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洒水 洒水车 图画 画图 大大小小
—————— —————— ——————
—————— —————— ——————
2、照样子,找方法,写一写。
(1)例:大(小) 开(关) ______短 正______
(2)例:边(际) 柔(软) ______觅 温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太阳学习______和______,月亮学会了_____,水学习______。
4、我会填。
一棵( ) 一( )太阳 ( )的世界
一团( ) 一( )大山 ( )的森林
一种( ) 一( )大河 ( )的庄稼
5、比一比,组词语,小花一定会开得更漂亮。
妆( ) 柳( ) 惜( ) 丝( )
壮( )杨( ) 借( ) 比( )
6、看生字写拼音
压 蝉
垂
户
扑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______)
2.《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______)
3.《玲玲的画》一文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______)
4.《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了错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___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正确的答案后边画“√”,错误的答案后边画“×”。
1.“盏”字的读音是“zǎn”,( )“zhǎn”。( )
2.“积”字的读音是“jī”,( )“jí”。( )
3.“确”字的第六笔是“'”,( )“乙”。( )
4.“闯”字的部首是“门”,( )“马”。( )
9、我会判断。
新学期开始了,班主任准备制订班级《图书借阅公约》,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下列公约中,你认为合理的打“√”,不合理的打“×”。
【1】排队借书,轻拿轻放。(_______)
【2】借阅的图书什么时候还都可以。(_______)
【3】借阅图书不必进行登记。(_______)
【4】借阅期间,不得在图书上乱涂乱画、做标记等。(_______)
10、判断题
【1】小老师姓小,是幼儿园里最小的老师。(________)
【2】小布头是在飘着鹅毛大雪的除夕夜做好的。(________)
【3】哈巴狗感冒了,说话瓮声瓮气的。(________)
【4】小布头被分给了苹苹,苹苹很爱小布头。(_______)
【5】小布头来到苹苹家后当上了火车司机,开火车时一点儿也不害怕。(________)
11、阅读检阅台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 细心)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露出 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仔细 细心)________地找 (露出 吐出)________点点嫩芽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吗?
【3】春天来了,你想到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四字词语,试着积累些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春天来了
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地里的泥土化冻了,变松了,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厚厚的地毯。麦苗醒来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
小河里,连一片薄冰也找不到了。水慢慢地流着。微风吹来,水面泛着鱼鳞似的波纹,几只鸭子跳进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河岸上,柳树发芽了,柔软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一只青蛙从洞里钻出来,在河边慢慢地爬着。
春天来了。它来到教室里,静静地听小学生读书、唱歌。它来到操场上,欢乐地和小学生一起做游戏。
【1】照样子,写词语。
游来游去(×来×去)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春天来了,地里的泥土______,麦苗______;小河里找不到了______,______游来游去;河岸上柳树______了,青蛙______,在河边慢慢地爬着。
【3】短文中写春天到了五处地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来了,地里的泥土有什么变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太阳花
①你见过太阳花吗?这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小小的花瓣,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像含着一包绿汁,很嫩。
②早晨,太阳一露出笑脸,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太阳越晒花越红。它仰着脸蛋,好像在跟太阳说:“太阳,谢谢你把我照得这样漂亮。”
③傍晚,太阳下山了,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④太阳花还有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开起来,那才好看呢!
【1】短文共有_________段话。
【2】太阳花是一种很______的小花,______的花瓣,______的,鲜艳极了。
【3】太阳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用“ ”画出来。
14、快乐阅读。
神农尝百草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靠打猎(liè)生存。有一位神农,他帮助人们做出了各种农具,教人们种庄稼,使人们生存下去。
人们不知道什么食物有害,因为乱吃东西经常生病。神农看到了,心里很焦急,决定亲自尝遍百草,这样,就能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了。于是,神农做了两只大口袋,挂在身体两侧。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就放在左侧的口袋里,将来给人吃;觉得能治病的,就放在右侧的口袋里,将来当药用。
经过他的努力,人们摆脱了疾病和饥饿。为了纪念神农的功劳,人们奉他为药王神。
【1】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2】神农做了两只口袋,左侧的口袋放_________,右侧的口袋放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______ 焦急——_______
【4】用音序查字法查“猎”字,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_; “疾”的部首是_____,除去部首,查_____画。
【5】如果你是受到神农帮助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小马过河(片段)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tí dí),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sì shì)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2】我会仿写句子。
例: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在同意的句子后面( )里打“√”,不同意的打“×”,对于你不同意的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______)
(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______)
(3)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______)
说说你的理由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天上的云______________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这花儿的确______________啊!
______________的确______________啊!
17、用上下面的词语写句子,注意正确运用标点。
(1)恋恋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下列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人虽然我不认识,却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该怎么办
放学了,李天的妈妈迟迟没有来接他,这时走过来一位陌生的叔叔。根据情境,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叔叔:小朋友,你好!
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叔叔: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临时有事,让我来接你回家。
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叔叔:不认识我没关系,我保证把你送到妈妈那里。
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叔叔:那我还是让你妈妈自己来接你吧!
20、习作
题目:考试以后
提示:同学们,我们刚刚经历了期中考试。考完试后,教室里是不是有一些乱哄
哄的?想一想,这种乱哄哄的情景怎么写?也得有重点,从语言、神态、心理活
动等方面来写,刻画一两个重点人物,再写写整个教室的气氛。这样,一个
热烈的考试后的场面不就浮现在读者面前了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