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5年春,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成立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2、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袁隆平
D.邓小平
3、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4、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5、1851年1月11日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的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6、有学者在评述20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在生产管理上,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作战’”。这一变化
A. 不利于生产的有效管理
B. 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性质
C. 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7、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一五计划”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西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9、如图是杨之光1954年创作的画作《一辈子第一回》。画中的老奶奶用手小心翼翼地展开包裹在手绢里的选民证,露出激动的神情。该画作反映了( )
A.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B.人民翻身当家作主
C.基层民主正式确立
D.法治建设深入人心
10、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的科学论断。这里的“新常态”不包括( )
A.速度变化
B.质量提高
C.结构优化
D.动力转换
11、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歌女红牡丹》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定军山 》 D、《渔光曲》
1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下图是(1949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党外人士任职与比重)示意图,由此可见中央人民政府( )
A.得到各阶层一致拥护
B.是一个民主政府
C.是一个法治的政府
D.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14、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新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既是《马关条约》又是《辛丑条约》签订时的清政府全权谈判大臣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张之洞
16、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了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纺织、电信等行业。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
C. 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进步 D. 与外资企业争夺市场
17、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 B.中华民国成立 C.同盟会成立 D.武昌起义爆发
18、关键词:1940年、华北平原、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相关事件(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9、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
A.1840年
B.1842年
C.1860年
D.1895年
20、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创立于
A.三湾改编 B.文家市决策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会师
21、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__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1911年4月,黄兴亲率革命党人在广州__________起义也失败。
22、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1990年,习近平曾创作一首词:“……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该词追思的“好官”是______。同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______。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层面 | 具体内容 | 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特点⑩ 。 |
技术(器物) | 近代中国首次主动向学习西方的历史事件是① ,为此先后提出了② 和③ 的口号,大力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 | |
政治制度 |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④ 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为守旧而灭亡。1898年的变法很快失败,此次变法被称为“⑤ ” | |
思想文化 | 1915年。,⑧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⑨ 的号角,该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
25、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______。
26、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____(人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____(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7、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__》;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也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______》。
28、1940年,____指挥的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
(5)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0、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的创造性构想;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___________”。
31、殊途同归。挽救国家民族危亡面前,社会各阶层目标相同只差方法不同而已。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科技救国】
(1)地主阶级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清末,辞高官、弃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制度尝试】
(3)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而进行的改革是哪一次?
(4)终结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是什么?
【思想引领】
(5)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后期,哪一思想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以致用】
(7)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建立了哪三支舰队?
(2)1966年组建的第二炮兵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它在2015年更名为什么?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34、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一些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三 这场运动的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回答
(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戊戌变法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主张?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这场运动的两大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