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西抚州高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了,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詹妮斯·乔普林是波希米亚风的代表人物,她在其事业黄金期是特立独行的,总是佩带着珠子、天鹅绒、毛皮、羽毛围巾、特有的手镯,而且不打理头发。

    B. 奥巴马首鼠两端,踌躇观望,导致“伊斯兰武装”在半年内横扫伊拉克中西部 二十个城镇,北抵库尔德核心城市埃尔比勒,东指首都巴格达,最终迫使美国重新武装卷入。

    C. 卫星发射后,运载火箭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如天马行空在轨飞行五天后,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D. 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这200亿对国有企业的巨大呆账坏账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 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A.良庖岁更刀,割也

    B.技经肯綮之未尝

    C.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越来越多的民众渐渐习惯于通过屏幕进行社会交往,一些传统的、面对面的文化礼仪逐渐淡化,并且退出了历史舞台。

    B. 数百名作家及大小出版商准备向苹果公司发起大规模诉讼,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表示支持,而苹果公司在四面楚歌中却依然闲庭信步。

    C.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发展势头。

    D. 浙江喝到了“单独二孩”政策的“头口水”,今后将呈现一个怎样的人口结构?在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政协委员广开言路,对于这些问题,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 5、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B. 周杰伦对自己的电影《头文字D》在金马奖评选中能够获奖早已充满了信心,这次真的获奖了,面对这不虞之誉,他激动万分。

    C. 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红楼梦》中的服饰有一些是汉族历代传承的,但也有很多是满族人的。黛玉初至荣国府时,见到王熙凤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也是在“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外,再套上“青缎灰鼠褂”。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索性认定:“中国古无‘褂’字……盖满制也。”应该说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

    ②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体现在红色上。初见黛玉时,服饰以红为主色;群芳夜宴时,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这是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宝玉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红色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的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红色也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红色还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

    ③服饰不但能凸显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曹雪芹只用“敝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对那些美貌而富贵的人曹雪芹则不惜浓墨重彩。只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道士所画能祛邪的“护身符”。而地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这是不写之写之妙。

    ④总之,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摘编自《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之服饰兼有汉、满特色且不违背清廷禁律,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审美价值高。

    B.王熙凤出场见客、袭人回家探亲都会穿“褂子”,“褂子”应该主要是当时满族人加于袍外的礼服。

    C.贾宝玉是作者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其服饰的特色体现在红色上,红色可谓他情感内涵的象征符号。

    D.从嵌玉紫金冠、“寄名锁”“护身符”这些祈求平安的佩饰上,可看出宝玉在贾府身份、地位特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清稗类钞·服饰》《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相关内容是为说明《红楼梦》服饰具有满族特征。

    B.第③段“服饰不但能凸显……更能显示人的地位”句是文章主要观点,在文中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先说《红楼梦》服饰满汉兼具的特征,再论述服饰的作用,最后作出总评,论证层次较为清晰。

    D.举例论证是本文主要论证方法,第③段即充分利用例证阐述服饰与人物性格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根据《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的需要,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精华融为一体,运用到小说的描写中。

    B.贾宝玉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这红色是他反抗封建礼教,挣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

    C.邢岫烟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黛玉进贾府时略去对黛玉的服饰描写,都显出她们寄人篱下的困境。

    D.曹雪芹没有对尊贵的贾元春的服饰进行细致刻画,这种不写之写更能引起读者对美的联想,比详写用意更加奇妙和深邃。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而修建的。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

    (3)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一句指出蜩和学鸠所飞之低,又对斥殇认为“_________”就是飞的最高限度给予一定的嘲讽。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战争的烟尘铺天盖地的情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温庭筠《菩萨蛮》)

    (2)垆边人似月,________。(韦庄《菩萨蛮》)

    (3)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鹊踏枝》)

    (4)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5)________,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6)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7)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________。(苏轼《留侯论》)

    (8)霜叶既降,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 9、名句默写

    (1)燕子来时新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3)秋色连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4)渐霜风凄惨,________________,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6)今逢四海为家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7)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8)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

    (2)《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的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

  •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声声慢》下阕运用口语入词,直抒心中愁苦之情。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2)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作者在风雨来临时独自漫步长啸吟诗,显示了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3)江油中学李白文化具有多彩呈现形式,其中石文化别具一格。在“愿景”中心花园、图书科技楼转通操场的阔大黄角树下,巨石镌刻着李白《上李邕》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感慨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类似。

    (3)在《关雎》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文静美好的姑娘是少年理想的配偶的意思。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1)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2)。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1)陈维崧: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2)轩举:高昂飞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苍鹰掠过山岭、平原、天空时的飒爽英姿。

    B.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老有所为的兴奋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咏物诗词有时托物言志,有时借物讽世,这首词重在言志,兼带讽世。

    D.词有豪放、婉约之分,这首词慷慨沉郁,气势飞动,颇具苏、辛风采。

    2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吏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言诸侯或连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释:①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B.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C.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D.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 超迁:越级提拔。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古代表示官职提升的还有“擢”“陟”“除”等。

    C. 改正朔:改用新的历法。正朔即正月初一。夏商周以来,每更换一个朝代,也相应地改变一次历法,故有“夏历”“周历”之称。

    D. 孝文帝:“孝文”是汉文帝刘恒的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 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反对分封,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否则将兴起灾难。

    C. 贾谊奉命制定新的法令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朝中绛侯灌婴等人的诽谤,说他年轻学浅,总想擅权弄事。

    D. 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使文帝夜半前席。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