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新星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焉,囷囷/缦立远视,而望幸

    B.骊山北构西折/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C.之心日益骄固/嗟,使六国各爱其人

    D.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一般认为这是诗人写给妻子王氏的一封“家书”,当时诗人身处巴蜀,妻子远在长安,夫妻伉俪情深,适逢秋雨之夜,诗人作此诗遥寄爱妻以慰相思。但也有学者指出,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寄给友人的。

    以下最能支持“是诗人寄给友人”观点的一项是(     

    A.李商隐之妻王氏卒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而此诗作于大中七年,此时诗人处无妻状态。

    B.“西窗”在古代专指客房、客厅,起自尊客于西的先秦古礼,并为后世所习用,唐诗中也常沿此传统。

    C.明清小说戏曲中经常将家庭塾师或官员幕僚称为“西席”“西宾”,李商隐也曾经有一段幕僚生涯。

    D.温庭筠《舞衣曲》中有“回颦笑语西窗客,星斗寥寥波脉脉”句,就是在叙写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话周小平: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近来,一本名为《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书悄然热销。8月15日面世后,两周内,首印的2万册就销售一空,出版社紧急加印。

    早在2013年6月,一篇名为《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长篇博文被网民广为传播,至今转发量、访问量已超过3000万次。该文针对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一些违背基本常识的谣言,通过大量的案例举证一一批驳,洋溢着浓浓的爱国心、民族情,体现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这篇博文的作者就是周小平。看到博文受到网友关注,周小平决定将博客中的部分篇目以及十余篇首次发表的文章集结成书,于是有了这本《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全书分“梦想始发站”、“追梦赤子心”、“帝国的骄傲”及尾声四个部分,从文化、素质、工业、环保及物价等五个方面重新解读了当下社会现象,被誉为“中国新锐观察文集”。

    记者:您能给我们讲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创作这本书的起因是什么?

    周小平:我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提供一些另外的角度,给年轻人看看外国不如中国的方面,看看中国几十年来真正的进步和光明。中国人不应妄自尊大,但更不应妄自菲薄。在互联网上,痛骂中国社会一片黑暗,同时吹捧西方是天堂的帖子多如牛毛,但实际上这些看法是片面的。

    这本书中的大多数案例,都是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官方网站、白宫官方网站,以及一些海外的纪录片等。热爱中国并不需要刻意宣传,只要还原事实就可以了。今天的中国在任何方面,都不怕和外国比。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目睹着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个特殊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完成的特殊使命:接过父辈的旗帜,为我们这个饱受了百年污蔑的国家和民族正本清源。作为一名80后,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真相是什么,我们该做什么,让大家不辜负这个时代。这就是我创作这本书的目的。

    记者:您在书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否遭到过质疑?

    周小平:其中确实有一些案例被反驳了。但我的看法是,真理不应低头。我看过一篇反驳我的文章说:“周小平说美国炸弹导致防空洞里的水被烧开,把那些妇女儿童活活烫死了,科幻电影都不敢这样拍啊,造谣不打草稿。”但实际上,这就是著名的“阿米里亚防空洞惨案”,被炸弹温度烧开的水是原来设计的消防水系统,设计这个炸弹的美国工程师被良心折磨,至死都无法原谅自己。那篇反驳我的文章还说:“周小平造谣称,印度贫民窟约2平方公里的地区居住着100万人口,居然可以这样造谣啊,人难道是蚂蚁吗?敢不敢这样没有常识?”但这个数据是印度官方统计提供的,在国外纪录片《国家地理频道:真实的贫民窟》中就有详细的描述和实地拍摄。

    记者:这本书中体现了您什么样的观点?

    周小平:我阐述了一个中国必然崛起的观点。这个观点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观察,有军事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中国古话说:月盈则亏,亏则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国家和民族可以绕开这个规律,没有不落的太阳。当下美国经济衰退,美元霸权日益动荡。世界将迎来新时代,而未来是中国的时代。

    这些内容引发关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样的声音太少了。我未必是在这方面写得最好的人,主要是由于很多声音都是批评中国赞美西方,而反过来,批评西方认同中国的声音,大家就会觉得很新鲜。

    我写这本书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要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自己的民族,相信身边的亲朋好友,相信自己的双手,勇敢、自信地面对世界,从心理上做好当新世纪强国人民的准备。

    (节选自2014年第十二期《时代邮刊》)

    【相关链接】

    ①草根网络作家周小平(1981年4月出生,四川自贡人)和花千芳出席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②2013年6月14日,周小平在新浪博客发表文章《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文章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对目前的社会状况进行批评讨论,指出“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呼吁网民说实话,客观看待问题。

    ③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已经有六亿人走向了小康。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农村娃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城市里的新青年。这种规模的沧桑巨变就已知的人类历史而言,绝无仅有。如果这还不能证明我们的政治体制更优秀,还不能证明我们的民族和种族更优秀,那请问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信仰?——周小平语录

    ④ “中国的未来决定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上,我们今天用这双手做下的一切,最终将累积而成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周小平语录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一至三段交代了访谈的背景、被访者的相关信息,并对被访者的著作《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做了简单介绍,从而自然引出下文的访谈内容。

    B.周小平创作《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缘由是当前的许多中国人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这个发生着翻天覆地变革的时代,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增强我的民族自信心。

