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江西赣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隋朝的统一   B. 方便隋炀帝南巡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加强北部的边防

  • 2、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赵光义   B. 赵匡胤   C. 赵光胤   D. 柴荣

  • 3、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 秦朝暴政

    B. 黄巢起义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 4、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某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你认为该卡片反映的是什么政策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君权强化 D.文化专制

  • 5、这一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下列选项中对在这一遗址中生活的原始居民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他们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生活在云南省

    C.他们已经会使用并保存火种 D.他们会制造彩陶

  • 6、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繁荣时期。下图反映的是唐朝我国经济领域哪一个行业的繁荣?  

    A.农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造船业

  • 7、如果你要研究明朝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巨著,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梦溪笔谈》   D. 《本草纲目》

  • 8、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人所经历的“世乱”指的是

    A.黄巾起义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9、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A.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

    C.安史之乱是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

    D.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10、在太原起兵反隋,于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唐高宗李治 D.唐玄宗李隆基

  • 11、“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歌谣中的“闯王”建立了大顺政权,其地点是在今天的

    A. 南京

    B. 北京

    C. 洛阳

    D. 西安

  • 12、《大唐西域记》记录了天竺及中国经西域前往天竺一带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其记述者是

    A.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 C.鉴真 D.玄奘

  • 13、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 )

    A. 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

    B. 信仰伊斯兰教

    C. 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

    D. 中华重要一员

  • 14、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于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 15、七年级(1)班负责学校本月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恰当的

    A. 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

    B. 鉴真西游宣扬中国文化

    C. 玄奘东渡到天竺去取经

    D. 日本留学生留学僧来华

  • 16、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制度在中国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宋真宗时期

  • 17、“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耶律阿保机

    B.耶律大石

    C.耶律楚材

    D.阿骨打

  • 18、陈尧咨状元及第,宋真宗因其善射,有意让他转为武职。陈母责备他说,他和父亲都以文章闻名朝野,现在为了高官厚禄转入行伍之间,于心何忍?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宋朝实行(     

    A.重文轻武政策

    B.文化开放政策

    C.重武抑文政策

    D.文化专制政策

  • 19、《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与上述记载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

    A.隋征辽东 B.安史之乱 C.北宋伐辽 D.黄巾起义

  • 2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入南方。

  • 23、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开元末年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________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________

    ________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________和部将________

    (3)时间:________

    (4)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__。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的局面。

  • 24、编排历史短剧,大家找来了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牡丹亭》、D《送子天王图》、E《天工开物》等书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只写序号即可

    (1)剧中的刘大是一个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

    (2)剧中的赵二是个农民,想查找农事的经验,你分派给他——

    (3)剧中的张三爱好书画,想临摹“画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

    (4)剧中的李四是个戏迷,想研究明清时期戏剧发展情况,你分派给他——

    (5)剧中的王五是个史学家,想研究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分派给他——

  • 25、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_________。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 26、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 27、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 28、雍正年间,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置________

  • 29、"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 30、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小明是班上图书角的管理员,现有下列图书,请你帮他将这些图书准确分给下列同学(只需填相应的字母):

    A.《西游记》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三国演义》

    (1)小张同学长大后想成一名中医,你应将____分给他。

    (2)小华同学一直对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小明同学想要一本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你应将____分给他。

    (4)小龙同学对刘备、关羽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题文)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纵观中华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请回答:

    (1)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有一位唐朝皇帝被誉为“天可汗”。他是谁?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

    (2)唐朝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使唐朝达到鼎盛的是哪位皇帝?中国当时对周边哪些国家的影响深远?

    (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列出清代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