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柳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蝉
D.柳树←蝉←螳螂←黄雀
2、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3、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构成组织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在组织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7、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痰是在气管中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进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吞咽时,会厌软骨可以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8、下列( )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甲烷、氨、水蒸气、氧气
B.甲烷、氨、水蒸气、氢气
C.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
D.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
9、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学生打扫卫生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
C.给人接种疫苗
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
10、进入青春期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下列晓阳在课堂上提出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A.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B.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常换内衣
C.要有个性,遇到问题拒绝与长辈沟通
D.学会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1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藻类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炭
B.水杉、卷柏、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
C.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不产生种子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有机物
B.种子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C.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D.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
13、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14、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15、人们常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语猜花生,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发育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 )
A.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
B.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C.子房壁、受精卵、受精极核
D.珠被、受精极核、受精卵
16、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
A.生长
B.应激性
C.反射性
D.新陈代谢
17、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
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蛀坏,失去了生命力
D.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18、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 )
A.痰中有黏液
B.痰中有尘土
C.这种行为不文明
D.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
19、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
D.“谈虎色变”是人特有的条件反射活动
20、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21、填空题:
(1)在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血浆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
A.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B.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C.吞噬细菌,杀灭细菌 D.加速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2)血浆的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约占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约占___________;约占3%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种血细胞的缩写分别是红细胞__________、白细胞__________、血小板__________。
22、生物分类的单位共有界、门、 、目、科、属、种7个等级,其中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3、下图是肾单位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d处血液与c处血液成分相比较,c出血液主要减少了 成分,c内流
血。
(2)与b处液体成分比较,a处液体多了 成分。
(3)在从a→b的过程中, 的浓度逐渐升高, 的浓度降低。
(4)b处液体是 ,它最终汇集到肾脏的肾盂,后经 排至
,在此暂时贮存起来,最后从 排出体外。
24、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知道,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在表皮上有气孔,由成对的_______________围成,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门户。阵雨过后,叶片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没有渗到叶片内部是因为表皮细胞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__________,对叶片具有保护作用。
25、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人体将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___________。
26、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___________血为原则。
27、人体摄入的食物,需要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8、眼球的附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9、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初来源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__________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__________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30、皮肤覆盖在体表,与外界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31、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2、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____)
33、某同学为了探究废旧电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在下述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和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试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1)制备废电池夜:将一节5号电池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后得到废电池液待用。(2)浸种:取A.、B.两个烧杯。A.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废电池液浸泡;B.杯中放入若干粒玉米种子,用清水浸泡。(3)发芽:取A.、B.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上用废电池液和清水浸泡过的种子,均加入清水到种子的半高,放入30℃培养箱中发芽。(4)当种子发芽到1.5厘米时,分别统计发芽率。
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试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该图表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_____,流动静脉血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
(2)D表示______, 表示____的扩散方向,方向是由B向D;
表示__________的扩散方向,方向是由D向B,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送到全身各处的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