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毫无演技的“小鲜肉”,俨然已经成了荧幕毒瘤。越来越多的“老戏骨”开始对他们口诛笔伐,近年来,“老戏骨”怒(duǐ)“小鲜肉”的新闻层出不穷。

    B.有关部门坦承,一(cháng)突如其来的大雨的确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好在各部门紧急部署工作,市排水公司全员出动排涝排险,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C.评价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教师要增强评价意识,切实(tī)除评价语言存在的空泛单调、言过其实等积弊。

    D.作者积多年之功写成的著作,是迄今首部熔(xiào)勘、考辨、汇评于一炉的“唐人选唐传奇”整理本。该书致力于在考证中解决文学问题,并批驳了前人的诸多谬论。

  • 2、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他心头的疑虑全消释了。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汗牛充栋,应有尽有。

    D.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

  • 3、将“其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カ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①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的顶部,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②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③灯体使用了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首创双层玻璃结构。④整体打造出既有传统中国韵味,又有现代感的火种灯。

    A.①

    B.②

    C.③

    D.④

  •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毕业时,虽然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中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 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扎克伯格,创办了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官员的法律素质再次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部分官员表现出与赔偿法”“拆迁法等基础法素昧平生的一面。

    B.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改造“瓦良格”号航母的意义在于,我们虽然缺乏自主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可以向先进国家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陈寅恪先生上课喜欢旁征博引,话语里还时不时夹杂一些所引史料的国家的方言,这使得很多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听讲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唯一的红军

    张炜

    也许是我们这个地方过于人烟稀少了,方圆几十里只有一个红军。

    我们大家都认识他,闭着眼睛就能想起他的容貌来:他中等个子,表情肃穆,穿了一件黑色的衣裤。他的鼻子在战斗中挨过一枪,后来修复了,结果成了一个横宽的鼻子。他的鼻子差不多有十公分宽。然而我们一点也不觉得他难看。他说话的时候鼻音很重,这就显得越发威严。他的头发没有脱落,但几乎全白了。他不抽烟,也不喝酒,生活极其严谨。虽然年岁很大,但走起路来腰一点不躬。那是真正的军人的步伐。

    有一天,我们的学校像过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到处都贴上了红色的标语,上面写了“向老红军致敬!”……

    老红军来了。他给我们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讲了怎样吃草根和皮带。老红军身上伤痕累累,但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他受伤的鼻子。他威严的眼睛望着我们,话语迟钝。他认为我们的建设还很不够,比如通向海滩的只是一条羊肠小道,将来如果发生了事情,那就不好办。即便不发生事情,也不利于生产。一辆车子也开不到海边上去,这怎么能行?他说到这里,把拳头在桌子上重重地捣了一下。

    我们就是这样认识了当地唯一的红军。

    四周的人真的被动员起来,我们学校也出动了。老师带着同学,挑着筐子,推着手推车。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粘土和石块,肩膀压肿了,汗水洗透了衣衫,可我们没有一个想要停止。

    大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条宽阔的马路修成了,它向着大海延伸。

    当我们在荒滩上长途跋涉,皮肤上的汗水混同着草籽沾在身上,被蚊虫小咬和百刺毛虫叮得处处红肿的时候,当汗水渗到眼睛里,泪水不断涌流的时候,我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脚步。我们仿佛看到了天上的飞机,身边的弹雨。一个老人——就是那个老红军,好像一开始就是这么衰老,就是这么威严;他扛着一面旗帜,踉跄奔突。他军帽上的五角星耀眼地亮,穿着破衣烂衫,满是损伤的皮肤从破碎的军装里裸露出来,有的地方淌着血……

    自从公路修起以后,荒原上就变得忙碌了。似乎人们再也不能容忍有了一条大动脉的荒原还在沉寂。于是一群群人涌到海上拉鱼,到荒原伐木,采药材,割草。荒原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好象它是取之不尽的。那么多的木材,那么多的干草,以及那么多的鱼产品,源源不断地从马路上运出。

