,______灾害频繁。
29、南极地区的固体淡水资源丰富,中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矿产资源有_______、铁等。生物资源有_____________、磷虾、鲸等。
30、欧洲西部,牧草被人们称为_______。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纬线)与____(纬线)之间,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五带)。
(2)亚洲位于____大陆的东部,东、南分别濒临____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____气候区。
(3)由图可知,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范围最大的是____气候;降水最多的是____气候。
32、读欧洲西部和两极地区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国家的首都是________。
(2)大众汽车原产德国,在图中的代号是_____。
(3)E是____(国家),以香水闻名世界,该国南部是______气候,有利于园艺业的发展。
(4)在①②处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A、B两图中表示南极地区的是____。
(5)长城站___(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6)我国一般都选择2月份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资料一:地球之肺在燃烧!2019年8月21日,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燃烧已持续10天,大火面积超过80万公顷。今年以来,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火情数量累计达7万多起,比2018年同期上涨了83%,创下自2013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值。目前世界各地网民已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为亚马孙祈祷”的呼吁,要求国际社会关注亚马孙雨林大火的形势,并拯救人类的“地球之肺”。
资料二:巴西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雨林为人类提供经济效益,如木材、水果、药材等,而且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但是目前这块广阔的森林正在遭受人类严重的破坏。为了兴建亚马孙横断公路等数条大型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线的优良木材席卷而去;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人们不惜把大片森林化为乌有。下图示意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
(1)结合材料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主要环境效益。
(2)结合图文资料,简述巴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3)简述热带雨林遭受大火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了保护热带雨林,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4、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到本世纪发现地球上还存在着两个陌生的地方-南极和北极。地球似乎在尽力保护这两个区域不被人类玷污。首先,她筑起了坚冰壁阻挡人类的目光,超乎想象的严寒避开了很多贪婪的人群最终让他们望而却步,巨大的暴风吓退了很多勇士和冒险者,让他们不敢越过雷池。--节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第七章争夺南极的斗争》阿蒙森探险队、斯科特探险队,分别于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8日先后到达南极点。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
(1)阿蒙森和斯科特到达南极点的季节________。
(2)从南极点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时针。
(3)现在,中国正在罗斯海附近建设第5个科考站,中国的新科考站_______(能/不能)看见极昼极夜现象。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南极大陆附近的海域为:B 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B. 距离南极半岛最近的大洲是非洲
C. 长城站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D. 雪龙号考察船考察完,把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运回国内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南极地区不被污染。
(5)下列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酷寒、多狂风、降水少
B.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很多
C. 极地地区均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区域
D. 极地地区均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
35、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回答:
(1)写出图中A农业带名称:_______带。
(2)此图反映出的美国农业特点是:_______ 。
(3)影响C农业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