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发。
①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②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个既能挡雨,又能遮太阳的东西。③于是,他照着荷叶的样子,用竹条扎成架子,蒙上羊皮,做了起来。④鲁班的妻子瞧着伞,高兴地说:“要是能把它收拢起来就好了。”⑤后来,鲁班终于想出好办法,制造出了现在这样的伞。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只 )有蜻蜓蛱蝶飞 B.篱落疏疏一径(小路)深
C.白发谁家翁媪(老翁) D.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3、李东同学写的请假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明进步不少,大家纷纷_______________他。
②他头脑灵活,做事动作_______________,深得大家的喜爱。
A.炫耀 敏捷
B.夸耀 敏锐
C.夸耀 敏捷
D.炫耀 敏锐
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绮丽(qí) 奢侈(shē) 劫难(nàn) 惊慌失措(cuò)
B.琥珀(hǔ) 哺育(bǔ) 芙蓉(róng) 不屑一顾(xiè)
C.先驱(qū) 繁衍(yán) 沮丧(jǚ) 不卑不亢(bēi)
D.绽放(diàn) 侍从(shì) 山脉(mài) 坚持不懈(xiè)
6、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句子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妙极了,妙极了!”爸爸笑得前俯后仰,连连夸我想得周到。
B.今年,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过了清明,草还没有发芽。
C.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王老师总是不胜其烦地进行讲解。
D.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7、下列诗句对应的作者正确的选项是( )
①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刘禹锡 韩愈 杜甫 龚自珍
B.刘禹锡 杜甫 孟浩然 龚自珍
C.刘禹锡 韩愈 孟浩然 龚自珍
D.陶渊明 韩愈 孟浩然 范仲淹
8、我会拼,我会写。(10分)
biān fú zhàng ài mǐn ruì duǒbì
(1)夜间飞行的( )时遇到( )物会( )地( )。
yú chǔn huǐ miè
(2)破坏大自然是( )的行为,人类有可能( )自己。
wān yán pān dēng shāo wēi
(3)运动员沿着( )的山间向上( ), ( )不留意,就有坠入
xī shēng
深谷( )的危险。
9、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①
王维
渭城②朝雨浥③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④无故人。
别(片段)
吴奔星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
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
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
(注释)①安西:指唐代设置的安西都护府。②渭城:地名。③浥:湿润。④阳关:古关名。
【1】从形式上说,《送元二使安西》属于(______),《别》属于(______)。从内容上说,两首诗都属于(______)。
A.古诗 B.现代诗 C.送别诗 D.写景诗
【2】《别》中,诗人巧妙地把友人的笑容与____________、眼睛与____________、
影子与____________融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跃然纸上。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送元二使安西》中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阳关,雨和柳为送别营造了愁郁的气氛。(______)
(2)从《别》的深情倾诉中,可以想象到“我”曾与友人在夕阳下嬉戏、在挂着露珠的丛边交谈、在小河边散步。(______)
(3)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______)
【4】仿照《别》中的诗句续写。
你走了,没有_______________,只留下____________。
【5】与送别有关的诗歌我们还学过高适的《别董大》,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你觉得这两句诗与《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文二,完成练习。
东 北 虎
月儿初升。
我躲在悬崖下一个幽深的低谷,月夜特有的阴影在这里无限扩张。起伏的山像潮水,狂劲的山风在林间卷起一阵阵怪响。
这段日子里,外面的人一直在寻找我的同类。尽管我已饿得两眼昏花,四肢无力,但我不敢离开这儿半步。
妈妈被害的情景我仍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妈妈在树林里寻找食物,遇上了一群人。如果是以前,妈妈完全可以逃掉的。可是现在,森林里的树木被人类砍掉了一大半,妈妈想逃也没地方可躲呀,更何况他们接二连三向妈妈开枪。妈妈倒下后,他们又七手八脚地把妈妈抬走了,地上只留下一摊鲜血。
我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伤害我们。妈妈曾对我说过,我们全身都是宝,人们吃了我们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妈妈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分明是怨恨、哀伤与无奈。
今夜的月亮如此圆满,今夜的月色如此皎洁,一切都很平静。只有秋风迎面吹来,拂起我心中的寒意。
好冷!
