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
A.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 文成公主入吐蕃
C. 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D. 唐朝封怀仁可汗
2、下面四部著作,有一部和其他三部明显不同,这一部是
A. B.
C. D.
3、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王昭君
C.卫青
D.班超
4、林升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
A. 南朝 B. 东晋 C. 北宋 D. 南宋
5、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下列哪一个王朝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6、“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中,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②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③统治区域都在黄河流域
④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雍正时的一位学士因作“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而被“斩立决”,这反映清朝统治者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闭关锁国
D.设立特务机构
8、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清明上河图 交子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元民族融合
D. 宋代经济文化繁荣
9、“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这种现象直接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社会经济的破产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发展
10、下图描绘的是南亚某国使臣向明朝政府进贡的奇珍异兽,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结合所学推测此事可能发生在
A.马可·波罗来中国时
B.清军入关之时
C.明朝迁都北京之前
D.郑和下西洋之后
11、下表中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顺治十八年(1661年) | 5493576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 6078430 |
雍正二年(1724年) | 6837914 |
乾隆三十一(1766年) | 7414495 |
A.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曲辕犁、筒车开始使用
12、下列有关“瓦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 B.是治疗疾病的地方
C.是读书学习的地方 D.是专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13、下列政权并立示意图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14、下列表述史实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清朝时昆曲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15、下表中的“机构”名称是
A.东厂 B.军机处 C.锦衣卫 D.议政王大臣会议
16、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新罗遣唐使来华 C. 玄奘西行天竺 D. 文成公主入藏
17、“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
A. 唐蕃和亲的意义 B. 宋夏议和的影响 C.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 汉与匈奴的和亲
18、通过“岁币”、“澶渊之盟”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史实是
A.辽与北宋的和战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D.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19、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你认为下列情景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买东西不再使用铜钱 B.市场上出售占城稻
C.城市买卖昼夜不绝 D.景德镇瓷器深受人们喜爱
2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赞颂,它的中心是( )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21、____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3、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 。
24、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______》,这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5、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26、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____》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27、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28、填空题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请在下列空中填出正确内容: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_______)的政策。
(2)元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西藏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为安定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置(_______)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册封(_______)、(_______),设(_______)大臣,颁布(_______)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_______)叛乱,平定(_______)叛乱;设(_______)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_______)部回归祖国。
29、清朝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0、下图是张择端的《 ______________ 》。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唐朝时西行天竺,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_______
(2)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
(3)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_______
(4)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导者_______
(5)统一蒙古草原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但是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全球通史》
材料三:(明朝)下西洋船队捐往海外数量惊人的物品中采自民间的比例加大,对民间手工业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而大量国内手工业产品销往海外,又不可能不刺激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繁荣。
——《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示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还有哪些因素促进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
(3)材料三中“下西洋船队”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其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
(5)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