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1.例:蓝得透明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例:毛茸茸(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形容生气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形容高兴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5.形容难过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读读课文,动动脑,填一填,读一读。
( )的夏天 ( )的画面
( )的夏天 ( )的世界
( )的夏天 ( )的诗意
我也来写一写:( )的( ) ( )的( )
3、比一比,再组词。
使( )摔( )童( )疼( )蹦( )
驶( )率( )撞( )病( )崩( )
4、照样子写词语。
1.隐约——隐隐约约 清楚 —— ______________
高兴——___________ 明白 —— _______________
2.例:白色 雪白 米白 奶白
红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蓝色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个(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piāo dànɡ tínɡ chē huànɡ dònɡ līn shuǐ
( ) ( ) ( ) ( )
shuǐ tǒnɡ cōnɡ minɡ ɡē bo chén diàn diàn
( ) ( ) ( ) ( )
6、看拼音写词语
dàng qiū qiān sǎo dàng xiān huā bì yù
lǐ pǐn dà niáng xiān hóng liǔ lǜ táo hóng
huà zhuāng yǎn jing chūn tiān zuò kè jīng qí
hàn zhū bǎi shù gōng yuán bǐ zhí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尿”是半包围结构,共7画,第五笔是“丿”。 ______
【2】“脾气”“手臂”中加点字的意思多与肌肉及身体部位有关。 ______
【3】十二生肖中排在首位的是“子鼠”,排在最后的是“戌狗”。 ______
【4】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______
8、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丢失”。 ____
【2】端午节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看花灯的习俗。 ____
【3】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积雪化得慢的是南方。 ____
【4】《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向很多人请教。____
【5】“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____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唐代的杨万里。 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二月的美丽景色。______
【2】“冠必正”的下一句是“纽必结”。______
【3】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4】《悯农》的作者是李白______
【5】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______
【6】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______
10、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船舱cāng(____) 停泊pō(____)
垂下cuí(____) 山岭lǐng(____)
水渠qǘ (____) 诊所zhěng(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乌龟看到大雁在天上飞,特别羡慕,它对大雁说:“我也想在天上飞。”
大雁找来一根木棍( )让乌龟咬住木棍的中间( )然后( )两只大雁衔(xián)着木棍的两头飞起来( )瞧( )乌龟终于在天上飞啦( )
地面上的小动物看到了,惊奇地喊叫:“看哪,那只乌龟多了不起啊,它能在天上飞!”乌龟听了很高兴,唱起歌来。可它刚一张嘴,重重的身子立刻从高高的天空摔(shuāi)了下来,摔得好痛好痛,背上的壳摔成了好几块呢。
一个好心的过路人看见了,他把乌龟的壳重新拼在了一起。从此,乌龟的壳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了。
【1】认真读短文,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读短文,填一填:
( )的身子 ( )的天空
( )的过路人 ( )地喊叫
【3】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4】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
A.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乌龟本来就是在天上飞的。
B.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得意忘形。
C.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乌龟唱歌很好听,我们要善于表现。
12、课内精读。
小草从地下深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填量词。
一(______)小草 一(______)眉毛 一(______)野花
【2】读一读短文中两个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①.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_。 ②.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_。
【3】选文中小朋友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身上找到了春天。
13、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狮子和蚂蚁
一群蚂蚁爬到狮子身上,咬得他又痒(yǎng)又疼。
狮子愤怒地吼(hǒu)叫着,蹦跳着,翻滚着,力图把蚂蚁赶走,但他累得筋(jīn)疲(pí)力竭(jié)的仍无济于事。
小兔古利特蹲(dūn)在一边“哧哧”地笑。
狮子羞怒地咆(páo)哮(xiào):“笑什么?这群讨厌的东西没有叮在你身上,是不是?”
古利特嘻(xī)嘻地笑着说:“如果他们叮在我身上,我就跳进水里去!”
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溪(xī)流里,溪流立把蚂蚁漂走了。
古利特在岸上对狮子说:“懂了吗?即使解决不太复杂的问题,也不能光凭蛮(mán)力。”
【1】照样子,写词语。
又痒又疼 ________ ________
累得筋疲力竭 冷得________ 笑得________
【2】文中有一对表示生气的近义词,请找出来并再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
表示生气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补充词语。
________地吼叫 ________地咆哮 ________的东西 ________的问题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拓展。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1】“彩色的梦”指___________________。“脚尖滑过的地方”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们的脚尖滑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生动、更形象。
【4】用文中带点的词语写一句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一天 , 丑小鸭出来 ( ), 看见 ( ) 开花了 , 知道 ( ) 来了。他扑 ( ) 向 ( ) 飞去 , 忽然看见镜子似的 ( ) 上 , 映出一个 ( ), 雪白的 ( ), 长长的 ( ),( ) 极了。啊 , 这难道是自己的 ( ) 吗 ? 原来我不是 ( ), 而是一只 ( ) 啊。
16、 文章中有好多句子描写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和他杰出的音乐才能。找一找,读一读,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吃过酸溜溜的___________,软绵绵的__________,香喷喷的________。
2.______很漂亮,很珍贵,而且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把它当作________。
3.我知道的中国美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句子,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1: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
仿写:小马往磨坊跑去。
小马____往磨坊跑去
例2: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仿写: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似的________。
例3: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一会儿走进厨房做饭,一会儿来到阳台晾衣服,一会儿逐个打扫房间。
仿写:小明来到玩具店很兴奋,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__。
19、用下列加点的词语造句。
(1)虽然她的聪明和好学可以补上被落下的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是件非常难过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她不能与同学们自如地见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完聪聪找到的故事,你想介绍一下你的老师,如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他(她)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你为什么喜欢他(她)?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