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文化部整合全国各地及驻外使领馆、文化中心、华人社团及国外官方、民间各机构等资源,合力把春节建成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和品牌。春节庆祝活动已覆盖亚洲、非洲、美洲等广大地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此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③此举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春节的国际影响力表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如图是甲骨文“望”和“何”的字源含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 )
登高望远的人——站在高丘,扭过头来,瞪大眼睛,向远方看去。这是甲骨文中的“望”一个引人遐思的字。
| 荷锄而归的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是甲骨文中的“何”(通“荷”),简直太浪漫了。
|
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某网站针对“谁在为社会创造财富”进行了网络调查。以下是几条高赞留言。
>老师,教书育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工人、农民,辛勤劳动努力工作,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科技工作者,用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他们很了不起。 >企业管理者,用科学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是经济发展的贡献者。 |
从这些高赞留言可以看出( )
A.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B.党和政府抓住了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C.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
D.人们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和认可
4、实验中学开展“节气文化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校团委向同学们发起了“传统历法+诗词歌赋”的活动,传递节气的内涵和寓意,还原中国人心中的诗意山水……以下是小颜同学收集的关于各节气所对应的诗词,其中正确的是( )
A.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惊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立夏: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D.小寒: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5、九年级(1)班打算制作一期板报。下面是板报组同学搜集的图片,这些图片共同说明了( )
A.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C.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
D.我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成果丰硕
6、下图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
A.广东城乡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
B.广东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效明显
C.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遥遥领先
D.示范区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7、某地改革开放展: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须傲霜雪”。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梅花扑鼻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仍须傲霜雪”——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只看问题
④“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湖、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华大地在“历史的瞬间”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是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到这个古老的中国“史诗般的进步”。这说明改革开放( )
A.使我国成为影响世界的最重要力量
B.使我国经济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C.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使中国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9、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严某参加某市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参与民主监督
B.村民参与村委会成员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
C.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
D.市民参与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10、2023年,我国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万个以上等项目。某校九年级决定以此为素材,开展时政主题探究活动,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完善保障体系,实现绝对公平
B.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全民健康
C.抓住利益问题,杜绝社会矛盾
D.做好民生实事,托起百姓幸福
11、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以下属于“中国经验”的是(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增加规定:立法应当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因为( )
A.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化解社会矛盾
B.国家和社会治理更需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C.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D.法律比道德更重要,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13、下面是文山州某校“改革开放成就展” 橱窗中展出的部分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空间站换班!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 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 | 脱贫攻坚取得标志性胜利 |
【1】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科学技术新突破
B.中国腾飞谱新篇
C.民主政治得发展
D.脱贫攻坚传捷报
【2】这些图片证明了( )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中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14、我县正在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的目的是使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给居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方便舒适的宜居家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
A.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缩小群众居住条件差异,实现同步富裕
B.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C.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说明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15、美国为了扼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截断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之路,不惜举全国之力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华为。这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启示有( )
A.要自强奋斗掌握核心技术
B.要坚持市场经济灵活经营
C.要坚持引进来提升产品质量
D.要坚持走出去提升创新能力
16、《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国家努力实现教育强国,这是因为( )
A.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教育处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C.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教育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至于行之而止亦。行之,明也。”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
A.学习要有目的性,应怀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
B.“学”与“行”存在明显区别,应只关注“行”
C.“学”与“行”相互依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D.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自我更新
18、2023年8月至11月,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3”专项行动,这是全国持续开展的第19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此项行动的开展( )
A.旨在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B.有利于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C.能够彻底解决网络盗版侵权问题
D.表明公民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增强
19、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C.人民当家作主
D.共同富裕
20、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人口的最新数据如下:老年人口28004万,增加1268万,比新生人口多312万,这表明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
B.老龄化加剧
C.人口素质偏低
D.总人口增速趋缓
21、【灿烂文化魅力无穷】
以下是某校初三(1)班开展“时政播报”的部分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在学习和讨论这一内容时,小张认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完全继承责无旁贷”。请对小张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同学们听了十九大报告后,展开了热烈讨论:
男生:改革开放谱新章,中心工作应为它。
女生:主要矛盾已变化,基本国情成往昔
23、辨析题(7分)
有人认为,既然是对外开放,就要全面开放,吸收国外的一切东西,这样我们发展才快。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24、近年来,随着中葡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中国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中葡在人文领域不断深化的合作,不仅为两国民心相通架起一座座互通共融的桥梁,也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明年是中国与葡萄牙建交40周年。中葡将在对方国家举办文化节予以庆祝。
(1)文化有什么作用?
(2)促进中葡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25、 20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2周年。42年众志成城,42年砥砺奋进,42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某校九年级一班的同学决定开展一次以”改革开放促发展,科技创新谱新篇“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腾飞谱新篇,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中国的腾飞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少于2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3)请你列举我国坚持自主创新道路所取得的的科技成果(举两例即可)。
(4)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5)为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
26、电视剧《别让我看见你》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骑电动车者在路上不慎将一位买菜回家的老大娘撞倒并躺在了马路上,见此现状,骑车人迅速逃离了现场。大学生晨晓外出办事路过此地,看到周围很多人围观但无一人施救,见此情景,他马上叫来同学骑着三轮车把撞到的老大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为老大娘垫付了医疗费。当老大娘的家人赶到医院后,把他当成了撞人者,对他大加指责,并要求他赔付损失,妈妈知道后,也批评他不该管闲事。但晨晓却说:“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如果我不去施救,这条鲜活的生命就会消失,以后看见此事,我还会管。”
结合所学知识,对骑车人和晨晓的行为进行评析。(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秋分是第二个农民丰收节。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1)为了农村大发展,我国实施什么战略?
(2)什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3)国家制定各种政策让农民都富起来的意义是什么?
28、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宣告了在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