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风雨”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场风雨来势猛烈,要做好防洪准备。
C.这些古代石刻由于风雨的侵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D.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2、林则徐给福州西湖宛在堂题了一副对联,上联为“长空有月明两岸”,根据对联对仗的特点推测,下联是( )
A.耳外浮云何足论 B.四面湖山归眼底
C.天教处士领湖山 D.秋水不波行一舟
3、细菌是个“贪吃”的家伙,下列哪种血,是它的最爱?( )
A.生血
B.半生不熟的血
C.熟血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生气勃勃 从容不破 临危不惧 屏息疑视
B.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无忧无虑 五彩班斓
C.焦躁不安 成千上万 惊恐万状 势不可挡
D.如怒如诉 心急如焚 一丝不拘 程门立雪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篱落疏疏一径深( )
A.直径
B.小路
C.径直
【2】欲将轻骑逐( )
A.骑的马
B.两腿跨坐
C.骑兵
【3】逢老媪方磨铁杵( )
A.正在
B.正直
C.才,刚刚
【4】树头新绿未成阴( )
A.阴天
B.树荫
C.阴险,不光明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陡峭(qiào) 哺育(pǔ) B.可恶(è) 徜徉(yánɡ)
C.疙瘩(da) 侍候(shì) D.琥珀(bó) 朦胧(ménɡ)
7、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搭瓜架 竖旗杆
B.一道农家风光 一派木板窗
C.猛厉地扫荡 轻轻地走过
D.明洁的丝绸 纤细的低语
8、写出与下列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______)
2.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______)
3.公路盘曲而上。(______)
4.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______)
9、课内阅读。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节选的诗文中( )
A.前一节是动态描写,后一节是静态描写。
B.前一节是静态描写,后一节是动态描写。
C.都是静态描写。
D.都是动态描写。
【2】读第二小节进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
(2)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
(3)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 )
(4)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1】仔细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以前的课本中这篇课文开头“乡下人家”后面有“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的词句,推测一下,新课本为何删掉了那些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一自然段说,“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这句话写得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肯定”一词表示的意思是否真的很“肯定”?应当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中加点的“即使”是跟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搭配使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芦花鞋(节选)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捡起了那双芦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1】文中最能凸现天气寒冷的词语是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三个描写天气寒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说文中加点字“拔”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青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引文的省略 B.表语意未尽 C.表列举的省略
12、课外阅读
纳米机器人
提到生病,每一个人都会发愁,这种病会持续多长时间呢,会不会要吃很苦的药? 而且如果要做手术的话,可怎么办呢? 有时候,做手术难免会失误,那就会产生后遗症,非常麻烦,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如果让机器人做手术,也许会比人类做手术好得多。
一个机器人有1米多,要怎么进入腹腔呢? 这样的话,就需要很小很小的“纳米”机器人了。别看纳米机器人小,它却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只是数量要多一点儿。一次可能需要上万个,但是一个纳米机器人就非常难完成,更何况还要做上万个? 这就需要电脑来帮忙了,在软件里会有一个复制的功能,机器人可以自动复制,就方便多了。
机器人有强大的复制功能,它完成了任务,可不能一直在人的腹腔里呀! 如果还要把它取出来,多麻烦呀。有上万个,还很小,这也许要一年也完成不了呢。这样,纳米机器人就要有自毁装置了。
曾经有过一个电影,讲得就是全球的机器人专家终于做出了机器人,在手术后,机器人无法毁灭后开始大面积复制,导致那一个地区的人全部变成了纳米机器人。在专家想出办法以后,地球上几乎全部都是纳米机器人了。这就和《2012》不一样了,要是地球成了“ 纳米球”,后果不堪设想。
纳米机器人有很多方便的地方,也有些缺点。方便可以利用,而缺点就需要谨慎对待,不可马虎。等纳米机器人成功以后,人的寿命又会大大延长,而机器人也会有很大的突破。
【1】第 1 自然段有______ 句话,共有______ 个问句。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用这个词语造句。
不堪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 ,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 ,潺潺的溪流 ,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 。
【1】课文内容把短文内容补充完整。
【2】查字典,填空。
“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
【3】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这里把_____比作_____。
【4】短文中的“他们”指的是_____。这个比喻句反映了刘备_____的心情。
【5】照样子,写词语
疏疏朗朗:_____
【6】再读短文,短文用了“来到……,只见……”的句式描写了隆中秀丽的景色,请用这样的句式尝试写一处景色。_____。
14、课内阅读。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紧急关头黄继光做了什么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举例说说现代人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和通信的,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19、习作。
诗歌是心灵的告白,徜徉诗海会让我们遇见不一样的美好!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对诗歌一定有了不同的感受,想一想,以“我和诗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50字左右的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