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í) 应和(hè)
B.挣扎(zhá) 枝折(zhé)花落
C.胆怯(què) 蜿(wēn)蜒
D.倔(jué)强 冰雹(báo)
2、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了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干着活儿,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3、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领了597.9高地。
B.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C.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D.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晔啦响。
4、下面不属于同一类的词语是( )
A.彬彬有礼
B.欣喜若狂
C.暴跳如雷
D.胆战心惊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笨重(zhòng) 欺侮(rǔ) 迟钝(dùn) 湍急(duān)
B.屏息(bǐng) 淹没(mò) 叱责(chì) 慰藉(jí)
C.松脂(zhǐ) 秩序(chì) 禁止(jìn) 调遣(qiǎn)
D.率领(shuài) 繁衍(yǎn) 奢侈(chǐ) 漩涡(wō)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负荷(hé) 沮丧(zǔ) 晕倒(yūn)
B.挣扎(zhá) 俏丽(xiào) 酣睡(gān)
C.麦秆(gǎn) 脸颊(jiá) 剖开(pōu)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雨来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藏身处。
B.即使工作再忙,妈妈每天晚上也要挤出时间自学英语。
C.每天上学,不是妍琴来找我,就是我去找她,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D.雨来虽然能顺利逃生,但是他的游泳本领高。
8、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ABB式)______ ______
唧唧咕咕(AABB式)______ ______
吧嗒吧嗒(ABAB式)______ ______
9、阅读理解。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联系上下诗句,推测下面字的意思。
闲: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
【2】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前两句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们也积累了不少有关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名言,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两句写在下面的书签上吧。要注意书写规则哟。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说说新型冠状病毒
问题1:冠状病毒到底有多大?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可能有的小读者还用显微镜观察过细菌。细菌已经非常小了,可是冠状病毒只有它们的十分之一。1米的1/1000是1毫米,而1毫米的1/1000是1微米。到了微米级别,我们的眼睛就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够观察。细菌的大小就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左右,比我们的头发丝还要细一些。如果我们把微米继续分成1000份,那么1份就是1纳米。这时候不光眼睛不好使了,就连普通的显微镜也无能为力了,所以电子显微镜便上阵了。一般病毒的大小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而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则大约为100纳米。
问题2:病毒这么小,我们可以戴口罩来抵挡它吗?
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中才能生存,而它们离开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借助飞沫、鼻涕或其他物质才能够传播。若病毒单独暴露在空气中,那么它很快就会失去传染性。因此,我们佩戴口罩的目的是为了挡住含有病毒的飞沫,而非单个的病毒颗粒。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一个喷嚏可能会产生多达4万个飞沫。N95口罩中的95就代表着它能够阻挡95%的直径为0.3微米及以上的微粒,所以挡住飞沫完全不在话下。外科口罩虽然只能阻挡90%的直径为5微米及以上的微粒,但它的最外层为防水材料,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方式。
问题3: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口罩,如何佩戴口罩呢?
在必须出门,尤其是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时,我们建议大家务必佩戴好口罩。
如果我们身体健康,且没有与病患或疑似患者密切接触,那么一般情况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如果前往发热门诊就医或者身边有病患,那么N95口罩则是更好的选择。
问题4:除了佩戴口罩,听说洗手也十分重要?
