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滁州西涧》的作者是 代诗人 。横线处应填的内容是( )
A.唐 韦应物
B.宋 韦应物
C.唐 李白
D.唐 王维
2、《惠崇春江晚景》中了解题画诗,选择正确的一项。( )
A. 苏轼和惠崇一个写诗,一个作画,同时完成诗与画。
B. 苏轼题诗在先,惠崇作画在后,共同完成诗配画。
C.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3、下列诗句中,描写初夏时节农民忙碌景象的一项是( )
A.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 )
A. 赏菊 B. 赏月 C. 吃汤圆
5、综合实践
【节日搜集】古诗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及习俗。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及习俗:春节 放鞭炮、贴对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节日及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及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了解(近义词)—— (反义词)——
严肃(近义词)—— (反义词)——
相信(近义词)—— (反义词)——
7、我会查字典。
“宽”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它在字典里解释有:①横的距离大;范围广;②宽度,③放宽;使松缓;④宽大;不严厉;不苛求;⑤宽裕;宽绰。请你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听说孩子已经脱险,心就宽了一半。( )
(2)这条高速路很宽。( )
(3)他虽然手头比过去宽多了,但仍然很注意节约。( )
8、我是拼写小能手。
mào shèng wèi yǎng zé rèn ɡēn jù dào qiàn
jiǎn chá yú kuài xǐ yuè qū chē
9、“黑板”跑了
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安培忙着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继续向前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⑴读拼音,写词语。
⑵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仿佛—( );开心—( )
②反义词:冷清—( );失去—( )
⑶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用“ ”画出写安培十分专心的句子。
⑷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底世界(节选)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联系上下文,“窃窃私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几个像这样结构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语段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的提示,我知道这段话主要写了
。
【3】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一位老爷雇了一架马车,想要出远门。
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他们眼前飞跑过去。
“好大一只兔子啊!”车夫赞叹地说。
“这兔子也算大码?我的见识看来要比你多多了。我见过一只兔子,有牛那么大。”老爷说。
车夫听着觉得怪有意思。不过,他压根儿就不信一只兔子能有牛那么大。
“那么大,太稀罕了。你真的是亲眼所见的?”
“当然,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就有十六公斤!”
车夫听着听着,忽然对马说:“驾!亲爱的,快过桥了,就是那座胡乱瞎吹的家伙上去,就要断掉的那座桥。”
老爷听了车夫的话,就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来,就改口说:“车夫,我刚才是把兔油说多了些。几十磅倒真能熬出来的。”
“谁不知道,兔子就是兔子。”
又往前走了一阵,老爷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车夫,你说的那座桥快到了吗?”
“是啊,快了,老爷。”
“你知道的,车夫,那只大兔子几十磅油倒是熬不出的。不过,三四磅是能的。”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三四磅就三四磅呗。”
又往前赶了一段路。
“车夫,那座桥快到了吧?”
“是的,快了,老爷。一下坡就到。”
“你停停,好车夫,这只兔子真见鬼!皮包骨头,肉都不长一块,什么油呀,什么油也、也没有!”
下完了坡,老爷诧异了--咋还不见桥耶?他不由得问车夫:“桥呢?你说的桥在哪儿?”
“老爷,它呀,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
(选自《伊索寓言》,韦萎译)
【1】我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诧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的老爷说起他见过的一只兔子,在他口中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是这样变化的:
【3】我是小法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老爷见识很广,他真的见到过一只跟牛那么大的兔子。 ( )
(2)车夫一开始是相信老爷说的话的。 ( )
(3)老爷担心自己的安全,才不断地改说兔油的重量。( )
【4】“老爷,它呀,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车夫是一个( )的人。
【5】如果让你给这个寓言故事取个题目,你会选择下面哪一个?( )
A.老爷和车夫 B.爱说大话的老爷 C.一只兔子 D.兔油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蚂蚁
①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们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 )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 )一块带回巢去,或者同心协力把食物( )回巢去。
②蚂蚁是靠什么通知同伴的呢?原来,它们联系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息。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会( )得特别猛烈。
③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们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蚁群仍然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把樟脑丸等有怪味的东西放在蚂蚁要走的路上,蚂蚁就迷路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统一认识,共同努力。____
【2】选择合适的字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衔 拖 摆 领
【3】文中“搬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②段,作者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作者告诉我们的答案是__________。
【5】蚂蚁认路主要是靠________,还可以靠________。
【6】这篇文章从三方面介绍蚂蚁: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
【7】第③段的主要意思可概括为( )
A.蚂蚁靠眼睛认路。
B.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C.蚂蚁根据气味认路。
D.蚂蚁很少会迷路。
13、课外阅读。
人间处处有真情
寒风凛冽,吹得人刺骨的冷,这时天空中又零零星星飘起了雪花。我们小区来了一对卖炒栗子的夫妇,蹲在大门口,正在招揽顾客。他们旁边还有一个小孩,迎着西北风哭着,手里端着一碗凉粥,再看他身上衣衫褴褛,身子不断地颤抖……
小区里来来往往的人们,看着这一切,不由得伸出援助之手。一位阿姨对身边的小姑娘说:“他们真可怜,我们帮帮他们吧!”周围的人也开始议论起来。有一个小男孩飞快地跑回家,从家里拿出自己最心爱的棉衣,就跑了出来。他给那个小孩穿上了衣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一位阿姨端着一碗热粥,走了过去,递给了小孩,并说:“吃吧,孩子,趁热吃!”
