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蜀中大将是( )
A. 张飞 B. 关羽 C. 赵云 D. 黄忠
2、选字填空。
仆 扑 ( )人 ( )倒
恒 桓 永( ) 齐( )公
唤 换 呼( ) 掉( )
蜃 畏 ( )惧 海市( )楼
联 连 ( )想 ( )长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踏一条幽径,我独自一个人去访问我的朋友。
B.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C. 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互相逗趣、取乐)
B.上课的时候,我总是一丝不苟地做好笔记。(做事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
C.不知犯了什么过错,弟弟小心翼翼地从门缝往里窥视。(暗中观察;偷看)
D.这个学习论坛中没有人潜水,大家都积极分享学习收获。(潜藏在水中)
5、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共同的特点是都有( )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6、对下面语句的修辞手法辨别不正确的是( )
A.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比喻)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夸张)
C.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D.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7、鲍雷伊讨厌爸爸打电话时最后总要加上一句:( )
A.“我很想念你。”
B.“鲍雷伊,再见。”
C.“好了,鼻子要擦干净欧,小子。”
8、补全下列四字词
怒发(__________)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屈(__________)秋蝉
四脚(__________)慕名(__________)(__________)成城(__________)裂肺
9、古诗阅读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独去闲。
相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最能体现诗的主题,表现出作者的情怀和感受。
【3】诗中前两句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__________,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4】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故乡的云
儿时,我和伙伴们最爱跑到旷野上嬉闹玩耍,玩累了,就四仰八叉地躺在绿毯一样的草地上,谁都不说话,只是十分专注地凝视着蓝天。无垠的苍穹委实像一个环形银幕,那些千变万化的五彩云霞酷似画面纷呈的幻灯片依次上演,潜心观看,心旷神怡,百看不厌。
看啊,那纤巧的云朵多像星罗棋布的蘑菇,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场山雨润酥了大山,催发出形形色色的蘑菇,我们像小鸡啄米似的采呀采呀,人喊谷应,闹沸了山洼……
看啊,那些洁白的云朵宛若一群曲颈划蹼的天鹅,把我们领进《天鹅湖》那美丽的童话意境之中……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远海驶来的归帆,那金鳞银翅装满了丰收的舟舸……
有时,一方碧空只有几缕云丝儿,那么薄,那么缥缈,好像丹青高手在宣纸上随意抹了几笔,像泥鳅,像蜗牛,像苍狗……
有时会从山后无端地冒出一堆白雪般的云团来,并且迅速升腾、舒展,似冰山漂移,似雪峰突兀,似棉垛高耸,似氢弹爆炸……
那破晓时的满天朝霞,色彩斑斓,极其生动,犹如一湖莲花怒放,更似宝库打开,放射出迷人的奇光异彩……
当夕阳滑下西山,那残存的火种点燃了西天上的棉絮样的云朵,形成一片熊熊的火烧云,犹如一个巨幅的灯光布景……
到了晚上,天上的云彩又是另一番景致了。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般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
啊,故乡的云,你像一首首优美的诗作,歌颂着故乡的可爱!
(有删改)
【1】作者百看不厌的是( )
A.幻灯片 B.云
C.银幕 D.蘑菇
【2】“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这句话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
A.联想 B.夸张
C.排比 D.拟人
【3】文中作者运用了四个“看啊”,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对云的喜爱 B.对故乡的思念
C.对童年的回忆 D.热爱家乡
【4】故乡的云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态各异 B.平平无奇
C.绚丽多彩 D.千变万化
【5】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为什么说青年很“特别”?
______
(2)找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并仿照句子,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外貌。
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洁工
入春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雨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五一”节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幢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划线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熟悉”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________;按部首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应取下面第________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我”内心活动的句子。此时我对老奶奶的情感是
________
【4】看着老人一次次清扫道路的情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 ________;来到她家,我见到的却是一位________。
【5】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从“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又会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 虽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希望 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 绝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于是 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你从那些句子能看出《三都赋》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追捧?用“ ”在文中画出来。你能想到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成语吗?这个成语是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废寝忘食:_______________
供不应求:____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思之所以会如此成功,是因为他的父亲对他无比失望。
B.小时候顽皮不爱读书,长大了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C.我们要学习左思潜心写作的韧性,持之以恒的决心。只要坚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D.左思的父亲要是能不断地鼓励表扬左思,他的成就会更大。
14、课外阅读。
神奇的机器人
机器人是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各种各样的动作。
世界上最早的实用机器人叫尤尼梅特,又叫“万能生产者”,是美国人在1961年研制成功的。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在各地相继”出生”了。
在茫茫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航天活动的先驱,第一个登上月球,捐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继而又飞上火星,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从此,机器人在太空中游弌翱翔,大显身手。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寻宝藏、擒油龙,驰骋万里,上下求索,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主力军。
在工厂,机器人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电焊、油漆、电视装配、飞机钻孔采煤、搬运,到处都有它们勤劳的身影。
在农村,机器人种植庄榢、灌溉田地、植树造林、摘水果、挤牛奶、剪羊毛、喂牲畜……它们披星戴月,耕云播雨,成为第一代”铁农民”。
机器人还走向社会,加入人群。它们才华横溢,机灵精巧,能歌善舞,能说会道。有的成为棋坛怪杰、书画大师、体育能人,有的成为医学博士、手术专家、护士小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太空,走向社会,走向家庭,来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助手。
【1】机器人的活动领域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2】“披星戴月”的意思是( )
A.把星星和月亮当衣服穿
B.星星围绕着月亮活动
C.在夜里跟在白天一样地干活儿
【3】“擒油龙”的意思是( )
A.抓住像油一样滑的龙
B.开采海底的石油
C.石油管道像龙一样长
【4】最早登上月球的是( )
A.人
B.机器人
C.人和机器人
【5】通过本文介绍,你能给机器人下个定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
【6】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机器人为人类服务的现象吗?想一想,将你见到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环保是全世界的课题。请你展开想象,设计一种环保产品,并提出几条环保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1)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气。在教室里,同学们高声地朗读课文。走进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采,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有《上下五千年》《小兵张嘎》《西游记》等杂志,小读者们经常坐在这里津津有味地搏览群书。
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两处错别字,三处病句,一处标点符号)
初夏,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坏着高兴的心情,和摘草莓的工具去郊区摘草莓。我们有的题着盒子,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拎着袋子……大家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忙开了。不一会儿,盒子,篮子和袋子都装得满满的了。喜滋滋地满载而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央珍因为感冒发烧,7月15日需要去医院,不能来上课,请假一天,请你替她写个请假条给卓玛老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