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德阳初二(上)期末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12月听取和审议监督方面的报告时间的安排表。从中可知(       

    12月

    (6项)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财政文化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多元主体共治实现社会发展目标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依法行使监督权推动国家治理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的职能机构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务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某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煤矿村,因煤而富也因煤积弊出现环境问题。“靠山吃煤”终将山穷水尽,该村毅然调头转型发展,开发“旅游+农业+文化+民俗风情”的新业态产品,努力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该村随着环境整治常态化,打开了更大的发展新天地。这表明(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可以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③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更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科学思维的基本要求就是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则

    ②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

    ③科学思维可以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④学会科学思维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千人代表献词,向党深情表白,许下青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实现这一誓言需要青少年(       

    ①提高眼力,改造剔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立志向、练本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③加强理论武装,掌握好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④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数与智,让亚运更精彩!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办。“数实融合”的形式完成主火炬点燃,地屏和网幕之上梅兰竹菊不断变幻、传统越剧串起万家灯火,充满国风雅韵、江南风致;3D双威亚技术的钱塘潮涌舞蹈、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裸眼3D拱展桥……杭州以硬核科技实力,勾勒出古都杭州的隽美、活力与现代。这表明(       

    A.文化源于经济、政治又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

    C.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D.先进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作用

  • 6、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铁跑出“中国速度”;电商平台将世界融于一“网”;扫码支付引领消费时尚;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一系列成果表明(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民

    ②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③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全面领先的现代化国家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科技创新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某校高二(5)班组织同学进行课前时政热点解读,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新闻摘要

    时政解读

    欧盟理事会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车,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202211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

    上海合作组织新任秘书长张明指出,上合组织将继续坚持自身的价值观和安全观,进一步提高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促进共同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采取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对此表示支持。

    ①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世界格局中的决定力量

    ②二十国集团是新的全球治理平台,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③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④中国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支持其各项工作行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要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分析古代遗存,拓展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开展这一工程有助于(     

    ①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②夯实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基础,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③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感召力,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④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制造的,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生产的……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存在的

    C.生产力水平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

    D.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 10、“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指艺术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造化”与“心源”的统一,缺一不可

    ②自然的美转化为艺术的美以艺术家的构设为前提

    ③现实是艺术的根源,艺术家应以现实为师并加以再造

    ④创作过程是画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客观事物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3年暑期档电影区《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草丰美的江夏到美轮美奂的长安,从歌舞翩跹的江南到金戈铁马的边塞,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起“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①传统文化能否传承,取决于是否对其创造性转化

    ②用现代科技重塑传统表达,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③融通古今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④激活传统文化跨时空的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用之两息”。王夫之则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兼有阴阳的统一体,阴阳对立不是“破作两片”,而是可以相互统一。下列体现王夫之哲学观点的有(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       ②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先流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人类社会的理论思维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彼此交流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说

    ②哲学是一般人都有、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一切具体科学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对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都要抓在手上、抓出成效。上述改革(       

    ①是以作为量变的局部改革推动整体改革质变的实现

    ②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③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5、若人类友好保护自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若人类粗暴掠夺自然,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当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我们真正厘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我们不禁要追问过往发展模式的科学性,“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成为必然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发展哲学的应有之义。这体现了(     

    ①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概括

    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索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6、当地时间12月7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就苏丹局势发布报告称,苏丹武装冲突(阿拉伯部落背景民兵和政府军)已导致约66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未成年人约占一半。约130万人进入中非共和国、乍得、埃及、南苏丹等邻国避难,这使苏丹成为目前世界上流离失所人口最多的国家。苏丹武装冲突(     

    ①表明维护地区和平依然任重道远

    ②表明不同派别联合执政才能恢复和平

    ③表明民族矛盾是地区冲突的根源

    ④导致苏丹人道主义局势日趋严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由此可见(       

    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完善上层建筑意在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④调整生产关系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2023年3月27日M国再发生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3名儿童在内6人遇害。今年前3个月,该国已有9990人死于枪支暴力,已发生130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枪支暴力犯罪痼疾难医,这背后牵涉该国的政党分裂、利益集团操纵、民意撕裂等复杂原因。M国总统多次发声控枪,但由于两党分歧严重,国会一直未能通过更为严格的控枪法案。由此可知在M国(       

    ①利益集团专制是其痼疾难医的重要原因

    ②权力制衡限制了国家职能有效行使

    ③采用了其最好的政治外壳即民主共和制

    ④总统作为政府首脑,要对国会负责,受国会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日本的某综艺节目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MadeinChina”(中国制造)从家里清除会怎样?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节目组从志愿者家中清除了600多件带有“MadeinChina”的生活物品,结果屋子里空空如也!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哪种表现形式(       

    A.生活用品全球化

    B.生产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 20、受台风影响,今年夏天华北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相关部门分析研判强降雨过程及发展趋势,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坚决果断采取停工、停运、停业、停课等刚性措施,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       

    ①客观实际始终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突破自然条件的制约

    ③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并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课上探究活动中围绕文化自信同学们展开讨论,大家的发言中正确的是(     

    ①文化自信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③文化自信是仅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

    ④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每到春节,无论身在何处,全体中华儿女默契开启合家欢祝福时间。炎黄子孙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凝聚不散的家国情怀,铸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团聚、团圆、团结,唱响的是春节文化主旋律,诠释的是和合文化大境界。海内外中华儿女一起过春节表明(     

    ①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3、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强调,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上述主张的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各国发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尊重各国的发展权利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④事物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4、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飞行任务中,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一系列优质晶体元器件,利用稳定的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和频率特性,在太空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稳定跳动,并产生准确平稳的频率信号,成为地面指挥人员监测和衡量飞行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为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起到重要作用。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③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④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这首苏格兰民谣道出一个事实:有时候,历史巨大车轮转向何方,仅仅缘于一枚小小的铁钉。历史发展如此,人生成败亦如此。

    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请运用任一恰当的哲学观点,结合民谣,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微评。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当今世界存在诸如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难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发展问题,这表明发展是和平的前提。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围绕“互联互通·共治共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

    乌镇文化属吴越文化,地处江南水乡,有6000余年悠久历史,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乌镇名人荟萃,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遇到茅盾、鲁迅等文化名人,都为乌镇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乌镇依托互联网,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乌镇已全方位融入“互联网+”的元素,民情二维码、智慧自行车、智慧信息亭、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网络化、智慧化”“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融合发展”,千年乌镇演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让乌镇声音引领互联网未来,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千年古镇是如何演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的

  • 28、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2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在福建泉州召开。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刘奇葆谈到,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和沿线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人类交流交往、文明互鉴的不朽传奇。辽阔的海洋可以成为联接彼此的纽带、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平的环境可以创造共同繁荣的机遇,这些都是古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 29、34. 材料一:面对电商、移动互联等领域的激烈竞争,也为了进一步回购雅虎所持股份等,阿里巴巴权衡在大陆、香港、美国上市的利弊,果断作出决策,于2014年9月19日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获超两百亿美元的融资。随之,其大手笔投资、新项目的启动、新方向的确立份份俘出水面。

    材料二:回首从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到发布支付宝、并购雅虎、推出天猫、造节“11.11”,从点滴积累中,人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稍纵即逝的商机,终于等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那悦耳的钟声。谈及未来规划时,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在15年内超越沃尔玛……

    (1)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蕴含的道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