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梁启超的这段话表明(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③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的基本要素
④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12米高桥上一跃而下,草根英雄彭清林一时成为了全国的名人。“最美杭州人”、“杭州亚运会火炬手”、“落户杭州”、“免费上大学”……赞誉与机会纷涌而至。但是成名后彭清林却选择继续做回一名外卖小哥。这说明( )
A.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C.正确的价值判断依赖正确的价值选择
D.价值判断源自于他超强的社会责任心
3、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漫画《全面开展保护》告诉我们( )
①适应先进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变化而不断调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A国国会召开上下议院联席会议,会议投票表决同意B党总理候选人甲担任该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随后,新总理及新一届内阁在向该国国王宣誓后就职。可见,在该国( )
①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②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权
③政党制度的本质是谋求执政
④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精辟地总结了25年来“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揭示了“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密码。从国家结构形式看,成功的密码是( )
①香港作为完整政治实体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一国两制”的战略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适合国情
④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这说明( )
①可以更好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②可以更好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④中华优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2023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7月5日,“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外嘉宾表示,破解当今世界发展难题,需要汇聚国际社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探索现代化之路;推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新步伐。从中可以得出( )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维护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国家间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应对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
④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支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某地有丰富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但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难以转化为群众收入。近年来,该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网店、电商产业、电商创业、电商就业和电商入股等方式,促进电商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发展几百个电商扶贫试点贫困村开办网店近千家,带动许多贫困人口增收。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②人可以在科学实验中探索世界规律
③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④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开展此次主题教育是( )
①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确立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
②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③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从稻鱼共生的农耕技术,到节气时序的农耕经验,再到耕读为本的农耕文化,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农民技能大赛,发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农耕文明的传承活动不断兴起和开展。开展农耕文明的传承活动有利于( )
①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动力
②利用我国古代农耕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③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农耕文明顺应现代社会的潮流,逐步转化为工业文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官某请赵某到家里做保姆,为让赵某安心留下来照顾自己,官某与赵某签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协议规定赵某若能照顾自己生活,那么自己去世后的房产与存款都由赵某继承。此后,赵某也一直尽心照顾官某。过了几年,官某又立下一份书面遗嘱并公证,要将名下房产留给两个儿子。期间赵某仍在照顾官某直至官某去世。官某去世后,两个儿子将赵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归还父亲的房产。对于此案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然人可通过立遗嘱或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处分个人财产
②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遗嘱,故两个儿子无权获得该房屋
③对于本案的财产纠纷如果对商事仲裁结果不服,可以采取诉讼
④根据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赵某履行监护职责后应该继承该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 )
①说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生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
③体现了人民的意愿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于2023年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 )
①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③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④坚定理论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
A.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B.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C.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D.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5、2023年,英国政府在其发布的《香港问题半年报告》中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肆意攻击香港国安法和特区选举制度,诋毁香港人权法治状况。英国政府的行为( )
①严重违反国家主权原则
②加剧中英两国间的竞争
③侵犯香港固有的自治权
④侵犯主权国家的独立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并通过“六个坚持”对这一倡议进行阐述,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指引了清晰路径,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安全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因为( )
①国际社会并不是彼此分割的孤岛,而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②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世界的持久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③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一切活动的坚定支持者
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打卡露营场景、学习攀岩技巧、体验骑行生活……2月10日,时隔4年后,2023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大幕,220家国内外展商拿出了看家绝活儿,八成展品为设计新品或国内首秀首展,展示行业发展的未来契机。大批户外爱好者前来逛展,体验运动乐趣,感受产业新潮。下列对于该展览所带来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
①汇聚优质消费品资源→优化国内市场供给→提高消费质量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促进国际产能转移→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竞争
③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世界经济互利互惠
④发挥展会综合效应→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提高国内企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画境中,宋韵女子的清雅身姿和芭蕾舞步相互映衬……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D.中华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获得了人们的认同
19、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下列属于文化领域现象的是( )
①2022年3月5日至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③2022年描写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的电视剧《人世间》热播,广受好评
④美道家超市将要举行店庆打折促销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23年12月7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称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了一块月球陨石,科学家们深入分析后发现,这是一块复矿碎屑角砾岩,由来自月球高地和月海的不同岩石碎屑组成,是了解月壳的复杂岩性的理想对象,也是我国开展月球样品研究的重要补充对象,可以进一步了解月壳的演化历史。材料启示我们( )
①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南极格罗夫山上的陨石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3年2月,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分别为64.2%、52.9%、40.7%和92.2%。结合材料及下表(数据来源:新华通讯社),可以推断出( )
项目 年份 |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美元) | 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美元) |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美元) |
2020年 | 4.65万亿 | 1329.4亿 | 1443.7亿 |
2021年 | 6.05万亿 | 1451.9亿 | 1734.8亿 |
2022年 | 6.31万亿 | 1465.0亿 | 1891.3亿 |
①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②在华投资前景仍被看好,我国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③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
④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高层次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社会保障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3、为让革命文物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某市有关部门注重革命文物外部空间环境的纪念性与开放性,与街区绿地、步行街道、小区广场等活力公共空间的更新激活相结合;在革命文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逐步开展资源整合、共享联动,如打造“红色一平方公里”行走路线、“鲁迅小道”等。上述做法( )
A.弘扬革命文化,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B.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C.挖掘革命文物时代价值,彰显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D.丰富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24、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在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全方位的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审查的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坚决惩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①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③可以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材料一:我国许多古代文化遗产蕴藏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对后人仍有启示意义。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此次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对全人类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及族群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材料二:继承文化遗产,更是浸润我们内心,形成健康的精神需求导向。某班学生以“诚信——人生的通行证”为主题开展课堂讨论,以启发学生们进行道德思考。两位同学的观点得到同学们的共鸣。
学生甲说: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学生乙说: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该算在损失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为两位同学观点提供的理论支撑。
26、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
27、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 7提高到1/4;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计划生育的调整。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28、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2)简要分析上述两种世界观。
29、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2)请你就如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20字以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