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黑龙江黑河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下面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门类不全

    B. 工业基础薄弱

    C. 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 我国工农业发展平衡

  • 2、周恩来作为中国的开国领袖之一,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外交成就跟他直接相关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尼克松访华  

    ⑤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 3、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1953年—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18%,一五计划的完成(     

    A.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使我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D.标志着三大改造基本结束

  • 4、2015年5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指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C. 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 5、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十七大

    B. 中共十八大

    C. 中共十九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6、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B. 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 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社会性质改变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④

  • 8、1956年,太原老字号六味斋实现了公私合营,正式更名为六味斋酱肉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方名优产品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1997年在太原六味斋酱肉店和六味斋肉制品厂基础上改制成立了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企业之路。你可以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六味斋实行公私合营与土地改革有关

    ②城市国企改革使得六味斋重新恢复和发展

    ③六味斋企业所有权,经历了私有制到公有制,再到企业管理的历程

    ④六味斋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哪一项内容不属于这段历史?

    A. 发生了“九一三事件”

    B.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冤案,即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C.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D. “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

  • 10、“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是

    A. 王淦昌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钱学森

  • 11、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该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该原则,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该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武力统一

    C.“三不”政策

    D.—个中国

  • 12、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腾飞的是

    A.重庆

    B.浦东

    C.南京

    D.杭州

  • 13、下图所示成就完成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14、下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D.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 15、“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称赞的这位农业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 16、我国第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7、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B.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 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D. 大会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18、建国以来,我国以执行五年计划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内容属于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有(     

    ①沈阳飞机制造厂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9、针对某事件,蒋介石无可奈何但态度强硬地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这里所说“某事件”指的是(  )

    A.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中国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C.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20、在每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身着特色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总是能吸引众多目光。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团结

    C. 共同繁荣

    D. 民族平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______

  • 22、三个代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__________

  • 2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

  •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 25、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26、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 27、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 28、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 29、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 30、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诞生是中国与哪两个国家共同倡导的?

    (2)为了平息万隆会议的分歧与争论,我国哪位外交官、提出的什么方针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的三个历史事件。

    (4)结合上述所回答的问题,谈谈的你的感悟。

  •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平等互利

    (5)____________

  • 33、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4)材料三的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