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产权保护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只有对公私财产一视同仁,才能使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B. 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心中一直对我们党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但不少党员的“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以身试法”……早已让百姓心寒、让百姓倒胃、让百姓看扁、让百姓唾弃。
C. 冯潇霆直言,我们经过了长途飞行来到了这里,我们正在尽快的适应场地和气候,乌兹别克斯坦是很成熟的球队,明天的比赛非常重要,意义不可理喻。
D. 双十一刚刚过去不久,也许您抢购的商品还在路上,而“黑色星期五”又漂洋过海地来。另外,双十二继续络绎不绝。您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2、下面两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B. 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五万兵难卒合
C. 顷之,烟炎张天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D.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
3、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的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
B.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
C.世界上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是这头金色牦牛。
D.这头金色牦牛是新的世界上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NBA新赛季已经拉开帷幕,有实力折桂的,既有表现稳定的传统豪强,也有通过转会弥补短板的新贵球队,最后鹿死谁手,请拭目以待。
B. “也许不出百年,中医不需要被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样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偏偏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后继无人的要害。
C. 今天,市政府召开关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座谈会,与会人员各执己见,就相关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D. 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其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总是向往 和安然的。珍爱生命,尽量避开坎坷,这固然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但笑对人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用心体会快乐,或者在同苦难的不懈 中,锤炼出对生命的明朗而宽厚的认知和 的博大情怀,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坦荡 斡旋 怵惕恻隐 B.平坦 斡旋 怵惕恻隐
C.坦荡 周旋 悲天悯人 D.平坦 周旋 悲天悯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旗手
刘建超
爷爷悄悄地回到村里时,已经是半夜了。
鬼子封锁了村子,不许村民外出,怕给山里的游击队送衣送粮。
几个给游击队送粮的村民,被鬼子抓住,被吊死在村口的两棵大槐树下。
村子里阴森森的,死一般寂静,连狗都不敢叫了。
爷爷端着一碗凉水,大口嚼着菜糠窝窝说,根据上级指示,组建了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我要做一面旗子,以后集中力量打击小日本鬼子。
奶奶看看家徒四壁的屋子说,哪有可以做旗子的布料啊。
爷爷挠着头,环顾了一下,指着炕上的被子说,被面,妮子,就用这个被面做旗子吧,图样我都带来了。
奶奶赶紧把被子抱在怀里,摇摇头。这红色的丝绸被面,是奶奶的嫁妆。是奶奶的姑父千辛万苦从杭州讨回来的,路上曾遇到土匪,还差点儿搭上性命,家里也就剩下这一条被子了。
爷爷搂着奶奶的肩膀,说,妮子,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保证,等打走了日本鬼子,我给你买十条比这还好看的被面,十条,妮子,你信不信?
奶奶看着爷爷坚毅的眼神和自信的神态,相信了。
那晚,爷爷用被子把窗户遮挡住,奶奶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制着旗子。爷爷兴奋地给奶奶规划着赶走小日本鬼子以后的幸福生活,奶奶就在爷爷规划的美好蓝图中,做好了这面旗子。
天已擦亮,鬼子和白狗子随时都可能来搜查。爷爷身轻如燕,爬上了院子里的槐树,把做好的旗子藏在了树上的喜鹊窝里。
等到傍晚,爷爷怀里揣着旗子,悄悄地从后山走了。可还是被鬼子的暗哨发现了。十几个鬼子、白狗子开枪扫射,穷追不舍。
爷爷身上多处负伤,跑到老鹰嘴,已无路可走,下面就是万丈悬崖。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爷爷咬着牙毫不犹豫纵身跳下山崖。
等爷爷醒来时,已经是后半夜了,是浓密的树枝挂住了他。
月亮很圆很亮,山风很野很凉。伤痕遍体的爷爷,艰难地挪动着,走不动就爬,终于把浸渍着鲜血的旗子送到了游击队。
爷爷成为游击队中的一名旗手。
辽沈战役,爷爷所在部队的任务是攻城。
团长问爷爷,准备好了吗?
爷爷说,报告团长,准备好了,冲锋号一响,我保证把红旗插上城头,人在,旗在!
信号弹升起,冲锋号吹响。尖刀队、突击队、爆破组、云梯组战士们鱼跃而出,冲锋向前,呐喊声、枪炮声响成一片,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城墙上的敌军居高临下,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爆破组把城墙炸开了豁口,云梯组架上了梯子,冲锋号再次响起。
爷爷握着旗杆冲上了城头,侧面的暗堡里射来子弹,前面的几名战士倒下了。爷爷也手臂负伤,他转身把红旗贴在城墙上,用胸膛紧紧压住旗杆,高喊着,冲啊!后面的几名战士都扑在爷爷的身上,护住了红旗。
那场战役,爷爷的部队被授予“英雄团”的称号。
爷爷是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
爷爷奔赴朝鲜战场时已经是营长,那时奶奶已经怀了身孕。
爷爷对奶奶说,不管生男孩还是女孩,都叫他抗美!
