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昆虫记》揭开昆虫世界的奥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月。
B.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先以“惊奇的姿势”,可怕的声音威胁对方,再用“死死盯人的战术”震慑对方,最后用它的武器制服对方。
C.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D.小甲虫的寿命不长,它们的一生只有7天。这种昆虫叫“七星瓢虫”。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朝拜圣物、精舍禅修、佛教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汶上宝相寺吸引来了众多的游客。
B. 小小的饺子不仅象征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也象征除夕夜一家人的团圆。
C. 只要一听到节奏强劲的音乐,他时常会随着节拍舞姿优美地跳动起来,原来他竟然是个深藏不露的舞迷。
D. 国家级的报刊,更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_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究竟 沿用 鉴别
C.毕竟 采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突然间我的心情变得烦燥、郁闷。而且这种感觉又是那么强烈,甚至到了要将人窒息的地步。
B. 55个航班被取消后,大约一万名旅客滞留在广州白云机场。
C. 帮助同学要诚惶诚恐,切不可骄傲自大。
D. 目前,一些文化产品粗制滥造,甚至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的问题,群众十分反感。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前四句“望洞庭湖”,重在写景;后四句“赠张丞相”,重在抒情。
B.首联起笔不凡,“平”“混”等词表现洞庭湖水天一色开阔浩渺的景象。
C.颈联触景兴怀,以欲渡无舟为喻,含蓄地抒发从政心愿,期待得到举荐。
D.尾联的“徒”字,充满惋惜之意,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忧愤。
【2】本诗中“波撼岳阳城”与“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同是写水的佳句,其中水的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名句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李商隐在《无题》中,用形象的比喻、谐音双关的修辞,为我们阐释了“爱”的内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和情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面对中秋佳节,兄弟相隔千里的境遇,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运用想象表达美好愿望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①保尔出其不意地扑向押送他的匪兵,看到保尔和匪兵扭打在一起,他跳过去,挥起铁拳将匪兵打到了壕沟里。
②他很喜欢保尔一家,他耐心地听他们讲述各种事情。他更是珍惜保尔的反抗精神,引导保尔领悟革命的道理。
③视察工作的他看见保尔那只灌满雪的套鞋,十分关心,想要送给保尔一双靴子。保尔才觉得自己的脚已经冻坏了。
④保尔在街上看到一张省肃反委员会主席签名的布告,签名的人正是他。又能够和他一起工作了,保尔非常高兴。
(1)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保尔的成长与“他”有着重要的关系。“他”是谁?根据小说情节发展的顺序将以上文字重新排序(只填序号)。
①“他”是指:
②根据情节先后排序:
(2)除了“他”,还有很多人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原著中的具体情节谈谈其对保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丽达 达雅 阿尔焦姆
(3)有人认为保尔是一位具有反抗意识的钢铁战士,但也是一位软弱自卑的普通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原著中的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⑥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棵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18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本文标题的好处。
【4】请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十四五岁的你,已经走出童年的幼稚;十四五岁的季节,是多梦的季节;你十四五岁的天空,也许是阳光明媚,也许是星光璀璨,也许是……
要求:
(1)请以“十四/五岁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2)文体除诗歌剧本外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