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南漯河五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我来背诵我来填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李白被称为“诗仙”他则被称为“____________

     

  • 2、词语收藏夹。本课用了很多动词来形容敌人和鲁迅先生,请你分别摘录下来。

    形容鲁迅的:

    形容敌人的:

     

  • 3、填诗句。(3分)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英雄人物: 

    的邱少云;

      的红军战士;

        的华侨外祖父

     

  • 4、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本诗描绘了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宝贵土地的情形,表现了农民得到自己的土地后的__________和无比的__________

    (2)本诗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5、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少年闰土》节选自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浪淘沙·其七》,完成习题。

    浪淘沙·其七 ①

    〔唐〕刘禹锡

    八月涛②声吼地来,头高数丈③触山回。

    须臾④却入海门⑤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①〔《浪淘沙·其七》〕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②〔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③〔头高数丈〕数丈高的浪头。

    ④〔须臾〕片刻。

    ⑤〔海门〕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南边龛山,北边赭山,两山相对耸立于江海汇合之处,就形成了海门。

    【1】“头高数丈触山回”中“触”应解释为哪一项(     

    A.接触

    B.触摸

    C.撞击

    D.感触

    【2】诗中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的是哪一句(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D.卷起沙堆似雪堆

    【3】诗中能体现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的词语是哪一项(     

    A.雪堆

    B.卷起

    C.却入

    D.须臾

    【4】诗人由远而近,由动及静地描写了钱塘潮涨潮退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了八月钱塘潮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令人震撼。请选择潮涨或潮退其中一个镜头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__

  • 7、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平台。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孩子真烂漫

    _________________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批走货。

    _________________

    (3)已是悬崖百丈冰,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虽死生,有的人虽生死。

    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的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咏梅词写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赞扬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其中表现了梅花不居功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中国的牛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走在狭窄的阡陌上,怎料迎面来了几只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牲,kǒng pà(          )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踌躇的时候,带头的大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chí yí(          )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住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的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看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类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时,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在它沉默的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然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附在它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它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路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yōu xián(            )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牛,全身精力,都尽付狂暴斗争中。

    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我特别尊敬。

    1按文中的拼音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

    2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用 _____”画出来,受感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上面作者列举的牛,它们各有什么用处、特点,填写在横线上。

    ①荷兰的牛:_______________

    ②日本的牛:_______________

    ③西班牙牛:_______________ 

    ④印度的牛: 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牛:_______________

    4作者赞美中国的牛,它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与文中带“_____”的句子前后相照应的地方,在底下画上   ”。

    6见物联想是一种写作方法,你从中国的牛联想到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要求。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这一天,长安大街qí zhì(  )飘扬,军乐铿锵,大军列阵,铁甲lǐn rán(  )。这一天,jiǎn yuè(  )的是尖兵利器,展现的却是国家威严。这是一次令世界瞩目的盛典,这是一个会载入史册的shùn jiān(  )。亿万中华儿女无不为之心潮péng pài(  ),热血fèi téng(  )。

    1请将注音部分的词语工整规范地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由画横线的词语想开去,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佳句赏析。

    1.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播种在这里既指把蔬菜的种子种下去,又指战士们要把自己__________的真情长留在海岛上。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理想。

    2.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  )地端详着,(  )地闻着,(  )地咬着,不住发出(  )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1)在括号内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2写的是战士们的__________捏、端详、闻、咬等词语写的是战士们的__________赞叹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一句,则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进行的描写。

    3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句中甘泉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 水浇得不够 肥施得不足 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 他找到了答案 西瓜开了花要授粉

    1.在句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模仿句子的写法,用上加点的词语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钱学森

    194910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的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19559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钱学森的“心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画出短文中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的话。这句话表明___________

    3读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学森排除万难,一心回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完成答题。

    过年

    ①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②炕桌上呼三喝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口:“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日不得替,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到子时,煮饺子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③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pū   pù)             (pú   fǔ)        (tiè   tiě)

    【2】“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成疙瘩”三个“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过年的几件事?(至少写三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小时候不是特别喜欢过年,为什么?(至少写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加油站里跳动的油表,铁路线上呼啸的煤车,似乎都在警告我们:“油荒”“煤荒”在步步紧遇。(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地质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勘探证实,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和飞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已成为“资源弱国”。50年后中国除了煤炭外,几乎所育的矿产资源都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

    (摘自《青年文摘》)

    【1】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中的有关信息,请你向全社会发出呼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你发出的呼吁,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准备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很凶。(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2)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老师说:我们明天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老师说,他们明天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分别改写成反问句、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利的回击。

    反问句:

    感叹句:

    双重否定句:

     

  • 18、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 20、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记忆就像一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用手转开它,你可以看见带给你温暖的人,可以看见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可以看见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这些人,深深地印在你的心底,历久弥新。请你选择一个人写写,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出自己对所写的人的真挚感情。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