    C.周小平在书中阐述了今天的中国已有六亿人走向了小康,已经崛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D.访谈的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E.周小平著作《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中的大多数案例均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官方网站、白宫官方网站,以及一些海外的纪录片等,包括著名的“阿米里亚防空洞惨案”。

    (2)联系全文,你认为周小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3)记者的第二个问题“您在书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否遭到过质疑?”及周小平的回答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主旨?请具体分析。

    (4)本文的标题“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言简意赅,请结合材料及你的认识谈谈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适的《燕歌行》中,用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军的对比句“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描写音乐响遏行云之魅力,《李凭箜篌引》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锦瑟》一诗通过反问表达事与愿违,美好不再,惆怅苦痛,让人哀婉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厚积方可薄发。庄子《逍遥游》中在谈到大鹏南飞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反面强调了这一观点。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是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两句化用而来。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两句所描写的情形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白居易《琵琶行》开篇“_______”一句描写秋景,突出了萧瑟清冷,渲染了悲伤气氛。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辞官归家后饮酒自乐,甚至看看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愉快的生活情态。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被视为千古绝唱。

    (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蜩与学鸠起飞后,“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飞不了多高就落在地上了,所以他们诘问大鹏:“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针对公西华“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评价,意在增强其信心。

    (2)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3)《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言秦之侵夺一刻也不停息,诸侯赂秦却不能换来喘息之安,在叙事中抒情寓理。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问征夫以前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音和颜色两方面来渲染战场悲壮战争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上阙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请简要分析下阙作者在营造意境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陈显达,南彭城人也。仕宋以军功封彭译县,隶齐高帝讨桂阳贼于新亭垒,大战于宣阳津阳门,大破贼,矢中左目而镞不出。事平,封丰城侯,再迁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沈攸之事起,显达遣军援台,长史到遁、司马诸葛导劝显达保境蓄众,密通彼北。显达于坐手斩之,遣表疏归心齐高帝。帝即位,拜护军将军。后御膳不宰牲,显达上熊蒸一盘,上即以充饭。后拜都督、益州刺史。武帝即位,进号镇西将军。益部山险,多不宾服。大度村獠,前刺史不能制,显达遣使责其租赕。獠帅曰:两眼刺史尚不敢调我。遂杀其使。显达分部将吏,声将出猎,夜往袭之,自此山震服。永明二年,为侍中、护军将军。显达累任在外,经高帝之忧,及见武帝,流涕悲咽。上亦泣,心甚嘉之。八年,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显达谦厚有智计,自以人微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子十余人,诫之曰:我本意不及此,汝等勿以富贵陵人。家既豪富,诸子与王敬则诸儿并精车牛,丽服饰。显达知此不悦。及子休尚为郢府主薄,过九江拜别,显达曰:凡奢侈者鲜有不败,塵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自逐。即取于前烧除之。其静退如此。明帝即位,进太尉,封鄱阳郡公。上欲悉除高、武子孙,微言问显达,答曰:此等岂足介虑。上乃止。显达深自贬退,车乘朽败,导从卤簿皆用羸小。以年老告退,不许。后以为江州刺史,镇盆城。东昏侯立,显达闻都下大相杀戮,传闻当遣兵袭江州。显达惧祸,十一月十五日举兵。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南史·陈显达传》)

    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B.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C.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D.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爵位等级之一,有多种称号,如“县子”“开国子”等。

    B.夷,原指游猎为生的东方部族,泛指中原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C.征,指征聘人才到朝廷任职,本文指征召显达入朝担任要职。

    D.导从,专指帝王出行时的前驱者与后随者,也泛指皇帝随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显达勇敢无畏,作战有功。随齐高帝讨桂阳贼寇时,他大败敌军,被箭矢射中左眼,凭借军功被封为丰城侯,后来升任为广州刺史。

    B.陈显达忠于高帝,深得信任。沈攸之事件中,他坚决派兵支援高帝,并将持异议的属下斩杀;在御膳不宰杀牲畜时,他给高帝送上熊蒸。

    C.陈显达智谋过人,降服夷部。益州一带部落凭借山险大多不服管制,陈显达杀了獠帅使者,并部署偷袭大度村,从此益州部落畏惧屈服。

    D.陈显达谦退律己,严于治家。他自降身份,乘坐旧车。面对儿子乘坐精美牛车,穿华丽服饰的行为,他严加训诫,并烧毁塵尾蝇拂等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达累任在外,经高帝之忧,及见武帝,流涕悲咽。

    (2)上欲悉除高、武子孙,微言问显达,答曰:“此等岂足介虑。”

    5文中哪些地方看出陈显达谦退律己,严于治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冰壶(Curling)又称为冰上溜石,是一项队制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冰壶比赛每队由队长和3名队员组成。两队每名球员均有两个冰壶,即有两次掷球机会。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替掷球,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冰壶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或击走对方石壶,或准确到达圆心营垒,或两者兼得。最终营垒中哪一方冰壶数量多,更靠近中心点,哪一方得分就高。

    冰壶被喻为冰上国际象棋,它动静结合,注重技巧。虽然对参赛者体能没有过多要求,但对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控制性要求很高。同时也要求参赛者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对战略战术的判断能力和对时机的把握能力。

    所以说,冰壶是一项蕴含智慧的运动,它考验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也展现动静之美与取舍之道,更体现坚忍不拔、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校“地平线”文学社征求2022年北京冬奥会专栏文章。如果你是一名冰壶运动爱好者,你从冰壶运动中获得了哪些启发?请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成文章,向文学社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