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蚯蚓被称为“环境净化装置”,主要原因是( )
A.身体分节,灵活自如,可疏松土壤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蚯蚓能分解枯叶、朽根中的有机物
D.能产生氧气,更新污浊空气
2、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美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查尔斯·赖斯以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人类某些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下列有关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丙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丙型肝炎病毒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丙型肝炎病毒只能寄生,不能独立生活
D.丙型肝炎病毒是动物病毒,不能用大肠杆菌来培养它
3、近几年,西藏旅游成热点,刚到高原初期,血液中何种成分会明显增加(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无机盐
4、“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一曲优美的《洪湖水浪打浪》描述出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富庶和美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野鸭的形态结构既适于游泳,也适于飞行
B.野鸭的骨轻薄,坚固,中空有利于减轻重量
C.野鸭飞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故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D.野鸭体温不恒定,故需要迁徙
5、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为了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某同学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主要目的是( )
A.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B.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
C.为菜青虫提供适宜的环境
D.保证实验对象数量充足
6、提出生命起源“自生论”的是( )
A.范•海尔蒙特
B.弗朗西斯科•雷迪
C.巴斯德
D.米勒
7、有关下列三种不同类型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芽孢是甲的繁殖方式
B.甲、乙、丙都有遗传物质
C.制酸奶用的微生物与乙是同一个类群
D.丙可在有机物丰富的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8、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无差别
B.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弱
D.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9、下列行为有利于预防蛔虫的是( )
A.直接吃未经冲洗的瓜果,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B.饭前便后不洗手
C.将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用作肥料
D.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10、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害,下列属于有害的是( )
A.白僵菌杀死松毛虫
B.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甲烷菌生产甲烷
D.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
11、下列属于蚯蚓和蛔虫的共同特征是( )
A.有体节
B.有口有肛门
C.有脊柱
D.有角质层
12、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羊群跟着领头羊走
B.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C.草原上的狼群围猎黄羊
D.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
13、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14、西西的弟弟在农田中发现了一只小动物(如下图)。西西想了解该动物的特征和结构等知识,应该查阅( )
A.《昆虫学》
B.《软体动物学》
C.《环节动物学》
D.《鱼类学》
15、体节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下列生物都具有体节的是( )
A.日本血吸虫和丝虫
B.蛲虫和蜻蜓
C.水母和水蛭
D.沙蚕和蜘蛛
16、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说明的物质变化情况和原始生命起源的可能场所分别是()
①由无机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②由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③原始海洋;④原始大气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动物体温都恒定的是( )
A.蛛丝马迹
B.鸡犬不宁
C.虎头蛇尾
D.雁去鱼来
18、海南疣螈(如图)是海南特有的唯一有尾两栖类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是卵生
B.不能自由运动
C.生殖过程脱离了水
D.体表有厚厚的甲
19、兔子、鲫鱼、蝗虫和鸟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它们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依次是( )
A.肺、鳃、体壁、气囊
B.体壁、气管、肺、气囊
C.肺、鳃、气管、肺
D.体壁、肺、鳃、肺
20、水稻和拟南芥种子在中国空间站内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完成的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科研人员利用太空培养的种子繁殖后代,根据其中“优等生”的性状表现,从中筛选出变异基因,并培育成为新品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B.该变异基因不能控制“优等生”性状的表达
C.该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该“优等生”性状能控制变异基因的表达
2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从_______到高等、从_______到陆生、从_______到复杂
22、(1)当骨骼肌受______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________牵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______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23、下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那么家蚕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2)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该发育过程属于 。
24、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______、目、科、属、______,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25、对比记忆是学习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请补充完善下列6种动物行为的对比表。(动物行为有防御行为、生殖行为、迁徙行为、觅食行为等)
动物 名称 | 行为类型 | 适应性表现 | |
先天性行为 | 学习行为 | ||
枯叶蝶 | ① |
| 栖息树上时酷似枯叶 |
青蛙 | ② |
| 春季高昂鸣叫 |
海豚 |
| 学习行为 | 在娱乐场中“顶球” |
家燕 | ③ |
| 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地 |
①___,②___,③___。
26、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肌肉和______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蛭也叫水蛭,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的物质叫______,可以生产抗血栓的药物。
27、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___________,有口有肛门。
28、近亲之间,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 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故我国法律规定:禁止 血亲和 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29、观察蚯蚓,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_____的位置来区分。
(2)蚯蚓是生态系统的_____者,它能将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3)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故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_____来呼吸。
(4)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
30、家庭买回来的新鲜牛奶一般要煮沸或放置冰箱冷藏室,这样短时间内牛奶不会腐败变质,这两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属于________方法。(填“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31、请把左边描述的特征与右边相关的动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32、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因缺乏天敌而快速传播、泛滥,因此引进外来物种需谨慎。( )
33、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投铅球比赛,关于投铅球动作的完成,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肌肉的名称:[1]___,[2]__。
(2)在屈肘时,肌肉[1]处于____状态;在掷铅球的瞬间,肌肉[1]处于___状态。
(3)一块骨骼肌包括两部分结构:[3]___和[4]_____。
34、如图表示细菌、真菌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___________,②过程代_______________。
(2)③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完成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
(3)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