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其功业(如创立科举)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下列与“他”相关的是
A.创制汉字
B.开凿运河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①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造纸术
④火药
A. ②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于是他
A.重视农业
B.轻摇薄赋
C.知人善任
D.严惩贪污
4、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契丹族 D. 满族
5、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 新罗
B. 日本
C. 印度
D. 天竺
6、“六部没有总裁,皇帝以一人之精力,掌握天下所有大小事务。其结果是政务繁重,权力难免落于宦官之手。”这评论的是
A.废除丞相的弊端 B.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C.权臣跋扈的恶果 D.设立锦衣卫的目的
7、“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这一制度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读书人群体,并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8、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匾额,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 )
A.寇准
B.陆秀夫
C.岳飞
D.文天祥
9、下列节日中,哪一个是属于我国传统节日?
A.母亲节 B.劳动节 C.元旦 D.端午节
10、唐太宗时制定的《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擅自加重赋敛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这反映了
A. 唐朝官员贪赃枉法的严重后果
B. 唐朝初年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C. 唐太宗时社会出现了治世局面
D. 唐朝对官员的刑罚过于严苛
11、下列对军机处设立的评述,正确的是
A.沿袭了明代的制度 B.能够提升大臣决策权力
C.提高了宰相的地位 D.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2、下面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炫耀明朝的强大
13、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遣唐使的到来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14、“一个极其富强的王朝,突然崩盘……徽宗和钦宗这两个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嫔妃、皇子、公子等宗室贵族、大臣等人,都被押送到了北方。”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金灭辽
B. 金灭北宋
C. 岳飞抗金
D. 宋金和议
15、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厂卫制
16、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禁锢人民的思想以维护统治。其中清朝实行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对外开放
D.大兴文字狱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题临安邸》这首诗嘲笑的偏安王朝是
A.隋朝 B.明朝 C.北宋 D.南宋
18、毛泽东说:“唐明皇(唐玄宗)前半辈会做皇帝,后半辈不会做皇帝。”这是基于他统治前期和后期出现( )
A.光武中兴、李自成起义
B.贞观之治、黄巢起义
C.文景之治、藩镇割据
D.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内容摘自
A.《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它与下列哪一朝代有关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1、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子________(2)老子________(3)司马迁________(4)刘秀________
(5)张骞________(6)蔡伦________(7)贾思勰________(8)祖冲之________
(9)王羲之________(10)杜甫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22、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在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___________。见证了1271年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此的是____________。
23、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4、唐太宗时期,__________远嫁吐蕃,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_。
25、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是一部____体的通史巨著。
26、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7、"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开凿大运河
(2)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3)中国历史唯一女皇
(4)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29、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① 飞行实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 ② 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
2003年 |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
2008年 | 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的 ⑤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30、唐太宗将______________嫁给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32、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_________
3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一: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略······
材料二:元朝的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省级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1)西藏在唐朝时叫吐蕃。请列举出唐朝与吐蕃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3)元朝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西藏地区事务?又设置什么机构管理台湾地区?
(4)1727年,清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