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日出》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海中轮船上 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B.《泰山日出》是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C.《日历》这篇文章主要在写景叙事中从人们常见的日历引出“人生”这一个平平常常的话题。
D.《蚂蚁》一文在语言的运用上突出特点是形象、生动、活泼,文章用了一系列褒扬人的词语描写可爱的蚂蚁。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爷爷从我出生时就没有他的消息了,至今杳无消息。
B.照片中的他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
C.有志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D.周老师对学生一贯和颜悦色,我们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
3、下面各组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炽热(zhì) 不缀劳作 为富不仁
B.诂责(jí) 篡改(cuàn) 藏污纳垢 筋疲力尽
C.妯娌(zhóu) 一绺(lǚ) 油光可鉴 正禁危坐
D.踱步(duó) 咆哮(xiào) 一以贯之 杳无消息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畸形(jī) 文绉绉(zōu) 诚慌诚恐 深恶痛疾(wù)
B.由衷(zhōng) 畎亩 殚精竭虑(dān) 杳无消息
C.一厝(chuò) 殷勤 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鸡枞(cóng) 遏制 倒坍(tān) 紊乱(wěn)
5、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湖。“______”的意思是太平盛世。
【2】诗中的“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两句,采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4)人在青少年时不努力,到了老年只能悲伤叹息了,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用《长歌行》中的句子填空)
(5)默写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生就是要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具体内容,说说主人公保尔的成长历程。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新疆的棉花为什么那么好?
(1)近日,“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被推上了舆论焦点。一些品牌(大家都懂的)炮制“强迫劳动”的谎言,恶意抹黑中国形象,抵制新疆棉花。
(2)相关品牌“一边吃中国饭、一边砸中国碗”的行为,激起众怒,遭到全网抵制。新疆采棉早已实现机械自动化,甚至实现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所谓的“强迫劳动”纯属无稽之谈。只能说,不用新疆的棉花,是这些企业的损失,毕竟,质量好,新疆棉花中国自己还不够用。
(3)纤维长质量好,用新疆棉花温暖!新疆棉花有多好?有网友感慨说:人民币进洗衣机都洗不坏!
(4)根据史料和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海南岛上黎族人已开始种植棉花,而新疆则是中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品质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
(5)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中国的棉花产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6)除了“地利”,科技的加持也是新疆棉花牛哄哄的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省相继展开棉花不同种植方式的尝试,新疆经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良种选育、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测土配方、精量水肥、精准化控、全程植保、机械采收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现代化植棉水平,使新疆棉花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7)优质“芯”出优质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坚持优化品种、提质增效,以“一主两辅”用种模式推广优质棉种。为了努力打造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部门推荐了新陆中系列、新陆早系列、塔河2号等一批优质棉花品种,为后续的机械化作业、高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8)科学的水肥管理,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膜下滴灌作为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在棉花栽培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实现了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目标。
(9)膜下滴灌技术将地膜覆盖与滴灌结合起来,不仅将两者的优点综合为一体,而且克服了单独覆膜或滴灌时的不足。膜下滴灌技术可增温土壤,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并能抑制杂草,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了对病害的控制,提高水肥利用率,同时提升了棉花品质。有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使水肥等生产要素投入量平均减少35%以上,产量提高30%以上。
(10)除了生育期的补充灌溉以外,由于这里土壤母质(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盐碱含量高,必须在非生育期对盐分进行淋洗。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根据水源的多寡确定了既能够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又能够节水的淋洗定额。如果冬季来水有限,可以采用80-120m3/亩的不冬灌只春灌(粘壤土或沙壤土)策略;如果冬季水源充足,春季水源不足,可以采用120-160m3/亩只冬灌(粘壤土)或者120-160m3/亩冬灌+40-60m3/亩春灌(沙壤土)策略,该策略有利于棉田冻融期盐分淋洗和种子萌发出苗,较常规200-300m3/亩冬灌+100-150m3/亩春灌方案节水40%-50%。
(11)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立足新疆棉花主产区的气候土壤特点,新疆已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并实现了规模化推广应用。从种子处理、铺膜播种、水肥一体化灌溉,到摘锭采棉、储运加工等,各环节全链条共同发展、协同推进,提高了智能化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实现棉花生产的提质增效。
(12)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农机化水平已达到93%,信息化技术融入农业装备快速发展,北斗卫星导航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在兵团也得到广泛应用。
(13)显而易见,这些品牌“颠倒黑白”的一套说辞不堪一击,这些所谓的“抵制者”,终将为他们的无知买单。
(选自人民网《世界顶级!新疆棉花我们自己还不够用》有删改)
【1】本文以“新疆的棉花为什么那么好?”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说。
【2】第(5)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12)段加点词“目前”能不能删除?请说明理由。
【4】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为什么新疆的棉花那样好?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适逢“五四”青年节,学校团委、少先队组织全体八年级学生举行了集体退队仪式,大家一起庄严地摘下了相伴八年的红领巾。在随后举行名为《最美的风景》的主题班会上,大家心潮澎湃,纷纷发言:有的同学慷慨激昂,表示站在青春的门槛上,展望人生,一定要奋发图强,不负青春;有的同学感慨万千,回望自己成长路上,一路有师长、亲人守望,有良友相陪,才让自己在磕磕绊绊中茁壮成长;也有的同学心绪飞扬,历数祖国壮美如斯,此生定要踏遍神州,用手中之笔状写锦绣河山……
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