小孩端着碗,对阿姨说:“阿姨,谢谢您!”阿姨满意地点点头。这时,有个小女孩把自己心爱的文具和书给了那对夫妇,气喘吁吁地说:“阿姨,您可以让小弟弟多学一些字!”说完放下书扭头就跑。小弟弟吃饱了,穿暖了,又蹦起来。
一些大人也掏出一些钱说:“买一些东西吧!”夫妇再三推辞。最后大人们拧不过夫妇俩,只好买了许多栗子。
夫妇俩热泪盈眶,自言自语地说:“人间处处有真情。”
【1】照样子,写词语。
零零星星(AABB式)
【2】用“ ”画出短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3】看到卖炒栗子的一家,小区里的人们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大家帮忙的情景,夫妇俩的反应是( )。
A. 热泪盈眶 B. 激动不已 C. 五体投地
【5】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鄱(pó)阳湖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我太爱鄱阳湖了。
鄱阳湖大得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如果说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那么鄱阳湖就是镶在金飘带上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蓝天连接在一起。
鄱阳湖更让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时,它像一面大镜子。 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如果刮起大风,水面就白浪滔天,波涛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令人惊心动魄。
鄱阳湖最让人赞叹的是它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 项目)繁多,有味道(新鲜 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 文明)全国的红眼银鱼。
啊!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叹。我爱鄱阳湖,爱它的美丽多姿,爱它的水产丰富。
我为我们的鄱阳湖感到无比自豪。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填空。
这句话把万里长江比作______________,把鄱阳湖比作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鄱阳湖的大和美。
【3】“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蓝天连接在一起。”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 鄱阳湖的景色美 B. 鄱阳湖的面积大 C. 鄱阳湖水天相连
【4】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写了鄱阳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情景下的样子,突出鄱阳湖__________的特点。
【5】短文通过描写鄱阳湖的面积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鄱阳湖的______________之情。
15、雨一点一点地落下,滋润了田野,洒遍了山林。一场暴雨,会把整个大地冲洗得干干净净。
四季里的雨,要算绵绵的春雨最可爱了,山峰好像披上了一件白茫茫的外衣。草木也变得分外青翠,树叶和花瓣上面,挂着晶莹的水珠。春雨过后,一切都被洗得清新明亮,大自然的景色多么艳丽啊!
夏天的雨,来势汹涌,去得更快。有时还伴着闪闪的电光、隆隆的雷声和呼呼的狂风,让人感到大自然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神秘,又那么的伟大。
秋天的雨,比较少而短。淅淅沥沥的雨声和落叶声,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
南方的冬天通常是旱季,有时会下些寒雨。但在祖国的北方,装点美丽山河风光的,不是那寒雨,而是茫茫的白雪。
四季的雨,各有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感情,多少人描写过雨,赞美过雨!
阅读练习
(1)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写出了人雨情。春雨最( ),带来无限生机;夏雨( ),( )而又( );秋雨容易( );冬雪装点美丽山河。
(2)读下列句子,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大自然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神秘,又那么的伟大。
②在祖国的北方,装点美丽山河风光的,不是那寒雨,而是茫茫的白雪。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赵州桥是由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的。(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州桥因为坚固,所以美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州桥是石拱桥。(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一写表达这些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
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向日葵________________ 万寿菊________________
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 牡丹花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赵州桥难道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毛驴惊扰了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勇被大家一定评为“文明学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马小虎又丢了书包一个。
【2】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3】蜻蜓有一对大眼睛红玻璃珠似的。
20、下面这则寻物启事有三处明显错误,请修改。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体育课后,我把写有名字的蓝球一个落在了操场上。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6月16日
三(3)班 周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还有独特的节日习俗,如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向大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传统文化吧!
要求:1.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2.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