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五家渠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      故不我若也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古之人不余欺也

    C.既自以心为形役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D.引以为流觞曲水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攀多高,自信心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人   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自觉行动的动力   ,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的自信心,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老师有意识的培养   的。

    A. 常常 谋取 源泉 休戚相关   B. 常常 牟取 源头 休戚相关

    C. 往往 谋取 源泉 息息相关   D. 往往 牟取 源头 息息相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蓼花锦

    前段时间,喜欢上了看画,西方的、中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整体有个感觉,西方长于人物、静物,余下以事或风景入画的那些,画面大多也静穆,仿佛画成的那一刻,时间是停止不动、凝固在眼前的;而中国画多山水,空间感很强烈,哪怕是画花鸟虫鱼等物,也着重“弦外之响”,尽得留白之风流。

    视觉的饱和使得灵魂饥饿起来,便上网淘了几幅小画。买回家,才发现许是自己真中了鄱阳湖那场盛大花事的蛊,喜好近乎有些偏执了,看看,好几张都有蓼,比如仿花鸟画名作《红蓼水禽图》,仿宋徽宗赵佶的《红蓼白鹅图》及仿齐白石的《红蓼群虾》。

    去年秋天,余干康山大堤附近的鄱阳湖湿地成了“网红”,一场花事在我微信朋友圈口耳相传。像大家一样,我也欣喜赶了这场热闹:青葱的长杆;圆熟的叶子;细碎的花儿,使人惊心动魄的原是一坡密密匝匝的红蓼啊。这些蓼花,亦红亦紫,蕊心透丁点儿白,若染了喜庆的米粒。它们挨挨挤挤结成曼长、丰腴的穗状。低垂的紫红花穗,一穗接一穗地,从我身边倾泻而去,以谦逊又桀骜的姿态,一路向北,怒放着心中的壮美。仿佛一匹只应天上才有的灿若云霞般的锦绣,又宛如从地心深处长出的一片熠熠生辉的星河。

    春来发芽绽叶,夏秋开花结果的蓼花,又称荭草、水荭,多半临水,生命力旺盛,在我们家乡随处可见,是很野性的花。受其花穗形状的影响,我们打小就叫它狗尾巴花。狗尾巴花,狗尾巴花,喊叫起来,是叫唤农村寻常小孩名字般的随意;狗尾巴花,狗尾巴花,田园里只要长出,大人便会下重手毫不留情地拔除,认为这没啥用的东西太容易纷生侵占土地,且叶片上还带着涩涩的茸毛、味辣刺激,若煮之作食,猪牛都避得远远的。尽管大人的许多“不待见”其实并不能真正影响小孩子对世间万物的欢喜,但那时的我,却也真不觉得红蓼有多特别有多妍美。

    孩子的世界是至美的世界。在孩子眼睛里,春夏秋冬,每一天都是色彩斑斓的,每一刻都是生机勃勃的,万物都等着他们去探究、去观摩、去发现、去接纳,因此他们来不及去钟爱一件事。而认为红蓼不寻常的,从来都只是那些悲秋伤怀的诗人、托物言志的画家和装满离愁别绪的大人。孩子根本感觉不到秋的萧瑟悲凉,体会不了红蓼深处所谓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

    紫红一片,杂以青绿,红蓼花海如此强烈的颜色,对所有到来的人显然是一种不可抵御的引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红的着绿的,丢开文雅与村俗的禁锢,尽情释放他们内心的天真之气。他们或雀跃或打滚,仿佛要在中规中矩的生活中掀起另一种狂澜。我起先也这样雀跃着,兴奋着,跳进相框也好,一旁闲望也罢,领受了,心生满足,总是可以叫自己兴高采烈好一阵子。

    当太阳下山,喧嚷的人群各自离开,湿地又恢复它本来的清寂,有如歌残筵散。天地辽远,气温微凉,美的事物总会有某种无端的寂灭,这种悲剧意味使花海成了一个巨大的道场。个体作为理性生命的骄傲与荣耀消遁,作为有限个体的渺小、卑微无奈突显,我头枕双臂,仰躺草洲,睁开眼睛看天上的流云,日本宗次郎的曲子《故乡的原风景》开始在心里盘旋。陶笛的空灵携裹如梦似幻的雾气飘飘荡荡,这雍容、质朴,与土地、河流、星光、候鸟浑然一体的花海,使我觉得生命中所有关于梦想、生机和道路的谋划都不重要了。原来我只是太爱这鲜活的人生了。

    如此看来,红蓼在我心里便是极致的美了。如此看来,我便再不是没心没肺的孩子了。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生命里的秋意,浓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觉的饱和使得灵魂饥饿起来”中的“灵魂饥饿”指的是作者对艺术的渴望,说明作者是一个情趣不俗的人。

    B.“谦逊又桀骜”中“谦逊”指的是红蓼的紫红花穗低垂,“桀骜”是指众多红蓼聚集在一起,一路向北,怒放着心中的壮美。

    C.红蓼常见而又无用,还侵占土地,所以大人们不喜欢它;孩子们也不喜欢它,这与大人的“不待见”它的原因不相同。

    D.悲秋伤怀的诗人、托物言志的画家和离愁别绪的大人都认为红蓼不寻常,而文章最后作者也认识到了红蓼的美,这说明作者是他们中的一员了。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运用对比手法,指出西方画和中国画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画的热爱,为后文买几幅小画埋下伏笔。

    B.第三段对红蓼的描写很细致,作者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手法,写出了红蓼的壮美。

    C.第六段对红蓼花海中游客的描写,既有外貌描写,也有动作描写,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徜徉于花海的愉快心情。

    D.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另外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

    【3】文章最后一段独具匠心,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4】文章借蓼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作者想象离别之后,以浩渺的烟波和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英雄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

  •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李密陈情表》)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4)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5)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楚辞·渔父》)

    (6)穷且益坚____(王勃滕王阁序》)

    (7)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8)真的猛士,____(《记念刘和珍君》)

     

  • 6、补写出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具体描写“江山如画”的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大江的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根据句子要求,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白处。

    (1)《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2)《逍遥游》中描述鹏鸟击水到南海乘风高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

    ②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③闾阎扑地,_____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⑤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叹(节选)

    (宋)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注】①置:古代的驿站,差官歇脚换马的地方。②堠(hòu):古代计里程的土堆,这里也指驿站。③鹘(gǔ):海鸟的一种,古代船上刻鹘作为装饰,这里指海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杜诗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B.苏诗开篇四句用语含蓄,造势雄浑,描写了皇家传送荔枝,刻不容缓的情景。

    C.杜诗二、三两句巧设悬念,营造了紧张而神秘的气氛,直至结尾方由“荔枝”二字释疑。

    D.苏诗五六两句写皇家为使荔枝鲜如“新采”,不惜遍设驿站,飞车跨山急如兵火,流露作者讽喻之意。

    【2】比较杜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与苏诗“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在情感抒发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神宗特命,举朝之   荣:赞誉

    B.及肄射,将先破   的:箭靶中心

    C.为盗者系狱   籍:登记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之   难:危难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②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

    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全部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

    (2)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拇指:我刚强有力!

    食指:抓东西,数我最灵巧。

    中指:我是最长的。

    无名指:天生我才必有用,缺了我,就是残疾。

    小拇指:我善于掏耳朵。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体会深刻的寓意,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