    我们又一次动员起来了,组成一个又一个垦荒队,在一个严寒的冬天,拉着帐蓬,浩浩荡荡开往海滩,要把整个荒原都开发出来,建粮食基地,种小麦、玉米,办农场。

    一声令下,开始放火烧荒。蹬上屋顶,就可以望见北方那一片红色的大火。火焰燎着星星,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有人说那是星星被燎疼了,星星在吱吱尖叫。

    海滩上到处是被烧掉的草皮,有的地方积了厚雪,火就熄灭了。于是当太阳出来时,大地像一个野兽换掉的皮毛一样斑斑点点。帐蓬里满是散发着臭味的皮靴,肮脏的衣裤;行李卷上闪着油光,旁边是马灯,碗筷,和熏黑了的水壶。整个海滩就像军营一样。到了夜晚,有的地方放起了鞭炮,还有的地方燃起了篝火。闭上眼睛,会误以为来到了战场。

    我们脑子里都有一幅相同的战斗画面,仿佛又看到一个老人躺在火光下,烈火向他逼近;口腔里的血凝成一块,他就愤怒地吐出……枪声越来越近,突然他变为一匹红色的马,在一片火海中奔腾不停。火焰燎了它的鬃毛,它发出了哀痛的长嘶。它冲出了火阵,迎着一片熟悉的红旗冲去……

    就在我们学校开上荒原的第二天,传来一个奇怪的消息:老红军跟上面的一个大人物吵起来。老红军怒拍膝盖,说痛恨自己没有了武器——如果有武器,非亲手把那个领导人干掉不可。

    我们大家都惊奇地问:老红军为什么发火?嫌我们干得不快吗?

    那是一个大雪天,我们从帐蓬出来,一转脸,看到从马路斜坡上下来一个手持拐杖的人。我们往前走了几步,看出他正是老红军!

    他穿了一件破旧的老羊皮袄,黑色的毛皮在领口那儿翻着。他巨大的鼻孔喷出一团团白气;那气又在羊毛梢上凝成了白霜。他没有戴帽子,又白又短的头发茬儿跟黑色的羊毛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的拐杖是一个破旧的锹柄改成的。他穿着一个半长筒的皮靴。皮靴已经破碎,从破碎的洞洞里露出了一撮撮麦草。他正艰难地往帐蓬边上走。他掀开一个帐蓬的帘子,看了看里面酣睡的人,又往另一个帐蓬走去……

    我们跟在他的后面,悄悄地不吱一声。后来我们见他蹲在那儿,双手抖动。伸出手里的锹柄,轻轻地把那层雪幔拨开,露出了一片未燃的茅草。他伸于抚摸着,一直抚摸了五六分钟。后来他又用锹柄轻轻地覆上白雪。这样呆了一会儿,他又站起往前走。起风了,一股白雪撩开他的衣襟,冲进他的胸口那儿,他像没有看见,昂起头,四下遥望。更远的地方,透过雪雾可以望见另一片帐蓬的影子。他长长叹了一声,往那儿走去。

    巨大的脚印留在雪地上。我们伸出脚试了试,发现只有他的脚印三分之二大。

    这之后,大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垦荒队差不多大获全胜了。视野之内,所有的茅草和树林全部被我们干掉了。新翻的土地上,无数的草根和树棵都被铁耙子拉出,汇到一起,晒得焦干之后又被烧成灰烬。

    也就在我们欢庆胜利时,一个噩耗传来——老红军死了。

    再也没有红军了。他让我们开出了一条通向大海之路,我们就沿着这条路走向了阔大的原野,进而又改变了这片原野。可这到底是不是老红军的意愿呢?没人知道。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怀着无比悲凉的心情,一次又一次踏上这条路,去寻找心中唯一的红军、他遗落在荒原上的声音。

    举目四望,苍苍茫茫。由于失去了茅草和树林,失去了一片绿洲,多年的北风掀起的黄沙彻底毁掉了良田,那一个个沙丘像巨大的坟墓一样,罗列在视野内。这里埋葬着老红军的愿望吗?埋葬着老红军的真正意图吗?

