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存在于( )
A.子房壁中
B.花粉管中
C.胚珠中
D.柱头中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023年4月雌性旅美大熊猫“丫丫”归国引发全网关注;同年5月27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首度公布了全球唯一通体白色的大熊猫正脸照,后经研究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雌性大熊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为XY)。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丫丫”肝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
B.“丫丫”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1对
C.“丫丫”成熟红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0对+XX
D.“丫丫”繁殖方式为胎生
【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的各种性状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通体白色大熊猫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C.以性染色体为依据,雄性大熊猫只有一种精子
D.大熊猫的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
【3】如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色的正常与“白化”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
C.控制“白化”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D.图中三只正常大熊猫的基因组成均为Aa
3、细菌真菌分布广泛,下列关于它们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观察菌落
B.橘皮长霉,其菌落大,呈绒毛状絮状等,出现的颜色是营养菌丝的颜色
C.不同细菌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同,如乳酸菌需要有盐、有氧、有营养、温度适宜的环境
D.小摊贩收了纸币硬币的手立刻制造食品,只要看不见手上有细菌,就是安全的
4、下列结构中,能容纳并保护脊髓的是( )
A.头颅
B.椎管
C.胸廓
D.骨盆
5、当人体被细菌感染时,数目会显著增加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6、动物的行为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以下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灰狼捕羊、大雁南飞、惊弓之鸟
B.蜘蛛结网、螳螂捕蝉、蜻蜓点水
C.狗识主人、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D.鲟鱼洄游、雄鸡报晓、蚂蚁搬家
7、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关于生物进化的发展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由小到大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水生到陆生
9、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享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
C.我国的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最多的国家
10、如图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4]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图二中⑤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C.图一中组成胚的结构是1、2、4
D.大豆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
1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需要( )
①氧气 ②水分
③有机物 ④适宜的温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关于食品保存方法及其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氏消毒法一高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冷冻冷藏法一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C.真空包装法一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条件
D.腌制法一盐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13、观察下图所示动物头骨,推测该动物最可能是( )
A.家兔
B.鲨鱼
C.郊狼
D.金雕
14、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B.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C.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D.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15、下列代谢废物中,人体只能通过一条途径排出体外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二氧化碳
16、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7、地球上每一株植物,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拥有自己的一生。下图是向日葵的生命周期示意图。图中缺少的生命阶段是( )
A.种子萌发
B.根
C.休眠
D.落叶
18、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采集花粉时不利于植物传粉
B.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促进物质循环
C.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
D.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以及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19、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以下动物中,具有“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这些特征的动物是( )
①青蛙 ②海龟 ③沙蚕 ④蜥蜴 ⑤水蛇 ⑥大鲵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21、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_____阶段、_____阶段、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22、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 编号 | 馒头 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 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 和2滴碘液 | 37℃ 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 和2滴碘液 | 37℃ 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 和2滴碘液 | 37℃ 10分钟 |
|
4 | 碎屑 | 2滴碘液 | 0℃ 10分钟 |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 _____,对照实验是__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_____。
(2) 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 _____。
23、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
动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与错误”次数 | 75 | 158 | 32 | 6 |
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____ .
24、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
(1)心脏主要由 构成。
(2)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 。
(3)心脏中瓣膜的作用是 。
25、扁形动物中能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营___生活。它们的消化器官___,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___体内的养料生活,而它们的___器官却特别发达。
26、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关节和_____组成的。
27、养蚕是为了获得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哪个阶段?________。
28、请结合示意图回答:
(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________其功能是产生________和分泌雌性激素。
(2)当精子到达[ ]________后,一旦遇到卵细胞, 就会在此处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3)结合了精子的卵细胞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并向母体的[ ]________中移动,最终植入其内膜中。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
(4)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________,后期通过_______获得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
29、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和________由根向土壤中吸收,有机物由叶片通过________制造。
30、根据下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上述微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
(2)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
(3)B属于真菌,可以生产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繁殖方式是 。
(4)在食品制作上,C常用于制作 。
31、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_______。
3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和饮酒对健康不利。( )
33、请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鸟类是全身长羽毛适于飞行的恒温动物,鸟类几乎所有的身体结构都在进化过程中变的更加适于飞行.
资料2 鸟类的飞行器官是前肢演变成的,其形态与飞机的翼相似,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的动力来自胸肌强有力的收缩,鸟类全身骨骼呈蜂窝状,有四对半气囊,鸟类的体温一般维持在40﹣42℃.
资料3 蜂鸟每分钟心跳615次,它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
(1)鸟类的体温一般_____(填“会”或“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具有该特点的还有_____动物.
(2)鸟类的_____发达,收缩时牵引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由此推测,它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3)鸟类具有食量_____,消化能力强;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心率_____等特点,保证为鸟类飞行提供充足的_____.
(4)蜂鸟的身体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_____,属于_____动物.
34、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你们一定知道很多诗词中也蕴含着生物学知识,比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再比如唐代诗人元稹在《菊花》发出感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的____阶段。
(2)蝉、青蛙、喜鹊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其中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发育。
(3)喜鹊一般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杈或建筑物上,在巢内完成孵卵和育雏行为。而家鸡的幼雏出壳后不久,便能随亲鸟觅食,属于____。
(4)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园艺培养基地的菊花更是千姿百态,菊花品种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____。
(5)为了保持菊花的优良特性,园艺师常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菊花,其原因是决定新个体优良特性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
(6)菊花培育者培育新品种菊花时,多采用杂交的方式进行,杂交能使菊花后代具有____。
(7)诗中“此花开尽更无花”描述的是自然条件下的一种现象,殊不知,人工控制条件下可以使菊花四季开放。具体做法是:在适宜的条件下,甲组菊花每天给予光照9小时,乙组菊花每天给予光照12小时,连续处理50天。方案中甲乙两组所用菊花必须是____。50天后,甲组菊花提前盛开,乙组菊花延迟开花,由此可推测____可以影响菊花的开花时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