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大多数诗歌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如《关雎》《式微》。
B.庄子《北冥有鱼》中塑造的“鲲鹏”这一形象成为了后世昂扬向上、有远大理想的代名词。
C.“四书”是儒学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个篇章。
D.韩愈、柳宗元都是唐朝人,都属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成为了优秀人才的典故,而柳宗元“永州八记”则成为了山水游记的典范。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道化学题有些难,老师在讲台上强聒不舍,讲了两遍,同学们终于明白了。
B.全才不能取代坚持,是全才而没有成功的人比比皆是。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D.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叹为观止(极点) 戛然而止(中止) 歌喉遽发(急速,骤然)
B. 周匝数遍(环绕) 余音绕梁(环绕) 三日不绝 (连续)
C. 俯拾即是(拣) 雍容博大(文雅大方) 时过境迁(容易)
D. 人弦俱寂(寂寞) 有戚戚焉(心动的样子) 秀而不媚(妖媚)
4、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及郡下,诣(yì)太守。
B. 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凄神寒骨,悄(qiāo)怆幽邃。
C. 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石青糁(sǎn)之。
D. 窈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这首诗第一段运用了一系列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狂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了作者的焦灼苦闷以及生活处境的艰难。
C.这首诗第二段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抢走茅草的事和诗人的无可奈何。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的画线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进行简要赏析。
6、名句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4)《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①“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名人传》中_________。
②读文学名著,如与挚友握谈,似听大师教诲。假如你是一位阅读文学名著的积极分子,请你为《傅雷家书》写一段50字左右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闻一多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1】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
【2】文中“你们”“我们”这两种人称交替使用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联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谈谈选文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个方面的“说”和“做”?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种精神?
9、阅读下面的组诗,按要求写作。
(组诗)
(一)
红红的灯笼挂在千家万户
将一年的美好心事裹得严严实实
(二)
诗人一声呐喊纵身一跃
江水翻起无穷的力量
(三)
寒食禁火举杯饮泪
这使得我们的灵魂彼此挤靠
(四)
东坡老人一声但愿人长久
璀璨了苍凉的星空
……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记载着民族的历史,承载人民的心愿,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辉,结合上面对组诗的理解,请以“这个日子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围绕你对“组诗”的理解来写作;(3)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