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猛增到236万人,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猛增到100万人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25万人,柏林人口约为17万人,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已经超过44万人,柏林人口也增长到42万。材料中人口增长和哪一事件有关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工业革命
D. 三角贸易
2、明清时期实行的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抑制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 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C.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D. 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3、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从西非、中非向东非、南非扩展,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可见,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是( )
A.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国家间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 《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B. 《独立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C. 《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D. 《拿破仑法典》——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5、某校初三学生小艾课后做了一张知识卡片,这是哪一原始人类的遗迹
名称 | 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 |
距今时间 | 约7000年 | |
伴随发现物 | 骨耜 | |
意义 | 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
A.半坡居民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蓝田人
6、由于发电机和发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航天时代
7、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断取材于当时的一幅注明绘画,该画是
A. 《女史箴图》 B. 《步辇图》 C. 《清明上河图》 D. 《洛神赋图》
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政权是( )
A. 全国宪章协会 B. 巴黎公社 C. 共产主义者同盟 D. 国防政府
9、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一套社会方案,如鼓励中国人戒掉鸦片、废除裹脚习俗、革除其他陈规陋习等”。这一批人是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10、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11、“牛顿的成就说明了自然界本身运动的自然法则控制着物质世界。这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以下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A.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
B. 启蒙思想家需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
C. 牛顿是启蒙运动的奠基人
D. 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2、科学技术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 )
①煤炭的广泛使用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③石油的广泛运用
④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下图为元朝时宣政院的印章。在当时,盖有此印章的官方文书最有可能送达下列哪一地区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辽阳行省
14、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A. 德-意-日
B. 日-意-德
C. 意-德-日
D. 德-日-意
15、下边哪幅示意图最准确地描述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
A.
B.
C.
D.
16、有位革命领导这样评述《国际歌》的影响:在欧洲,只要你唱起《国际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这里的“同志和朋友”指的是:( )
A. 封建地主阶级 B. 无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教会势力
17、他是著名的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葡萄牙人,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完成环航地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他是哪位航海家
A. 达伽马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迪亚士
1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民族英雄戚继光的 ( )
A. 抗元决心 B. 抗倭决心 C. 抗清决心 D. 抗俄决心
19、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的局面,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
A.工业革命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 D.宪章运动
20、理查德·奥弗里的《泰晤士世界历史》载:“到1914年,全世界的电力有关的产业有一半来自德国,德国钢产量几乎是英国钢产量的两倍。德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工业的核心地区。” 该时期德国经济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的飞速发展 B. 英国忙于殖民掠夺,忽略了工业发展
C.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的飞速发展 D. 德国拥有着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科学家
21、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根据地。
22、《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3、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________年,人物:________就任美国总统,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________。宣布实施:________
24、领导人物:________。
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措施: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25、从繁荣到危机: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________迅速发展。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________的爆发
26、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_______亿。1987年_____月______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_____亿。
27、请按要求列举相关历史知识
(1)古代史书说他开通“西域道”(即“丝绸之路”),他是 .
(2)1952年 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3)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4)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动 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8、从繁荣到危机:时间、开始国家、规模:________年10月下旬,________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________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29、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地区: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的广大地区
30、____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____、电车、____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
31、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3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文艺复兴的先驱
(3)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4)在美国实施“新政”,挽救危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之中。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认为挽救欧洲经济的办法在于美国的援助,因而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它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援助,挽救西欧各国战后面临的经济困难,巩固属于美国势力范围的西欧阵地。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完全由美国控制的军事组织。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欧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双方在世界新秩序的设想等问题的看法上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单极战略咄咄逼人,使欧洲感到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美国”,并已威胁到自身的利益。与此同时,欧盟经过半个世纪的整合,其实力大大增强,更加自信,对美国的独立倾向在一步步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反对美对伊动武正是欧盟要“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争取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发言权的一种抗争。
——《"老欧洲"对伊拉克战争说不 大西洋两岸裂痕加大》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初期美国与西欧关系如何?这对当时的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2)材料二表明美国与西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