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一shùn jiān_______,有谁zhì_____下一块大石头在河水中,水波dǒu rán_______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2.爷爷在chú fánɡ_______门口的笼子下sǎ_____了一点儿食物,不知道怎么竟然捕住了一只cì wei_______,小家伙在里面shànɡ cuàn xià tiào____________,怎么也出不来。
2、查字典填空。
“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再查_____画。“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漫不经心”的“漫”意义应为____,“江水漫堤”的“漫”意义应为____,“漫山遍野”的“漫”意义应为____。(后三个空填序号)
3、积累运用
(1)“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对子女心怀柔情,正如他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启发人们勇于实践探索,开辟希望之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展现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描绘了夏夜的宁静优美;“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感慨;曹植的“__________,誓死忽如归”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表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态度。
4、填一填,读一读。
主持 争持 把持 坚持
(1)他们谁也不肯让谁,事情( )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2)他们谁也不肯让谁,都( )自己的意见。
(3)他能说会道,这件事由他来( )最合适。
(4)皇帝年幼无能,慈禧太后完全( )着朝政。
5、写出下列各居士的名字。
青莲居士——( ) 东坡居士——( )
柳泉居士——( ) 易安居士——( )
6、读诗词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
B. 白雨/跳珠/乱/入船
C. 卷地风/来忽/吹散
D. 望胡/楼下/水/如天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 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 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 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 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 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7、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词中写的粮食作物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 ,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词中的“见”读______,意思与“_____”相同。
【2】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3】画“﹏﹏﹏”的句子,是作者由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穷人》片段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填空
①通过第二段文字中桑娜的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
②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______________。
③文中“____________”这个词最能概括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后的心情。
【2】“嗯,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一句话时,要读得( )
A.缓慢
B.激昂
C.短而有力
【3】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
A.声音断断续续
B.表示举例的省略
C.表示语意含蓄,留给读者想象。
10、大雪山
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8个月了。他们衣服穿破了,草鞋穿烂了,这样冷的雪山,怎么过得去呢?但是任何困难也挡不住英雄的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为了打倒反动派,红军要跟凶恶的敌人作战,也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红军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大队人马来到大雪山脚下,战士们把能穿的全都穿上了。有毯子的就把毯子裹在身上,有油布的就把油布披在头上;有的战士找到些布片和枯草,绑在脚上,当做棉鞋;有的战士找到一张羊皮披在身上当做大衣。
上山以前,每个战士都喝一碗辣椒汤。辣椒汤能刺激血液循环,使身体发热,可以抵御山上的寒风。
红军开始翻越大雪山了,一个接一个,一队接一队,出现在白茫茫的大雪山上。
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乌云带来了冰雹,打在炊事员挑的洋铁桶上,“叮叮当当”地响。冰雹刚过去,大雨又来了,冰凉的雨水淋湿了衣裳,还直往领子里灌,弄得战士们浑身是水。英雄的战士踏着没膝的积雪,一步一步向山顶前进。
越近山顶,气候越冷,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许多战士冻得嘴唇发白,牙齿“格格”地响。他们年轻的扶着年老的,身强的扶着体弱的,男的拉着女的,小鬼们拉着马尾巴。走啊!走啊!越过大雪山,就是胜利!
红军的宣传队大部分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站在半山腰,敲着锣,打鼓,挥着红旗,鼓动大家前进。几万红军跟着红旗,跟着毛主席,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前进。他们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前进,前进,终于翻过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1】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没(méi mò)膝(xī qī)的积雪 稀薄(bó báo)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抵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力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______________) 稀薄——(______________) 恶劣——(______________)
【4】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红军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________)
(2)越近山顶,气候越冷,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________)
【5】画出一句含有破折号的句子,并写出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答问题。
①面对大雪山,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怎么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翻越大雪山的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人的一生,会有多少动人的遇见?也许是寒冷中的一股暖流,也许是风雨后的一抹彩虹。但相遇不一定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世间最好的感情,莫过于你知我的喜怒哀乐,我懂你的悲欢离合。
【1】“贵”的本义是用双手操作古法、受人尊敬的人,下面哪幅图表示“贵”的意思?( )
A. B.
C.
D.
【2】阅读,让我们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请用带有“五”的四字词替换加点部分。
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真高,我对他佩服到了极点。(____)
②祥子拉着车走街串巷,感叹小摊上的东西花样繁多、变化多端。(____)
③《水浒传》中的好汉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或豪爽仗义或善良谨慎。(____)
④嘎子把昨天的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告诉了胖墩。(____)
【3】与“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意思最接近的是(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4】班级举行“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的学习活动。以下例子不属于这类主题的是( )
A.狼牙山五壮士怀着爱国心,殊死拼搏,舍生取义。
B.桑娜和渔夫都想到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收养孤儿。
C.盲姑娘陶醉在贝多芬的钢琴声中,贝多芬愿意为她再弹一首。
D.闰土和“我”不到半日就熟识,闰土说的故事“我”很爱听。
12、阅读下面语段。
①我和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八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斯的荒凉小镇。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辽阔无垠,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②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来电话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③他的农场在15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他那里。“我这里很容易找到。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④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⑤“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⑥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隆。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冬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⑦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⑧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⑨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人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可是我决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猝不及防:________ (2)婉言谢绝: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③、⑥和⑧自然段,说说“我”冬夜出诊,面临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起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担心不认得回去的路”,到后来“我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读短文,结合相关内容,说文中的“我”、“农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如果让你来拟个题目,你会拟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题目:《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
13、猜猜这是谁。
仿照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同学的外貌,反映出他(她)的性格特点,但不要透露他(她)的姓名。写好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举行“猜猜这是谁”的游戏。
14、课内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选文写了两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羞愧(_____________) 悔恨 (_______________)
【3】给加点字注音: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 挨打挨骂(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时“囫囵吞枣”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时“张冠李戴”的句子。
【5】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此处简短的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6】“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7】对“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理解准确第一项是( )。
A.这是在暗示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容易碰到墙壁。
B.这是用反问的句式在说夜晚漆黑,走起路来很容易碰到墙壁。
C.这是一语双关,指在这黑暗的社会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经常会受到挫折与迫害。
15、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被”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把”字句)
20、句子练习。
(1)例:“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其他的词代替)
①看着纷纷飞舞的雪花,她____________道:“雪精灵实在是太美了!”
②“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总要______我。
③“加油!加油!” 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的阵阵____________。
(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当我们根据自己的调查、整理、分析、交流,得到十分满意的研究报告时,心中是不是有一种成就感?在调查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事情、一些现象让你思索,让你有所触动。请你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你的想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