我仿佛觉得世界上只有我这一只东北虎了。
贪心的人类啊,你们究竟想怎样呢?难道非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吗?
呜呜呜……
我不敢再想了。
我坐了起来,抬头仰望着天边的圆月。
这是妈妈教我的。妈妈说,我们是勇猛的化身,即使是濒临死亡,我们也要睁着双眼,威风凛凛地坐着死去。
我想我就要死了,因为这座山上再也找不到我需要的食物了,我饿极了。
我仿佛听见妈妈呼唤我的声音了,幽远而悠长。
秋风如水,明月如霜。
清冷的广寒宫溅下了一滴苦涩的酒,掉在草叶上,化作一滴晶莹的泪珠……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短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延年益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二连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成语。
(1)威风凛凛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清清楚楚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延年益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明月如霜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接二连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现在野生的东北虎大约还有多少只?它们为什么会面临灭绝的境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保护东北虎设计一条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三月的春风
三月的春风,是一个活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不知他从什么地方拿到了一盒水彩笔,就蹦蹦跳跳地、嘻嘻哈哈地到处跑、到处画画。
我也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我使劲看他,要看他是怎样画画的——
我追到草地上,只看见他匀下的许多连笔画的小草小花在那里做游戏,他已走了。
我追到春风里,只看见他甩出来的大团大团的红云朵、黄云朵、紫云朵在那里轻轻地飘动,他也走了。
我追到柳林里,只看见他描的一缕一缕的绿线线在那里柔柔地舞动,还是没有看见他。
他跑得太快了点吧,水彩都从调色盘里了出来,那滅出来的星星点点的水彩就成了大大小小的花蝴蝶。
他后来就在星星湖畔洗了调色盘吧,洗进湖里的水彩就成了绿青蛙、红鲤鱼、黑蝌蚪……
三月的春风可真是一个比神笔马良还会画画的孩子,画得那么美,那么多,那么快……
我怎么追也追不上他,可是我真是快乐啊!
【1】用“ ”画出短文中AABB式的词语。
【2】文中第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结构相同,“我”分别追到了______里、______里、______里,然后我发现“春风”到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_______________
【3】“我怎么追也追不上他”,但是“我”的心情是( )的。
A.着急 B.快乐 C.难过 D.失望
【4】“我”还可能追到哪里?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这两句诗能告诉我们。
12、课外阅读。
一饭千金
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游荡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常借故到别人家里去吃饭。他的母亲不久也去世了。
母亲死后,韩信更是游手好闲,四处游荡。有个亭长与他有过往来,他便常常到这个亭长家里去吃饭。亭长的妻子见他常来白吃很不高兴。
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烧好了饭,早早就吃完了,韩信来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吃饭,知道人家不愿留自己吃饭,就愤然离去,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他时常要饿着肚子,为了能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常在那里洗衣服,日子久了,其中一个看韩信落魄无助,很同情他,一次家人送来午饭,她就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从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给韩信吃。
一次,韩信吃过分来的饭后,向洗衣婆深深施了一礼,激动地说:“承老大娘这般厚待,我永生难忘,将来我得了志,会报答您老人家的!”
洗衣婆听了,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这种话干什么!我看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说罢,拿了洗好的衣服离去。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示答谢。
【1】照样子,写词语。
狼吞虎咽(含有两个动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手好闲(含有人体器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与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我看你相貌堂堂,不忍你挨饿,才给你点儿饭吃,想到要你报答!
B.我看你相貌堂堂,不忍你挨饿,才给你点儿饭吃,没想要你报答!
C.我看你相貌堂堂,不忍你挨饿,才给你点儿饭吃,能不想到要你报答吗?
【3】韩信在发迹之前过着怎样的生活?请你简要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一饭千金”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信是如何报答那位洗衣老婆婆的?从中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根据——________ 器物——________ 其余——________
【3】用关联词语造句。
即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想象其中两种,运用比喻把它们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1】补充加点字的注音。
竖____ù琴 应和h___ 谈t__心
【2】这两段话主要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春天的竖琴。
【3】造句。
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铃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下面的三个短语中选择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例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短语:整洁的教室 唠叨的妈妈 爱哭的小兰
仿写:________________
(2)她跳着轻快的舞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19、请写一篇描写祖国美好山河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