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语文(重庆市专用,2024年新题型)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用沧海横流来形容这次海啸恰如其分:巨大的浪涛横扫长达270多公里的海岸线,以无坚不摧之势在陆地上肆虐,所到之处皆被涤荡一空。

    ②“演员在荧屏里演人,在生活中没有理由不像人。整天趾高气扬、摆谱比阔,实在没必要”葛优说,“老爷子教我八个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③传统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之后,适用性大大增强,依然可以服务于时代。

    ④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条件如何变化,即使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都不动摇,永远为了理想、真理而奋斗。

    ⑤参加这次画展的作品很多,有的虽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但画面中对人物形象勾勒得细腻生动、入木三分,已见艺术功力。

    ⑥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关于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外研究的人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而伤长者之意 D.愿大王少假借

  • 3、下列各项中信息对应关系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四库全书》——纪昀等人——经、史、子、集一一《孟子》被收录在“集”部

    B. 科举考试——隋朝——殿试、院试、会试、乡试——范进参加的是会试,中了举人

    C. 《红楼梦》——曹雪芹——贾、王、史、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刘姥姥之口

    D. 《巴黎圣母院》一一雨果一一桑丘、爱斯梅拉达——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 4、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 ______________。

    A. 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 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 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 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欢迎张笃行重回母校的晚会上,主持人发言:“这套丛书,收录了多位大师的作品,张先生的作品忝列其首。”

    B. 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

    C. 为恭贺张老师乔迁新居,我送上画作,对张老师说:“学生水平有限,画艺不精,敬奉涂鸦之作,权当补壁。”

    D. 小李大学毕业求职,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能力不逊于研究生,请领导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瓦,素朴的瓦,安静的瓦,远离世俗的瓦,随遇而安的瓦,是日见老迈垂暮了。(   )。他们像明媚阳光下晒着太阳的百岁老人,   ,活菩萨一般令人感到亲切。瓦把一生都交给了人和房子,像 的女子。房子是土巴墙的,它安贫;是   的宫廷,它安然。房子是怎样形状,它就是个啥形状,或歪七斜八,或端庄雄伟,这些都改变不了它承天接地、遮风挡雨、营构温馨家室的本性。瓦是多么慈和啊,排列成人字形的屋脊,盘龙的屋垛,吉祥鸟的屋角,怎么着都不会 ,都能给人一种熨贴。屋场里的静谧或偶尔高一声低一声的俚语,瓦的庇护,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每一条东流水与西流水,都会很好地配合老屋倾诉乡村的厚重。每回路过乡下屋场,我总忍不住停下来,好好看上村庄几眼,用眼睛和心灵说上两句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慈眉善目三从四德珠围翠绕杂乱无章

    B. 和蔼可亲逆来顺受金碧辉煌杂乱无章

    C. 和蔼可亲逆来顺受珠围翠绕张牙舞爪

    D. 慈眉善目三从四德金碧辉煌张牙舞爪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瓦的庇护,更增强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B. 瓦的庇护,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加深了。

    C. 在瓦的庇护下,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D. 在瓦的庇护下,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增强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我对于瓦的感觉亦是

    B. 而且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C. 我对于瓦的感觉是,虽然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

    D. 但是老了并不是遭人嫌的,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常给我们以人生启迪: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让我们乐观面对人生波澜曲折;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 ”(《己亥杂诗》)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并且被认为同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 《渔家傲》 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__________,⑩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诗经·卫风·氓》以“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写出了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2)古诗词中,作者常用各种联想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眺望故垒西边,便马上联想到“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中借助特征相似的联想“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故国之思的深重愁情。

    (3)成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与古诗词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乘风破浪”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已经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所以能认清物我,辨明荣辱,但庄子依然评价他“犹有未树也”。

    (2)《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赞美锦绣山河,人才辈出。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大致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经·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操劳,换来的却是氓的暴怒,其实氓的这种易怒性格在婚前就有端倪,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可以看得出来。

    (3)李白《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蜀道行人手触星辰、抚胸感叹的情景,极写蜀道之高。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了同舍诸生光鲜夺目,“____________”,又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自己的服饰和心理,表达一心向学淡泊安然的精神。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裴迪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王维在辋川时期所写诗歌比较接近。

    B.首联中的“灞陵”即霸陵桥,是唐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诗人以此指代长安。

    C.颔联和颈联都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寺中昙兴上人山院的空寂幽静。

    D.诗人最后感叹世间浮名无需在意,而像昙兴上人无所挂碍、安心于禅才是真谛。

    【2】叶嘉莹先生在《唐诗应该这样读》一书中谈到王维与裴迪等山水诗人的诗:它只是一种平静的叙述。你同意吗?为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敞十事。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三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帝再赐手诏,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着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元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B.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C.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D.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是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先秦古籍。

    B.手诏一般指帝王亲手所写的诏书,多不经别人草拟及颁宜等程序而直接下达受诏人。

    C.朋党原指同类人相互勾结,后为因政见不同相互倾轧、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统称。

    D.文正是古代文臣最尊荣的谥号,只有兼具文武略之功的人才能获得,如范仲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通晓儒学,倡导时事评论。他博通儒家经典,执经讲学不知倦怠;谈论国家大事奋不顾身,开创当时大夫的新风尚。

    B.范仲淹讽喻皇帝,心忧受灾百姓。江、淮、京东发生蝗旱,他婉劝皇上救灾,终使皇上感动;他前往赈灾,并上奏救敝十事。

    C.范仲淹主张改革,深受皇上倚重。他认为改革要雷厉风行,彻底革除积弊,曾上疏朝廷十事;皇上全部采纳,以诏书颁行天下。

    D.范仲淹抚恤边民,诸羌为宋效力。他做边官,犒赏羌族各部,签订条约,使羌族受命;又奏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使汉羌百姓回归。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2)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李世民《赐萧瑀》

    ②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司马光《资治通鉴》

    ③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给彭德怀同志》

    ④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⑤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论中国》

    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网友留言

    ⑦无事小鲜肉,有事终南山。——网友留言

    庚子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放了一个最长的寒假。开学复课,学校广播站以“致敬守护”为主题,向全体师生约稿,请你为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要求:恰当引用上面的两到三句话;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