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B.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C. 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D. 《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2、《论语》中“君子”与“小人”之对比,有时指上位者与下民,有时指有德者与无德者。下列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中,“君子”“小人”所指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C.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D.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主题公园的建设 ,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 ,资源极其丰富,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在扬州,虽然近几年旅游项目不断 ,但瘦西湖“五亭桥—二十四桥”这条黄金旅游线在国内的影响力并没有受到冲击,接待的游客数量连年创新高。
A. 如日中天 浩如烟海 改头换面
B. 方兴未艾 博大精深 改头换面
C. 方兴未艾 博大精深 推陈出新
D. 如日中天 浩如烟海 推陈出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十分 引壶觞以自酌 引:举起、端起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达到 策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C.齐彭殇为妄作 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望 感吾生之行休 休:停止
5、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扎西回想起那次事故,仍然心有余悸。 B. 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情同骨肉。
C. 卓玛对这件事情无动于衷。 D. 达瓦对人总是很有礼貌,彬彬有礼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窗外
(墨西哥)奥克塔维帕斯
①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东西。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
②天空布满钢铁色的云,远方的云几乎是白色的,靠近中心的地方即树林的上空就发黑了:那里聚集着深紫色的暴怒的云团。在这种虎视眈眈的云团下,树林不停地叫喊。
③树林的右翼,两棵连接在一起的山毛榉的枝叶形成一座阴暗的拱门。拱门下面有一块空地,那里异常平静,像一个明晃晃的小湖。从这里看得不完全清楚,因为中间被邻居家的墙头苫盖物隔断了。那个墙头不高,顶上覆盖着冰冷的绿玫瑰。玫瑰有一些部位没有叶子,只长着许多疙瘩的枝干和交叉在一起的、竖着尖刺的长枝条。它有许多手臂、螯足、爪子和装备着尖刺的其他肢体: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庭院大概有四十平方米;地面是水泥的。在一个墙角上有一张黑木小桌子,已经散架。在最里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垃圾桶。桌子和垃圾桶,砖墙和水泥地,封闭着那个空间。它们封闭着空间呢还是它们是它的门呢?
④在山毛榉构成的拱门下,光线已经深入进来。它那种被树枝的颤抖的影子包围着的稳定状态几乎是绝对的。看到它后,我的心情也平静了。更确切地说,是我的思绪收拢了。这种平静是阻止树木逃走、驱散天上的乌云的力量吗?是的,我已经知道,大自然是包围着我们、既产生又吞噬我们的万物与过程的总和,不是我们的同谋也不是我们的心腹。无论把我们的感情寄予万物还是把我们的感觉和激情赋予它们,都是不合理的。把万物看作生活的向导、生活的学说不更合理吗?学会在激荡的旋风中保持平静,变得像在发疯摇动的树枝中间保持稳定的光线那样透明,可以成为生活的一种日程表。
⑤但是空地已经不是一个椭圆形的小湖,而是一个白热的、布满了极其纤细的阴影纹络的三角形。三角形难以察觉地摇动着,直到渐渐地产生一种明亮的沸腾现象,首先是在外部地区,然后是在火红的中心,力量愈来愈强大,仿佛所有的液体光线都变成了一种沸腾的、愈来愈黄的物质。天空愈来愈暗,那一片光线的空地也愈来愈亮、闪烁得愈厉害,几乎像一盏在动荡的黑暗中随时会熄灭的灯。树林依然挺立在那里,只是沐浴着另一种光辉。
⑥稳定总是暂时的,是一种既不稳又完美的平衡,它持续的时间只是一瞬间:只要光线一波动,一朵云一消失或者温度稍微发生变化,平静的契约就会被撕毁,就会爆发一系列变形。每一次变形都是一个稳定的新时刻,接着又是一次新的变化和另一次异常的平衡。是的,什么也不固定:变化变成稳定,稳定是暂时的协议。高明不在于稳定也不在于变化,而在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永恒的来与往:高明之处在于瞬间性。这是中间站。但是我刚刚说到中间站,巫术就破灭了。中间站并非高明,而是简单的走向……中间站消失了:中间站不过如此而已。
(选自《20世纪世界散文精选》,有删节)
【1】窗外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
【2】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借对窗外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做法,与《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相似。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人的动作加以摹写,形象地描写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心情,来突出蜀道之难。
(3)《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__________________”,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__________________”,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9、名句默写。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但迷失不久,回头不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震撼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使用互文手法,以将士们的感觉侧面描写了边地天气的苦寒。
(2)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3)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陶潜《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一个反问句,写出了世人的一切与“我”都不相同,而“我”又为何要驾车出去的反思。
(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3)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得到—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荷塘月色
是夜中怀大不宁,独支癯影小园行。
荷风送过千波韵,月色消融万籁声。
应记西洲歌棹曲,还生南国采莲情。
六朝盛事随流水,回首空余一月清。
(注)这是今人据朱自清先生名篇《荷塘月色》改编而成的一首七言律诗。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即照应朱自清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颔联描写荷韵、月色,声色结合,给人以幽深而悠远的感觉。
C.颈联实写江南采莲的乐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自由的向往。
D.尾联以景结情,收束全篇,余味深长,可见作者心中的郁结终不得排遣。
【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由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专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初,大将军凤连昏杨彤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彤,奏果寝格,凤竟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于是左将军史丹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今乐昌侯商位丞相,出入五年,未闻忠言嘉谋,而有不忠执左道之辜。今或言商不以自悔而反怨怼,眹甚伤之。惟商与先帝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绶。”
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
(节选自《汉书》)
【注】①连昏:昏同婚,姻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B. 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C. 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D. 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薨: 我国古代等级制度,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日“卒”,大夫死日“薨”,士死日“不禄”,庶人死才称“死”。下文汉元帝刘爽死用“崩”。
B. 郡: 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战国时期,秦汉沿用。贾谊《过泰论》有“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
C. 三公: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其职责是辅佐天子,治理国家。三公历朝说法各异。西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D. 谥: 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商肃敬敦厚。他在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把父亲的遗产全部分给同父异母的弟弟,得到了大臣的欣赏。
B. 王商明辨是非。建始三年秋天,京城传言洪水将至,老百姓极度惊慌,王凤推波助澜,唯独王商认为这是谣言,后经查证,果如其言。
C. 王商不畏权贵。琅邪太守杨彤,因郡中多发灾害,受到王商的查问,虽然王凤为他说情,王商还是请求罢免杨彤,并因此招来王凤的怨恨。
D. 王商忠而被谤。在左将军杨彤、王凤等人的坚持弹劾下,皇帝下诏说王商不能尽忠,虽然赦免了他的罪过,但还是免去了他的丞相之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
(2)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这个课堂中有国事、家事、天下之事,有社情、民情、人间真情,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作为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亲历者,这场疫情,同学们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在这个特殊时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上,班主任确定了以下几个主题: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德教育、感恩教育、信念教育。
请从上面主题中选取一个作为班会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