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南周口五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提示填空。

    (1)毛泽东的诗词大气磅礴,他在《七律.长征》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红军战士不畏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_____________,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3)诗词的风光让我们沉醉。同是夏季,宋代诗人范成大带领我们领略了“梅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园之美;苏轼则转入望湖楼,描述了“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疾风骤雨。同样是送别诗,唐代诗人王昌龄通过“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话凄凉、诉衷肠;王维则将离别之意寄托在“渭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雨青柳中。

    (4)爸爸经常借用李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

  • 2、古诗词默写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大自然的文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林中的花岗石,课文告诉我们这些大自然的文字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了解地质变化。

    (2)“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语言凝练,却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一句,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画面。

    ①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地叫起来   )的苇絮   )的芦花

      )的扫荡   )的地方   )的奇迹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并答题。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突出了蜂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品味本诗,说说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1】在横线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3】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的品质。

    【4】最后一句诗中的“任”字,写出了竹子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解释词语的意思。

    胜日:___________ 滨: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   东风: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一句点明出游的_____________,下面三句写 “寻芳”所见所得:春回大地,使人耳目一新。诗人由“寻”而“________”,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是“________”字。

    【3】“万紫千红总是春”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请用精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之美各有特色,请你写出两句表现其它季节之美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外选段,回答问题。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lǎn lǎng)洋洋地sài shài)太阳,什么也不干。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ǎn lǎng)洋洋 (sài shài)太阳

    【2】我能找出第一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写出“非常”的近义词:________

    【4】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例:懒(懒洋洋)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

    ________  ________

  • 10、阅读下面这份倡议书,回答问题。

    倡议书

    同学们: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节约用水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洗漱时,及时关掉水龙头。

    2.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如,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脸水冲厕所。

    3.制作“节约用水”的标签并张贴。

    4.看到浪费水的行为,要及时说并制止。

    一份倡议,一个承诺,一种责任。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1为什么要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用直线画出文中的相关句子。

    2这份倡议书在书写格式上有一处问题,你发现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一段话,再回答问题。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一文。

    2用“﹏﹏﹏”画出拟人句。

    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凡卡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夏日草原(节选)

    从来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

    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

    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然而,蒙古的草原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放眼四望,草原像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而我自已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

    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样。

    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的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1】本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夏日草原给人带来的欢畅快意的感受。

    【2】本文作者在描写草原景色时,调动了各种感官,请用“ ”画出一处从视觉描写的句子,用“_____”画出一处从触觉描写的句子,用“﹏﹏﹏”画出一处从嗅觉描写的句子。

    【3】“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这让我联想到了《敕勒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厂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错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抒发作者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13、内蒙渔场

    老舍

      这些渔场(   )不在东海,(   )不在太湖,( )在祖国的最北边,离满洲里不远。我说的是达赉湖。若是有人不信在边疆的最北边还能够打鱼,就请他自己去看看。到了那里,他就会认识到祖国有多么伟大,而内蒙古也并不仅有风沙和骆驼,像前人所说的那样。内蒙古不是什么塞外,而是资源丰富的宝地,建设祖国必不可缺少的宝地!

      据说:这里的水有多么深,鱼有多么厚。我们吃到湖中的鱼,非常肥美。水好,所以鱼肥。有三条河流入湖中,而三条河都经过草原,所以湖水一碧千顷——草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湖上飞翔着许多白鸥。在碧岸、翠湖、青天、白鸥之间游荡着渔船,何等迷人的美景!

    我们去游湖。开船的一位广东青年,长得十分英俊,肩阔腰圆,一身都是力气。他热爱这座湖,不怕冬天的严寒,不管什么天南地北,兴高采烈地在这里工作。他喜爱文学,读过不少的文学名著。他不因喜爱文学而藏在温暖的图书馆里,他要碰碰北国冬季的坚冰,打出鱼来,支援各地。是的,内蒙古尽管有无穷的宝藏,若是没有人肯动手采取,便连鱼也会死在水里。可惜,我忘了这位好青年的姓名。我相信他会原谅我,他不会是因求名求利而到这里的。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仔细读读这个句子,结合所填关联词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2)用   画出文中最能体现渔场鱼多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描写迷人的美景的句子。

    3)前人认识的内蒙古和老舍先生认识的内蒙古有什么不同?

     

    4)你想对那位开船青年说些什么呢?

     

     

  • 14、阅读理解。

    苏东坡抄书

    一天,朱载上兴致勃勃地去看望苏东坡,可过了好一会儿,东坡才急急地走出来。朱载上问道:“先生在忙什么呢?”东坡答道:“在抄《汉书》呢。”朱载上不解地问道:“像您这样的文豪还用得着抄书吗?”东坡说:“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第一遍,抄开头三字;第二遍,抄开头二字;第三遍,抄开头一字就可以了。”朱载上感到很新奇,忙起身施礼:“您能将您所抄的东西让我看看吗?”东坡就命仆人从书几上取下一册递给朱载上,但朱载上左看右看,看不明白。东坡就说:“你念一个字,让我背给你听吧。”朱载上随口念了一个字,东坡略一沉吟,便逐字逐句地背出了数百句,并且没有错字漏字。连试数次,次次如此。东坡解释说:“我抄书的特殊效果就在于抄一、二、三字作为提示,背书时便可滔滔不绝。”

    【1】苏东坡是怎样把《汉书》抄写三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东坡这种抄书的特殊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2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要写好规范字。我们要说好普通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世纪广场上,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提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5) 根据情境,仿写句子。(2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小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夏天像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纱衣。

     

  • 16、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面句子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照顾好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班长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开展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句子改为字句。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

    题目: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要求:①记叙一个故事,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也可以虚构。

    ②注意题目要在文章中得到照应。

    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