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将迎来为期6个月的太空科研探索。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求世界奥秘,试图各种“天问”。这表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③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④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其中就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而言,二者之间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认联系的观点
B.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
C.是否承认实践的观点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为了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敦煌莫高窟文物工作者凝练形成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守护文化宝藏。如今,数字科技让敦煌文物活起来,用科技吹散千年的尘埃,展现石窟里的壁画艺术。这体现了( )
①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文化传承创新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③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促进文化渐趋同一
④创新文化传承手段,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方发表《北京声明》,断交达七年之久的沙伊关系迅速回暖。长期以来,对抗思维,安全困境、零和博弈构成了中东地区根深蒂固的战略文化,严重制约了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在中东劝和促谈,构建朋友圈,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最终促成两国达成和解。中国斡旋沙伊和解( )
①改变了以对抗为特征的地区政治格局,逆转了世界不确定性加剧问题
②根源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建设性作用不断增强,深得中东国家人民信任
③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成功实践,将为中东国家关系缓和注入强劲动力
④高度契合了广大中东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了中国在中东事务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国5G技术及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市场开拓中个别国家试图孤立中国,以没有证实的安全问题为由阻挠中国5G技术的推广。这种阻挠是不能成功的,其哲学原因是( )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违背客观事实的做法无法成功
②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养老服务等相关重点领域发展的需要,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改革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材料体现了( )
①党在制定政策过程中,以坚持群众观点为根本立场
②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③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6月2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第十四次会晤。五国领导人围绕“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主题,共同商议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由此可见( )
①金砖国家务实合作,不断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做出贡献
②金砖国家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③中国与金砖国家领导人建立了维护安全稳定的盟友关系
④金砖国家具有自主性、目的性,会议主题彰显了金砖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当今世界主要存在两类国家: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另一类是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两类性质的国家既有许多相似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国家本质角度看,两类国家的明显差异是( )
①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不同
②国家维护的统治阶级不同
③国家专政的对象不同
④国家制度的代议制形式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国家产生的顺序可用思维导图展示为:生产力(磨制石器)——生产方式(农业、手工业)——私有制(剩余产品)——阶级社会(权贵阶层)——公共权力(城邑、祭坛、军队)——国家。对此,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些暴力机关的统称
②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处于剥削地位的集团
④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下列关于ChatGPT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以进行高阶思维并反映客观事物本质
B.它具有帮助人类完成部分任务的价值属性
C.它发挥了人工智能创造事物固有联系的功能
D.它通过学习和模拟人类思维实现自主意识
11、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的功能要比各部分的功能更为重要
②要立足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③要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问题
④只有尊重认知规律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这段论述强调( )
①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
②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
③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④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提供具体的斗争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薇将军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陈薇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尽快破解病毒密码.研制出疫苗.陈薇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以军人的使命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中国已有多支疫苗进入II期临床实验。这说明(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4、在某市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该市曲剧团的演员们现场表演了折子戏《麻风女》《钓金龟》的精彩片段,师生们在欣赏美妙的艺术表演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引导学生把传统艺术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③能对师生认识活动、思维方式起决定性影响
④营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这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并包含着世界文化的普遍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认知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③坚持开放包容的胸怀能够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更多营养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国内首条全自动化足球生产线在广东东莞诞生,原本需要80人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10个人就够了。每天可以生产1000个足球,这条由东莞市某公司打造的自动化生产线,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这表明( )
①科技创新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
②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③科技创新有利于大幅增加产品的出口
④科技创新有利于支持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为保障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决定,建立健全三省一市协同的闭环监管长效机制,探索建设覆盖三省一市的信息和监管共享平台,共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这主要表明三省一市( )
①正确把握了四地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搞好局部,保护长江生态
③运用了综合思维方法
④遵循了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X国议会于2023年11月16日举行投票,在议会当天举行的投票中,工人社会党领袖S以179票赞成、171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成功连任该国首相。投赞成票的包括左翼政党工人社会党、苏马尔党和一些地方性政党,人民党等右翼党派投了反对票。此前,F被该国国王提名为首相候选人,但在9月的两轮议会投票中败北,无法出任首相。据此分析可知( )
①该国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②通过议会投票结果能看出该国实行多党制
③该国政府首脑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对国王负责 ④投票表决充分体现了该国民主是真实的民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一直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 )
①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②始终坚持以社会革命引领党的自我革命
③始终坚持科学执政这一基本执政方式不动摇
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在不少人眼中我国粮食连续丰产是理所当然的,但2021年罕见秋汛、涝灾致多地小麦晚播,2022年夏季极端干旱和持续高温影响秋粮抽穗授粉,加之应对病虫害暴发等灾害使得2022年粮食丰产的实现,是非常艰难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对粮食产量的定量分析中找到了粮食丰产不易的原因
②运用整体性思维能形成对粮食丰产不易原因的完整认识
③使用求异法找到了自然灾害与粮食丰产不易的因果联系
④辩证思维在揭示粮食增产不易诸多原因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公安部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这表明( )
A.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B.专政职能是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
C.只要坚持专政职能就能保障民主
D.坚持专政就等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22、中共一大纪念馆发布红色IP库,包括有供不应求的“望志路106号”U盘和冰箱贴、“树德里”明信片(下图)等100个IP,这些文创产品将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挖红色资源、讲好党的诞生地的故事”,持续带给社会公众兼具美观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意义在于( )
①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传承红色基因,增强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④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实现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23年9月21日,罢免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建议案和针对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的拘捕同意案在韩国国会同时获得通过。不过对于罢免建议案,总统尹锡悦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对于拘捕同意案,李在明还可以向法院提出上诉或者保释申请。所以,这两个案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能加剧朝野之间的对立和紧张。由此可以判断出( )
①韩国目前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总统共和制
②两党制国家结构形式不适合韩国的政治发展
③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民主模式有其局限性
④韩国的政治制度与其历史、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后,香港、珠海、澳门被纳入“一小时城市圈”,伶仃洋从此由天堑变成通途。由此可见
A.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
C.系统与要素相互联系,系统由要素构成
D.人为事物间的联系是主观的
25、建国60多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26、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原则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7、材料一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2月24日,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谈谈良好家风家教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8、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成果。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29、“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安徽省重点培育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今年4月至7月, “书香安徽阅读季”将再次开启大幕。但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理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