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塔城地区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夹、处)乎大国之间   (比较)及三年

    B.瑟希(弹奏)   (妨害)乎

    C.(赞成)点也   宗庙(诸侯相见)同

    D.其言不(谦让)   (谁)能为之大

  • 3、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高度决定格局

    B.视野决定未来

    C.不能做金钱的俗人

    D.只有不停攀登,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B.那篇游记写到的天山景物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

    C.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赞叹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D.你去过上海吗,小刘?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B.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成为第一位中共十九大之后访华的外国元首。

    C.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D. 影片《缝纫机乐队》票房失利,评分也不尽人意,导演强烈指责个别影评人在未观赏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负责的。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笔记”二字,本指执笔记叙而言。由于南北朝时崇尚骈俪之文,一般人称注重辞藻、讲求声韵、对偶的文章为“文”,称信笔记录的散行文字为“笔”。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以后人就总称魏晋南北朝以来“残丛小语”式的故事集为“笔记小说”,而把其他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统名之为“笔记”。至于以“笔记”两字作书名,则大约始于北宋的宋祁,他著有《笔记》三卷。

    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记叙随宜。因此,凡是较为专门的著作,如人物传记、专谈一时一类事实的书、专述地理古迹和记行的书以及家训、语录之类的札记,都不在笔记之列。

    古代笔记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呢?归纳一下从魏晋到明清的笔记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志怪、轶事小说,从晋干宝的《搜神记》、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王睁的《今世说》都属于这一类。第二是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记野史、谈掌故、辑文献的杂录丛谈,从晋人伪托汉刘歆的《西京杂记》、唐李绰的《尚书故实》到清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褚人获的《坚瓠集》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三是考据、辨证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读书随笔、札记,从晋崔豹的《古今注》、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戴埴的《鼠璞》等到清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里的第一类,即所谓“笔记小说”,内容主要是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故事,其中有的故事略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二三两类,则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史子集、典章制度、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神鬼怪异、医卜星相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内容极为复杂,大都是随手记录的零星的材料。这两类只能算作“笔记”,不宜称为“笔记小说”。但这样分作三大类,仍难周密。因为笔记一体,本来以“杂”见称,一书之中,往往兼有各类,如《封氏闻见记》于考据之外,并记故实;《梦溪笔谈》亦不专重辩证而兼及艺文杂项;甚至像《阅微草堂笔记》为追踪晋宋的志怪小说而间杂考辨;《池北偶谈》为记掌故、文献的杂录,也列有“谈异”一门,语及鬼神。这样为之分类,就不免有顾此失彼之感。其实古代的历史与小说,有时亦难分界限。像《世说新语》所写的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真人,而所记的事,则大出于传说。因此这部书既可以算作小说,也不妨称为历史,实际兼跨小说、历史两类。把它入于小说故事项下,不过是姑从一般的看法来分。此处归纳古代笔记为三大类,也无非粗举大凡而已。

    (选编自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

    材料二:

    笔记小说在中国不断得到承继与发展,虽代有沿革,而其基本面貌与体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共同的。从形式上看,大多短小简洁,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之物,其历史地位与其他小说式样在当时的地位大体相当。从叙述风格上看,笔记小说多采用速写式的散文格式,不叙述人物事件的全貌,而是撷取一二关节,作速写式的刻划,或点到为止,或就二三小事稍作渲染,却能给人以较深的感触。从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来看,古笔记小说多采用冷静写实的方法,多叙写事实传闻,陈名指实,诙谐多趣,如得六朝人物品藻清淡之助,又合于士人褒贬臧否之心。士人逞才炫学,对世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多采用笔记小说的形式。再从欣赏格调上看,可谓雅俗兼容。说它雅,是因为它多为士大夫所作,渗透着他们的欣赏趣味,掺杂着他们的闲情逸致:说它俗,是因为笔记小说处于消遣地位,它的写作初衷是为逞性娱情,广见闻,大部分作品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加工而来,故显得口语化色彩很浓,平易而亲切,所谓“文不甚深,事复有趣”,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新时期以来的笔记小说大体上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的这些特点,同时,作为变化了的时代的产物,又有新的发展,在短小的篇幅中富有厚实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和诗化色彩,作者行文走笔充满调侃的意味,艺术韵味似淡而实浓;在作品中,作者还着意于对民俗民情的细致描绘,并以似不经意的简略勾划,写出人物的民族性格等。

    (选编自周献珍《试论新笔记小说的文体特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笔记”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笔记”与“笔记小说”区分开来,广义的“笔记”包含了“笔记小说”。

    B.“笔记”可以分为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辨证类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C.笔记小说从魏晋南北朝至今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它的基本面貌、体制以及基本特点相对稳定,没有发生过变化。

    D.作为士大夫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笔记小说风雅别致,充分体现出他们的欣赏趣味,表现了他们的闲情逸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笔记”名称的由来,可知“笔记”的写作无需讲究辞藻、对偶,信笔记录,不拘形式。

    B.“笔记”记录了社会生活,然而内容缺乏真实性,这一缺点使得它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

    C.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影响,语言平易亲切,这些特点有利于它的普及和传播。

    D.与旧笔记小说相比,新笔记小说的内涵更为厚实,艺术韵味更加浓烈,民族风格也更为突出。

    3根据材料一内容,结合《三峡》一文,下列选项中直接证明郦道元《水经注》不是“笔记”的一项是( )

    A.注重遣词造句,不是信笔记录

    B.刻画山水全貌,不是点到为止

    C.语言雅致清丽,不够通俗亲切

    D.专述水文地理,内容不够繁杂

    4《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简要分析它的艺术特点。

    附: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笔记小说”进行了介绍,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诗中“__________ ”两句,通过抒情主人公从早到晚照镜、吟诗的行为来表现感情之深、相思之苦。

    (2)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人以鸟为喻来表达志向,指明了君子小人不可能同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的道理。

    (3)苏轼《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________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____________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收束上阕的写景,下句引起下阕的怀古、议论、抒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极有气势地写出当年刘裕北伐时的豪迈与功业,与下文刘义隆的仓皇败北形成鲜明对比。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_____________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开篇就用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等闲视死亡,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

     

  • 10、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预警蜀地恶劣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移情于物,抒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追求,诗人自己唯独喜欢修身养性。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后自我省察的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首联中的“_______”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中“秋草”“寒林”等营造了_______的氛围。

    【2】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后移师安徽,克太湖。历协领。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城渍,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城,于是遂发。出营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则曰:“先锋营驻,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内生灵何?”闻其言者,无不激扬。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

    B.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

    C.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

    D.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如《贾谊传》中“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B.“同治”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C.“关”,在古代指函谷关,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的“关”,指函谷关。而这里指山海关。

    D.“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顺颇具孝心。金顺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由继母抚养,他侍奉继母至孝。

    B.金顺作战有勇有谋。在挂车战役中,率领骑兵部队勇往直前;在王家瞳战役中采用分兵攻击夺取了胜利。

    C.金顺治军十分严格。当军吏士兵不愿前行走时,金顺亲手杀死六个人来示众,军队便按照次序行军了。

    D.金顺宽和为官清廉。为人宽和,所到之处深得民意。为官清廉,死后几乎没有用来下葬的费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后移师安徽,克太湖。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向所有不幸感染的病患者表示慰问!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习近平主席二 O二一年新年贺词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为某报社举办的“每个人都了不起”主题征文活动写一篇征文。

    ②给你身边某位平凡的英雄写一篇人物通讯,投寄给《中国青年报》。

    ③请你为“祖国,我为你自豪”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