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 ( )写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3、14、15世纪是发现人和世界的时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文艺复兴大力宣扬教会学说 B.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C. 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 D. 新航路开辟使地中海沿岸繁荣起来
4、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团结合作(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5、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6、小周同学想在高中毕业后去当兵,报效祖国。他可以选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有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火箭军
⑤战略支援部队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⑤
7、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8、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也有一群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9、下表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历史现象是( )
皇帝 | 在位时间 | 在位时表现 |
明武宗 | 1505-1521年 | 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 |
明世宗 | 1521-1566年 | 好神仙,疏于朝政 |
明神宗 | 1572-1620年 | 奢侈浪货,长期不理朝政 |
A.财政危机加深
B.大臣结党营私
C.朝政日益腐败
D.农民起义不断
10、《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对外开放的首先突破口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
A. 威武之师 B. “最可爱的人” C. “钢铁长城” D. 和平卫士
13、每年的“两会”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时刻,其所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
A. 十九大
B. 十八大
C. 十五大
D. 十二大
15、2018年3月,召开了第十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史上,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16、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①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使美洲的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使古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业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1949年10月,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诗人“喜悦”是因为
A.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B.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消灭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8、2021年2月21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授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回首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颁布的惠农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2015年,宁德上汽集团计划重点研发新能源乘用车,未来还将推出30多款新能源汽车。这凸显了该集团的新发展理念是
A.共享 B.协调 C.开放 D.绿色
20、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家大事。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
22、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23、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4、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___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________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________的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
(4)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_______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6)中国的_________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5、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保家卫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8、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9、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30、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1、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新中国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9月,为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我国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上通过了哪一个重要文献?其性质是什么?
(2)我国何时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这部宪法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问题一:探索中的失误
(1)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应该吸取怎样教训?
问题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2)改革开放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3)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高度概括了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请说出哪次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问题四:感悟与提升
(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 势力范围 |
德国 | 强迫租借胶州湾 | 山东 |
俄国 |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 长城以北和新疆 |
法国 | 强迫租借广州湾 | 广东、广西和云南 |
英国 | 强迫租借新界 | 长江流域 |
日本 |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 福建 |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谈谈表格内容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观点。
(4)依据材料一、二、三,为三则材料确定适合研究的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