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目的是为了繁荣我国的
A. 体育事业 B. 文艺事业 C. 外交事业 D. 教育事业
2、下表是小张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他所学习的单元主题是
A.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周年华诞
A.61 B.71 C.81 D.91
4、下图中文章的发表主要是针对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姓“资”姓“社”争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D.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5、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指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D.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歌曲《春天的故事》里有一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你认为“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他可能会看到
A.市民在商场凭布票买衣服
B.快递员将网购商品送上了门
C.商品房售楼部打出了促销广告
D.京沪高铁开通运营的新闻报道
8、20世纪末以来,我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2012年服役的 航母(如下图)成为海军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A. 辽宁号
B. 深圳号
C. 神舟一号
D. 天宫一号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八项主张 B.九二共识 C.一国两制 D.两岸“三通”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人民公社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11、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杰出人物无私奉献,勇于探索和创新。下列历史人物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13、(题文)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下面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 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 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 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14、以下三幅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 )
A.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推开
B.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D.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15、1985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马哈蒂尔当时来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标语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B.公共食堂是我们的大家庭
C.造反有理,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D.国企改革增活力
16、这是“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请问这位当选者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莫言 D.屠呦呦
17、如图漫画中的诗写道“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这幅漫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8、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A.国家的梦 B.民族的梦 C.人民的梦 D.世界的梦
19、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指导思想,该思想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是( )
A.“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 B.神舟七号——杨利伟
C.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 D.青蒿素——屠呦呦
2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2、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________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________、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___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典型:___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3、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4、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25、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26、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7、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8、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9、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30、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31、
《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工作中心的转移
(1)决定这件大事的会议是哪次会议?时间是什么?
(2)形成的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什么?
(3)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32、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3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列举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我国第一位“太空访客”和“太空漫步者”分别是谁?
(4)中国哪位科学家在2015年因为对人类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6)2012年中国哪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4、闭关锁国导致落后,开放交流促进发展繁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二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图1 图2
材料三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重要商路,更是文明交流之路。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着力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如图2
(1)根据材料一列举我国在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2)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3)据材料二简述我国对外开放40多年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到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对外开放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