    我大声地询问。

    得不到回答……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红军修复的横宽鼻子以及身上的累累伤痕,是他九死一生所赢得的声望与威严的体现。

    B.在老红军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我们”一次又一次被动员起来修建马路、开垦海滩荒原。

    C.老红军对“我们”改造海滩的速度很不满,对改造过程中破坏海滩原有生态无比痛心。

    D.“老红军之死”发生在“我们”欢庆海滩改造胜利之时,喻示了老红军愿望终将落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篇幅微小,并未展现老红军指导修路、垦荒的完整过程,也没有尖锐复杂的情节结构,但作者以独特的叙事让小说别有韵味。

    B.小说在描写“我们”修路时,插入了想象中老红军在枪林弹雨中鏖战的场景:穿破衣、满身伤,踉跄奔突,进一步强化了红军精神力量的影响。

    C.小说表现人物的细节描写很有特色,老红军的肖像、心理、行为举止是通过“我们”的视角所见所察,这便形成了读者与人物间特殊的审美距离。

    D.小说以一个“得不到回答……”的开放式结尾收束,引发人们思考:“善”的初衷如果在推进中执行不当,可能造成“恶”的结果。

    【3】小说以“我们”这个群体视角叙述故事,最后转为“我”的视角收束全篇,这种叙述方法的改变有什么效果?

    【4】作者把垦荒时“狼藉惨烈的沙滩”与“老红军在烈火中战斗”两个场景并举,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的譬喻,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中。

    (3) _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 《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典明志,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和仰慕,又表达了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前人有关石钟山的得名原因进行了分析,批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做法,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严谨的求实精神。

    (3)在表现思乡怀人主题时,古代诗人常采用“对写”手法,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2)吾师道也,_________? (韩愈《师说》)

    (3)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_。   (荀子《劝学》)

    (6)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7)_________,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8)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 10、补写出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客”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述曹操吟诵《短歌行》的英武雄姿。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造就的,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练,才能“______________。”

    (3)古代把礼制规定的食肉的统治者称为“肉食者”。因此,“肉食者”就是指诸侯、大夫一类有地位的人。这一词在史书频繁出现,如:“_______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早年生活贫寒,但在衣着光鲜的同学中毫无羡慕自卑地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认为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在《劝学》中他以行走为例,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反问的句式,痛斥了秦朝统治者搜刮珍宝时唯恐未尽却又对其毫不珍惜的行为。

    (3)《送东阳马生序》中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而作者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浣纱庙

    唐·鱼玄机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注】①鱼玄机,晚唐著名女诗人。②苎萝:苎萝山,位于浙江诸暨的西施出生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到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越国战败后献浣纱女西施给吴王。

    B.颔联写西施回眸一笑使吴国军队全部放下武器,突出了西施的美貌。

    C.颈联写范蠡功成身退,伍子胥进谏身死,一褒一贬形成强烈反差。

    D.整首诗既流露出诗人对西施的同情,又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2】鱼玄机的诗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请结合本诗分析这一特色。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

    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皇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

    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

    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

    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学,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

    B. 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 国子监:又称“太学”,在元、明、清三代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D. 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被迫辞官回家。一般致仕的年龄是七十岁,有疾患则会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后又考中博通坟典科;其后两次对策,分别名列第一和高等,并因此几次得官。

    B. 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 归崇敬直言进谏,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勇于批评并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子学的名称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

    D. 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2)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必须于2020年达成的奋斗目标。复兴中学某班级举行“小康社会我最爱”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表达自己对全面小康的看法和认识。小思说:“我憧憬家庭收入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大伟说:“我希望能够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小华说:“我觉得我家已经达到了‘小康’,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体验!”大壮说:“我渴望早日毕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的实现,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此次“小康社会我最爱”主题班会的讨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