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湖南长沙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其《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

    B.《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戏曲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C.李鸣生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

    D.《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的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 2、把下面的句子填在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古代起,人们就知道,世界上有沧不死人的海——死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人的身体比它还要轻。

    ①这样一来死海海水里所念的物质当中就有超过1/4是溶解的盐

    ②炎热而又很少下雨的巴勒斯坦地区的气候,致使海里的水剧烈蒸发

    ③在这样大比重的液体里,人就不会沉下去

    ④所以死海海水的含盐量是在27%以上,并且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加大

    ⑤可是蒸发掉的只是些纯水,至于溶解在里面的盐却还是留在海里

    A.②⑤④①③

    B.②⑤③①④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①⑤③

  •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tuān) 名 (nì)    (dà ) 射 (bènɡ)  痛疾(è)

    B. 悔 (chàn) 碧 (piǎo)    黑(yǒu)   (duō)     短叹(xū)

    C. 死 (pián) 然(huà)     烧(zhuó)   起(luè)     期期艾(ài)

    D. (pāo)   酷(xiāo )  污(huì)    (niù )   袍敝衣(yùn)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城市高楼林立,街道两旁的绿化树郁郁葱葱、鳞次栉比。

    D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使至塞上》,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④莲,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⑥高峰入云,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默写王绩《野望》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电流击打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应的。那转变是如此突然,样子是如此吓人,以致一个没有经验的观察者会立即犹豫起来,把手缩回来,生怕发生意外。即使像我这么已习以为常的人,如果心不在焉的话,遇此情况也不免吓一大跳。

    ②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儿时的声响。

    ③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④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⑤它成功了吗?谁也搞不清楚蝗虫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它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它看见自己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它感到自己面对着死亡,但还来得及时它却并没有逃走。它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蠢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⑥据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许多时候,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1】选文中螳螂在捕食时表现出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两点。

    【2】阅读了《昆虫记》全书,你认为法布尔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当时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中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喻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⑦后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1】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1)为读《封神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读《破晓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读《三家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的原因有哪两点?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1)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2)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根据加点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4】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写作

    生活,是好是坏,纷至沓来,其中的悲和喜,都将丰富你的人生,成为你思想的粮食和进步的动力。

    请以“不期而遇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