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西藏林芝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息(juàn)  尖(bān) 洗tiáo乏其身(kōnɡ

    B.河(xiáo) 吹) 纤wéi无音信(yǎo

    C.视() 记zǎi) 雕石垦壤(kòu

    D.喝(yāo)  田chóu改(chuàn) 惟妙惟xiāo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工作正飞快地稳步开展。

    B.随着完善配套措施等后续流程建议出台,使垃圾分类在多地顺利实施。

    C.我们打破教条限制,根据时与势的不同推进制度创新,灵活调整政策。

    D.虽说人人都有权追求生活品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消耗资源。

  • 3、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②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③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④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扁它们。

    A.pì lüè lòu zhā

    B.bì lüè lòu yà

    C.pì luè lǒu yà

    D.bì luè lǒu zhā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诗文集》。一方面表现出苏轼被贬谪后的抑郁的悲凉;另一方面也体现苏轼豁达的胸襟。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这位日本老师的还念。

    D.《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此词作于北宋党争期间,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骚人”,指屈原。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下面关于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词作者李清照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鹧鸪天”是词牌名。

    B.词上片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开篇,“暗”“淡”“轻”三字写出桂花的颜色不鲜艳。

    C.“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二字,突出了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了作者对其他花的厌恶之情。

    D.词的下片李清照很为桂花抱屈,批评了先贤屈原作《离骚》时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憾。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下列对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中,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造成的丑恶现象以及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

    B.莺脰湖大会上,岸上人看“儒林”名士装模做样,附庸风雅;在西湖诗会上,儒林名士评赏“戏子”,庸俗无聊,斯文扫地。

    C.“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这句俗话写出花钱好办事的社会现实,充分反映出整个国家的腐朽及官场的黑暗。

    D.权勿用、匡超人、严贡生等人是作者批判鞭挞的对象,却入了幽榜,受皇上旌表,不符合吴敬梓主张礼乐兵农治世的社会理想。

    (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圈层分明,请从备选人物中为杜少卿组建一个朋友圈,并说明组建的理由。

    王玉辉 范进 鲍文卿 庄绍光 牛浦郎 虞博士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岁时茶俗

    ①“元旦出拜亲友谓之‘拜年’,亦谓之‘贺节’。家设果茶、蒸糕,以待客至,茶毕,即留饮酒”。(引自清同治十三年《安吉县志》)

    ②安吉礼仪性的岁时茶俗,首推“三碗茶”,是指敬奉甜茶、咸茶和清茶。

    ③客人进门,主人敬奉的第一碗茶,是镬(读huò)糍茶。 (1) 一碗软糯滑溜、甜儿不腻的镬糍茶就泡好了。寓意甜甜蜜蜜。

    ④第二碗茶,即橙子芝麻烘豆茶(或称熏豆茶)。以烘豆与茶为主料,以橙子皮、丁香萝卜、老姜、桂花等为辅料。这碗咸茶一般喝10~20分钟,然后宾客要入乡随俗,以示融洽,将碗(杯)内主料、辅料一并吃掉,故名“吃茶”。寓意 (2)

    ⑤第三碗茶——清茶。在瓷白的茶盅或透明的玻璃杯中放一小撮绿茶,先闻茶水的清香,然后慢慢品饮,宾主边喝边聊,亲情、友情、乡情不知不觉间融入清茶之中。寓意(3) 客来敬茶

    ⑥唐白居易《麴生访宿》诗云:“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客来敬茶”在中国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⑦客来敬茶,要体现出文明礼貌。应做到饮茶场所窗明几亮,整洁优雅。泡茶的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主人应陪同客人饮茶。敬茶时,恭恭敬敬双手捧住茶托,举至胸前,轻轻道声“请用茶!”这时客人也应稍稍向前,道一声“谢谢”。通过敬茶,体现安吉人重情好客的礼仪。

    ⑧泡茶时,不宜一次将水冲得过满,可分两次冲水。第一次冲至三分满,待几秒钟后,再冲至七分满,这叫洒下的是“七分茶”,留下的是“三分情”。送茶时,切不可用五指抓住碗口或杯沿提与客人,这样既不卫生,又缺少礼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来敬茶的茶俗:

    ⑨1.以茶代酒。安吉白茶自发现利用以来,无论谁家宴请贵宾,凡是遇到酒量小的或不会饮酒的,都允许以茶代酒。在安吉,这并不认为有损礼仪,反而有优礼相待之感。

    ⑩2.捂杯不续。在安吉,当客人杯中的茶水仅留1/3时,就得续水。如果客人不想再饮,或想告辞,客人会平摊右手掌,手心向下,捂在茶杯之上。表示:谢谢,请不要再续水。主人见此情景,已经会意,便不再续水。用这种方式,有时比语言挑明更含蓄,更富人情味。

    3.茶食相融。茶不仅是饮料,也可掺入食物。唐代陆羽的《茶经》中,也提及“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这种茶食相融的遗风,如今依然随处可见。每逢佳节安吉人用熏豆茶相待,这种茶一经冲泡,饮起来甘醇之味一应俱全,吃起来鲜爽可口,又耐咀嚼,又能充饥饱肚。

    (选自《安吉白茶的传统茶俗与茶文化》,有删改)

    【1】小绣对镬糍茶的制作过程产生兴趣,请在(1)处填写其步骤(     

    ①烧火用糯米稻草把或松毛丝,火要匀和。

    ②用锅铲在镬子中摊榻糯米饭,做成厚薄匀称的镬糍。

    ③选用上好的纯白糯米,煮成油光烁亮的糯米饭。

    ④将镬糍放入小饭碗中七成满,配以白糖,再用沸水冲泡。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2】小湖认为,“三碗茶”寓意不同,请在文中处填入恰当的寓意。

    A彬彬有礼        B茶香情深        C和谐美好

    (2)______(3)_____

    【3】小湖认为熏豆茶中蕴含“和为贵”的思想,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4】读完选文,小绣想写一篇题为《一片叶子的文化》的读后感,准备引入“链接”事例,你觉得合适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链接:

    唐代陆羽,曾隐居长兴,被后人称为“茶圣”。他撰写的《茶经》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推动了茶的普及。他推崇长兴紫笋茶,将其视为茶中上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你和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