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下列植物的主要食用部位与所属器官匹配正确的是( )
A.白菜——茎
B.芝麻——果实
C.水稻——种子
D.甘蔗——叶
2、组织的形成是由于( )
A.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裂的结果
C.细胞生长的结果
D.细胞停止生长的结果
3、下列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
B.“展”的目的是避免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缓缓平放在载玻片上
D.染色时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
4、下列有关生物(现象)实例及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都有繁殖现象
5、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6、绿色植物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下列对绿色植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防风固沙,加速降尘
B.降低湿度,提高气温
C.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7、课外小组探究银边天竺葵的光合作用时,发现边缘部分不变蓝,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边缘部分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叶绿素
B.边缘部分有叶绿体,但是没有叶绿素
C.边缘部分没有线粒体
D.边缘部分有叶绿素,但是没有叶绿体
8、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其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蓝。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甲、乙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淀粉糊和唾液
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70℃的热水中保温
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甘油
D.该实验的结论是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9、裸子植物中的“裸子”的确切含义是( )
A.种子外面有果皮但无种皮
B.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种子外面既无果皮也无种皮
D.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
10、我国植被资源面临严重的人为破坏问题,若在我国西北地区过度放牧,则主要破坏的植被类型是( )
A.草原
B.热带雨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1、番茄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蔬果,下列有关番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番茄果实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B.番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C.制作临时装片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番茄细胞
D.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12、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可能是( )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D.三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一样
13、桔子营养丰富,吃时先要剥掉桔皮。“桔皮”属于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上皮组织
D.输导组织
14、下列有关主根与侧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根向下生长,它与茎相连;侧根是从主根上生出的根
B.由种子中的胚根发育成的根叫侧根;与茎相连的根叫主根
C.任何植物都是主根发达,侧根不发达
D.垂直向下生长的根就是主根;横向生长的根就是侧根
15、橘子是大家最熟悉的水果之一,而苏州东山蜜橘更以皮红瓤黄、汁多味美、酸甜适宜而闻名于世。橘子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机械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
B.①④②
C.③④①
D.④②③
16、许多生物实验要使用到显微镜,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多
B.低倍物镜调换成高倍物镜应转动转换器,并微调粗准焦螺旋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进行染色步骤,这样观察到的效果更好
D.显微镜镜筒下降过程中,实验者应两眼睁开,并用左眼注视目镜内视野
17、食品安全关乎公民的身体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食用野外采的蘑菇
B.食用刚过保质期的食物
C.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
18、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c→b→d
B.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D.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完全一样
19、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
C.细胞数量增多
D.细胞体积增大
20、下列关于植物食部(即可食用部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洋葱炒肉丝——叶
B.炖藕——茎
C.油炸花生米——种子
D.马铃薯炖排骨——根
21、植物根尖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成熟区四部分,成熟区生长有大量的______。
22、如图所示,A~F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 。
(2)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_____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
2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牧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能够通过_____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_____,并且释放_____。
24、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种营养成分。
25、爬行类的主要特征: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_____或骨质的_______;用______呼吸;体温______;______短小或无四肢;爬行。
26、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 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茌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 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其中 ________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蚯蚓的影响。
27、动物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有哪些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28、显微镜上对观察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有安装在镜筒上的_______镜和安装在转换器上的____________镜,能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的是_________镜;玻片标本要放置在________上,要使镜筒在较大的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是______________。
29、食物中含有糖类,______,_______,水,____和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量由_____提供;蛋白质是______的重要原料,人体的_____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皮肤干燥、夜盲症是因为身体缺少______。
30、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原因,前者能使细胞体积____________,后者能使细胞数目_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生物特征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生物现象前的括号中。
32、根毛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________)
33、运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大部分氧气与红细胞中的_____结合。若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作______。
(2)在消化系统中,淀粉开始在口腔进行化学性消化,发挥作用的消化酶是_______。淀粉最终在小肠被分解为______。
(3)在泌尿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血液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4、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1)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是引起该病的__________。
(2)观察上图,新冠肺炎患者大量肺泡组织损伤,产生的黏液直接影响肺泡与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降低,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健康。
(3)疫苗研制要先进行动物实验才能进入临床实验。为了检验新冠肺炎疫苗a对新冠肺炎是否有预防作用,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得到部分数据如下:
| 第1组 | 第2组 |
1.各组分别注射 | 3微克安慰剂 | A |
2.第0、7、14、21天检测 | 新冠病毒抗体量均为0 | 新冠病毒抗体量逐渐增多 |
3.第22天接种新冠病毒 | 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 | |
4.第29天检测新冠病毒含量 | 10万倍m核酸计量单位 | 0m核酸计量单位 |
(注:安慰剂无任何药理作用和致病作用,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补充表格中A处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③两组恒河猴数量、年龄、体型基本相同,且雌雄比例为1:1,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果表明,疫苗a可以刺激恒河猴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由此引起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
⑤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