爷爷和战友们打光了子弹,拼弯了刺刀,砸光了石头,硬是没有让美国鬼子爬上山头。
爷爷留给奶奶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妮子,我还欠你十条被面。
父亲是在南疆的战场上,接过了“英雄团”的旗子。
老山的总攻即将开始,父亲带领的突击队却遇到了敌军布下的地雷阵。排雷,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父亲说,我们用双脚蹚也要为大部队蹚出一条通道。共产党员站出来!突击队全体人员都站了出来。
如同接力一般,战士们呐喊着祖国万岁、爸爸妈妈再见,举着军旗冲向雷区。
前面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接过军旗继续向前冲击。
父亲被炸飞了一条腿,失去了双眼,被炸成筛子般的“英雄团”旗子依然牢牢地攥在父亲血迹斑斑的手中。
今天,我站在受阅部队的方阵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大阅兵,我是一名光荣的军旗手。
爷爷,父亲,我们走来了,你们听到我们铿锵有力、排山倒海般的脚步声了吗?
蓝天下,我手中的军旗格外鲜红!
(原载于《北方文学》2021年第7-8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段突出鬼子封锁村子的严密,鬼子的凶恶残暴,渲染了环境的阴森恐怖,更衬托出爷爷为了做旗子而勇敢无畏的精神。
B.爷爷让奶奶用红色被面做旗子,奶奶因为被面是丝绸织的,太珍贵,舍不得,爷爷许诺等抗战胜利还她十条被面,奶奶才答应。
C.小说写了一家三代皆为旗手的故事,实为表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旨意,倒数第二段用“脚步声”显示传承旗帜精神的坚定决心
D.全文按时间的顺序来记叙故事,跨越了三个时代,但用旗子一以贯之,主题集中而突出;叙事有条不紊,语言简洁有力。
【2】小说中,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3】本小说对爷爷和父亲的故事叙述详略鲜明,请简要说明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7、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__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白马篇》)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设喻,推论出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一结论。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国家形势危亡和个人身世坎坷的情况。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演练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富豪子弟争献红绡后,琵琶女纵情声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穷则独善其身”是许多封建士大夫的信条,而范仲淹却在《岳阳楼记》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认为即使不得志也应心忧君国之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周在《逍遥游》中认为,小有小的凭借,大有大的凭借。比如“_______”,那么就只能承载草芥;而学鸠不理解,所以对大鹏的行为提出“_______” 的质疑。
(2)《琵琶行》中多“月”。其中,用来渲染一种静寂寥廓环境氛围的一句是“_______”,用来渲染一种 孤寂凄寒环境氛围的一句是“_______”。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一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恰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3)古诗词中常用舟船意象营造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这小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寒食①都门作
[唐]胡曾②
二年寒食住京华,寓目春风万万家。
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颜人折路傍花。
轩车③竞出红尘合,冠盖争回白日斜。
谁念都门两行泪,故园寥落在长沙。
注①寒食: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两天。在唐代,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②胡曾: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咸通年应举进士,不第而滞留长安。③轩车: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自己居住京华的经历,以“寓目”总领全诗,以凸显亲眼目睹的京华寒食节日盛况及其观后心情。
B.颌联呈现两个特写镜头:显贵们的骏马头戴金络,衔草而行;颜美如玉的女子采折着路旁的花朵,花人交映。
C.颈联中以“轩车竞出”与“冠盖争回”前后呼应,描绘出京华的达官贵人们郊游的热闹场景与勃勃兴致。
D.前三联描写京华一派繁华热闹的节日场面,尾联抒写自己心中复杂的感慨,乐景与哀情相衬映,极具感染力。
【2】这首诗尾联意味隽永,请简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①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②。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③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
【注】①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②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③佗:他。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1】对下列句子中重要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明经 第:考取
B.子无为嫌 嫌:疑忌
C.俾其守约束 俾:使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所不及 纵一苇之所如
B.因极推引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C.逸则富以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保邦于未危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下列各句编成四组,全都能体现张文瓘有政治才能的一项是( )
①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②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③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④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
⑤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⑥帝必问:“与文瓘议未?”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④⑤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逃避内卷的裹挟,“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心态”,用消极的态度对抗环境对个体的重压,于是走向另一种极端,“躺平”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