狡猾的病毒不仅可以乘坐“飞沫”,还会通过握手、接触物体等方式来传播,因此除了戴口罩,认真洗手也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5: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进攻,我们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也不可轻视。如果体内的细胞卫士足够强大,能够抵御病毒军团的冲击,建立更坚固的防线,阻止病毒的复制与繁殖,也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或恢复健康。
免疫系统的状态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我们拥有充足的睡眠时,体内的小卫士也会精神百倍,反应速度和防御能力都会大增,能够更好更快地应对病毒军团。所以,无论假期还是上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按时作息,不要熬夜。此外,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也能提升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1】短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下定义
【2】以下对提升自身免疫力没有帮助的一项是( )
A.按时作息
B.合理的膳食
C.适量的运动
D.睡眠不充足
【3】与“有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写法类似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则大约为100纳米。
B.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一个喷嚏可能会产生多达4万个飞沫。
C.细菌的大小就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左右,比我们的头发丝还要细一些。
D.如果我们把微米继续分成1000份,那么1份就是1纳米。
【4】下列描述与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病毒单独暴露在空气中,那么它很快就会失去传染性。
B.通过握手、接触物体等方式不会传播新型冠状病毒。
C.免疫系统的状态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D.人体内的细胞卫士足够强大,能够阻止病毒的复制与繁殖。
【5】爷爷奶奶们都知道新冠肺炎是一种很厉害的病,可是不清楚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以下给他们的提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时,务必佩戴好口罩。
B.保证合理的膳食,每天进行长时间的运动。
C.除了戴口罩,认真洗手也是必不可少的。
D.尽量不要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
11、阅读理解。
爱即是职责
①去年的一天,我陪母亲去医院量血压。我们在急诊室旁边的医疗室刚刚坐下,就听见救护车鸣笛而来。急诊科的几个大夫小跑上去,从车里抬下一个重症病人。
②他们把病人放在抢救室的病床上,主治大夫问清病人的情况后,一边吩咐其他大夫为病人量血压、输液、输氧,一边亲自用双手按压病人的胸部。
③病人没有丝毫反应。病人家属(焦虑 焦急)地盯着主治大夫,眼里充满了哀求。主治大夫翻开病人的眼睑看了看,急忙拔掉病人嘴上的氧气罩,不顾病人满口黏液,俯下身去,用嘴对着病人的嘴开始人工呼吸。
④所有的大夫都愣了,因为病人的血压已降为零,心跳也已停止,主治大夫完全可以对病人的家属宣告病人死亡了。
⑤过了一会儿,主治大夫站起身,走到病人的家属面前,摇了摇头轻声说:“他走得很(安稳 安详)……准备后事吧。”
⑥走出抢救室,一位实习生小心地问:“老师,那个人明明已经死了……你对一个死人做人工呼吸,岂不是徒劳无功吗?”那位主治大夫看了看实习生,(严厉 严肃)地说:“在我这儿,只有病人,没有死人。病人哪怕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作为医生,我们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你热爱你的工作,( )去热爱每一个病人,每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医生最起码的职责。”
【1】用“√”画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在最后一段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根据短文把下面的内容概括补充完整。
救护车来,几个大夫____________→病人被放到病床上,主治大夫__________→病人毫无反应,主治大夫____________→主治大夫告知家属病人死亡。
【4】(1)用“ ”画出③段中有关主治大夫动作描写的句子,用“﹏﹏﹏”画出⑥段中有关主治大夫语言描写的句子。
(2)认真读一读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主治大夫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结合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某市一位医生,在病人基本已无生命体征时并没有放弃,而是结合病人的情况和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科学判断,与医护人员一起徒手为病人做了四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抢救,挽回了病人的生命。
(1)材料中医生的行为与短文中主治大夫说的哪一句话相照应?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一两句赞美他们的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
【3】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____对比,突出了鹅的____。
【4】作者还用____来比喻鹅的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鹅____,更显示出鹅的步伐中的傲慢。
【5】你喜欢这只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cái liào( ),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yǐn xínɡ( )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本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3】这段文字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哪几种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越 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2年,47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脆 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睛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千万万的人。
(1)默写古诗,把短文补充完整。
(2)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
(3)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与世长辞( ) ①优美的语言。②告别。③躲避。
②收复失地( ) ①重复。②报复。③恢复。
(4)短文围绕“爱国”写了陆游哪几个方面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闯关。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说:“周末和爸爸妈妈去爬山。”(改成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讲究卫生的习惯。
2.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3.《海的女儿》的作者是安徒生写的。
4.他身穿军装和军帽,显得很威武。
5.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嫩的黄瓜、红红的番茄和许多新鲜的蔬菜。我还和妈妈一起做午饭。爸爸夸耀我是个勤奋的孩子,我开心极了!(共4处错误)
6.我的妹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已经上四年级了。由于她学习态度明确,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克苦学习的精神,因为,她学习成绩很好。(共4处错误)
17、修改下列病句。
1.李玲和小倩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教室是我们快乐学习的地方,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宁静的夜晚,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各种文具等,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编写一个童话,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