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这表明
A.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
C. 建立了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D. 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根本政治制度
2、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下列说法中,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②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④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2019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一批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共和国勋章,其中袁隆平被授予勋章主要是因为他
A.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B.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C.首次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D.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4、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被称为“国之利器”,它的前身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人民空军
C. 战略支援部队
D. 第二炮兵部队
5、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国家通过没收全部资产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6、“东风浩荡,雷霆万钧,我们是光荣的火箭军。大国长剑,威震苍穹,我们是钢铁铸就的长城。听从党指挥,热血写忠诚。锻造战略铁拳,捍卫和平安宁。”这首《火箭军进行曲》描述的是我国的( )
A.海军
B.空军
C.陆军
D.导弹部队
7、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的情况、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这些论述的提出是由于( )
A.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昂 B. 需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工作中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 即将展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8、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的创业年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追求的共同梦想是(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支援抗美援朝
C.巩固人民政权 D.推进改革开放
10、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1、“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企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建立经济特区
13、据统计,1865—1894年上海有2家造纸厂、11家火柴厂、97家缫丝厂,而贵州省直到1913年还没有一家近代企业,1920年仅有11万元的私人资本企业,内蒙古直到1913年仍是空白,青海大概也是如此。由此可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区域发展不平衡
B.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受封建压迫严重
D.曲折发展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A. 《停战协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联合公报》
15、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16、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找到的正确的发展道路是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私有化的道路
17、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①社会安定②国家富强③民族振兴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1953年后,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团结互利共同发展
C.“求同存异” D.爱国主义
19、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③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0、《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谈到:“红卫兵全国大串联,给铁路运输造成极大压力和破坏,使生产建设必需的物资运输无法得到保证……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是
A.资本主义即将复辟
B.国民经济遭受破坏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外交事业受到摧残
21、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3、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4、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5、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27、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8、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9、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30、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31、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会议提出了我国进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这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中共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3、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3)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建国后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作了怎样的转移?它开启了什么时代?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谁提出来的?又分别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完成,使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