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人类或动植物患病
B.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C.不能与动植物共生
D.参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包括( )
A.蛋白质和DNA
B.糖类和蛋白质
C.DNA和氨基酸
D.蛋白质和甘油
3、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产生的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
C.无机盐、氧气
D.二氧化碳、有机物
4、谷爱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自由滑雪金牌和奖牌得主,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于滑雪运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伸肘滑雪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B.屈肘拿起雪橇时,肘关节在骨骼肌的牵拉下,围绕骨运动
C.完成滑雪动作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共同配合
D.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5、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DNA,包含一个基因
B.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①的片段
D.人体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6、夏天,食品和衣物是容易发霉和长毛,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这是由引起的( )
A.真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细菌
7、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发现纸片周围只有甲菌生长。对这个实验结果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B.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C.乙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D.乙细菌在盐水环境中不能够生存
8、螺蛳粉是桂中地区的地道美食。其主要原料米粉的主要成分来源于水稻种子的(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9、根据所学的微生物相关知识判断,下列方法不能延长该食品保存的是( )
A.牛奶彻底煮沸后罐装密封
B.将剩饭剩菜打包放进冰箱
C.将蒸熟的蘑菇放在阴湿处
D.将鱼清理后用盐腌并风干
10、为验证“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通讯的”,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实验前蚂蚁需饥饿处理后放在丙岛,食物放在甲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蚂蚁应来自同一蚁穴
B.一段时间后,需交换桥1和桥2再观察
C.换桥后大部分蚂蚁短时间内依然通往桥1
D.樟木气味浓烈,适合做“桥”
11、“秋来有奇事,鸥鹭日相亲。”鸥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以下与鸥善于飞行不相关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C.发达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
D.骨骼轻、薄、坚固
1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具体表现为( )
①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②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生产抗生素类药物⑤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⑥彻底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13、某些细菌在低温环境下会形成休眠体,可以抵抗恶劣环境,细菌形成的休眠体是( )
A.拟核
B.芽体
C.芽孢
D.荚膜
14、2023年4月21日,在外旅居20年的大大熊猫“丫丫”顺利抵达上海,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让“丫丫”能顺利度过跨洋旅程,饲养员对“丫丫”进行笼箱的适应训练。下列对“丫丫”能适应笼箱生活的这种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受环境因素影响 ④与遗传因素无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图中四粒种子的不同部分受到损伤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 )
A.①
B.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6、2023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完全相同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7、下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根的伸长相关的部位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B.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
C.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能说明水分不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
D.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
19、奶茶中的椰果主要以椰浆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属于细菌)发酵制成。下列关于木醋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C.从椰浆中获得营养
D.细胞结构中有细胞壁
20、和青蛙相比,雏鸟发育成成鸟的成活率高,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②卵生;③胎生;④卵外有卵壳保护;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⑥体外受精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
D.①②④⑤
21、下图为神经元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两部分。
(2)一条长而分支少的叫[③] ,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叫[①] 。
(3)多数神经纤维是由[ ]、[ ]和髓鞘共同组成的,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④] 。
22、运动是以________ 为杠杆,关节为支点,__________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3、 类和 类的动物的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是 动物。
24、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是________生殖。
25、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联系起来(把字母填到前面对应的横线上)。
雌蚁________;雄蚁________;兵蚁________;工蚁_______
A.筑巢、喂养幼蚁 B.保卫蚁穴 C.产卵 D.与雌蚁交配
26、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_污染。
27、下图中,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二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三是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图一所示的过程[ ]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在细胞的[ ]中。
(3)图二中2所示细胞与图三中 (填“甲”或“乙”)细胞结构相似。
(4)图三中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图一所示的过程[ ]作用,主要是在该能量转换器中进行的。
28、中华鲟是具有江海洄游特性、在洄游时必经过荆江(荆州市境内的长江)的珍稀鱼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华鲟的体内,当血液流经_________时,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9、保护地球上濒危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生物的性状是受________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________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DNA分子。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类群对应起来
①丹顶鹤、野鸭 A.节肢动物
②缢蛏、蜗牛 B.两栖动物
③青蛙、大鲵 C.爬行动物
④蜥蜴、鳄、蛇 D.软体动物
⑤蝗虫、蟹、蝇 E.鸟类动物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32、阅读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鸟类学家廷伯根对黑头鸥习性的早期观察中,发现一个现象雏鸥孵出不久,双亲便把蛋壳残片用喙捡起,飞到远离鸟巢的地方将其扔掉。廷伯根做过一探究实验把很多黑头鸥的蛋分散放在养鸥场外的沙滩上,其中一半蛋保持自然色(即蛋壳外表面的杂色),一半蛋都被涂上醒目的白色(即蛋壳内表面的颜色);从隐蔽处观察数日,记录乌鸦和银鸥对2种蛋的捕食率。最终观察到69枚白色蛋被取食43枚,而同样数量的杂色蛋只被取食了13枚。
(1)文中划线部分描述的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__
(2)该实验结果是醒目的白色蛋壳可能增加鸟蛋被捕食机率。__
(3)黑头鸥的这种行为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__
(4)黑头鸥的这种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__
33、下表是对一家人的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 父亲 | 母亲 | 孩子 |
有无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无耳垂 |
能否卷舌 | 能卷舌 | 能卷舌 | 不能卷舌 |
单双眼皮 | 双眼皮 | 双眼皮 | 单眼皮 |
(1)表格中涉及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和能否卷舌,都是人类的______________。
(2)假如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D,试写出一家人的基因组成:父亲____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孩子_____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耳垂的性状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能卷舌与不能卷舌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34、我国“消失”了多年的珍稀物种黑腹蛇鹈再次被发现,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在西南某湿地公园内拍摄到了它们的真实模样。黑腹蛇鹈是一种十分稀有的鸟类,它们通常栖息在湖泊及大型河流的净水段,对栖息环境的水质要求较高。
(1)题图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黑腹蛇鹈与鱼的关系是______,如果疯狂掠杀黑腹蛇鹈会对该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2)左上图是黑腹蛇鹈准备飞行的姿态,它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_____(答出两点)。
(3)联系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导致黑腹蛇鹈濒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