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其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但该“84消毒液”通常需要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mol/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该同学参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中不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填仪器序号)。
②请计算该同学配制上述溶液需称取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是___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3、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可以系统研究元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碱金属元素中,和
之间的关系是互为_______。金属钾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过氧化钾
常作供氧剂,写出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后被发现,并命名为锗(Ge),周期表中排在硅的下一行。加上之前发现的碳(C)、铅(Pb)、锡(Sn),这一主族的元素趋于完善。
①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根据锗在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预测锗单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②硅和锗单质分别与反应生成的氢化物更稳定的是_______(填“硅”或“锗”)。
4、某0.2L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中含有KCl、K2SO4、NH4Cl三种溶质,测得该营养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柱状图如图甲所示:
(1)该营养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含K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该营养液中NH4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将该营养液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NH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则V1=___________,V2=___________。
5、(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磁铁矿______;漂白液中的有效成分_______。
(2)写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6、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法 B分液法 C蒸馏法 D结晶法 E萃取法 F 蒸发
(1)___________分离水和豆油的混合物;
(2)___________从含有硝酸钾和少量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4)____________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7、填空:
(1)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X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X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
②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400℃时,将一定量的SO2和14molO2压入一个盛有催化剂的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2min后,容器中剩余2molSO2和12mo1O2,则:
①生成了___________molSO3,SO2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②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 = ___________。
8、易混易错题组
Ⅰ.使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氮气_______ 过氧化钠 _________ 四氯化碳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二氧化碳 ________过氧化氢 _________ 次氯酸________
(学法题)正确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Ⅱ.正确比较下列各组对应关系
(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这四种元素:
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③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①F-________Cl- ②Fe2+________Fe3+ ③O2-_________Mg2+
(学法题)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方法(两点即可)___________
9、I.有关Na2O2和H2O的反应,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如下:a.有O2生成;b.反应放热
(1)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流入试管,___________。(填验证方法和步骤)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分液漏斗滴入水后,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反应是放热的。
Ⅱ.在两份相同的滴加了酚酞的Ba(OH)2溶液中,分别缓慢滴入导电能力几乎相等的H2SO4和NaHSO4溶液,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3)若缓缓滴入NaHSO4溶液至过量,则滴入过程中的导电能力用图中的___________曲线表示(填“①”或“②”)。
(4)d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10、(1)实验室制取氨气。
①选用试剂:与______(填化学式)。
②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时,如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产生______现象;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最常用实验方法是利用胶体的重要性质,该性质是______。
(3)重铬酸钾溶液是实验和科研中一种常用氧化剂。酸性条件下,
通常被还原为
。某同学欲用
固体配制
的
溶液。
①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
②应该称取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同时不断搅拌(如图所示)。
(1)主要实验现象:烧杯中___,小灯泡:___。
(2)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___。(填序号)
A. B.
C.
12、次磷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乙醚,具有强还原性。实验室使用白磷、熟石灰和碳酸钠溶液模拟工业制备两步法合成次磷酸钠晶体。
I.制备次磷酸钙[]溶液。
(1)实验前,经检验装置甲的气密性良好。其中仪器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2)将质量分数之比为1∶4的白磷和熟石灰依次投入仪器a中,加水调成稀浆状,搅拌下加热升温至90℃恒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后,无气体()放出时停止反应。
(3)装置B中所盛放的试剂为足量溶液,最终会生成一种三元酸,且溶液中会出现紫红色沉淀。则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制备次磷酸钠()溶液。
(4)过滤除去装置A中未反应的固体物质,按装置乙组装,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_;再在次磷酸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判断次磷酸钙已完全反应的操作为_______。
III.制备次磷酸钠晶体:
(5)过滤除去碳酸钙,需将滤液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蒸发浓缩,再经过冷却结晶,离心分离除去母液,制得次磷酸钠晶体。
IV.测定次磷酸钠纯度:
(6)测量步骤:取a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溶液置于250
碘瓶中,再加盐酸25
,准确加入
碘标准溶液
,以盐酸3~5
洗瓶颈及瓶塞,然后盖好瓶塞,放在暗处30min。打开瓶塞,用少量水洗瓶颈及瓶塞,以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淀粉指示剂3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此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为5
(已知
)。
①需要将碘瓶盖好瓶塞且置于暗处的原因为_______;
②晶体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列出表达式)。
13、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1)在用 KMnO4 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2S 时,发生的反应如下: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①还原产物为_____。
②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
③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④每生成 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数目是_____
(2)用 KMnO4 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 A,产物中锰元素以 Mn2+存在,则气体 A 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14、蕴藏在海底的大量“可燃冰”,煤液化和气化形成的甲醇都是重要的能源。
(1)。若
,气体完全反应时,吸收
热量,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 |||
键能 | b | c | d |
①写出甲烷的结构式___________。
②的键能为___________
(用含a、b、c、d的式子表示)。
(2)某温度下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为: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固定容积为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的
和
的
,测得
和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请回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要放出的能量
B.往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速率不变
C.分离出后,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一直在减小
D.减小容器体积,反应速率加快
E.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大于
时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内
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末时
___________
(填“<”“>”或“=”)。
③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浓度与
浓度之比为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的生成速率是
生成速率的3倍
④该反应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碱性甲醇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总反应式为:,则电极A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消耗甲醇的质量为
时,假设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
15、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写明周期数和族序数),汞是8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汞在第________________周期。
(2)Ge的最高正价为____________,B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卤族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
的酸性强弱:
____________
(填“>”“<”或“=”)。
③氢化物的还原性:____________
(填“>”“<”或“=”)。
(4)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到 (填序号)。
A.农药
B.黑色金属
C.半导体材料
D.优良的催化剂
(5)①常用作溶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②镓()的化合物氮化镓(GaN)和砷化镓(GaAs)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随着5G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商用价值进入“快车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半径: B.N的非金属性比O强 C.Ga的金属性比Al弱 D.As和Sb的氧化物可能是两性氧化物
(6)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可传导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填“a极到b极”或“b极到a极”)。
②若燃料电池消耗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L(假设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0%),则理论上消耗甲烷________ mol。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