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以下对“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B.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这是第二年盼望王师北伐。

    C.中原人民的眼泪已流在胡地的尘土里,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2、《从军行》(其四)中,表现边疆士兵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乡的诗句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3、“武松将潘金莲提到武大郎灵前,喝叫王婆也跪了,说道:‘哥哥灵魂不远,兄弟为你报仇!’说完,他便一刀将潘金莲杀了。”这个情节出自下列哪本名著?(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一会儿就不见了。______

    (2)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______

    (3)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______

    (4)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_

    (5)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______

  • 5、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魁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定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险为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俘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7、说出下列句子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在提供的情景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______

    (2)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人睡了。______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进树林 早上的菜市场______

  • 8、仿照示例,说说下面的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选做题)

    示例:“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合在一起就是“初生的植物长在田里”。

    (1)“尘”上面是“____”,下面是“____”,合在一起就是“_________”。

    (2)“休”左边是“____”,右边是“____”,合在一起就是“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表格,完成练习。

    【1】这座图书馆共有______层楼,每天开放时间最长的处室是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除报刊阅览室和自学室以外,其他处室中午均不开放。(____

    (2)电子阅览室对成年人开放的时间比较短,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比较长。(____

    【3】兰兰决定去这座图书馆办个借书证。请你告诉她什么时间去比较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②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选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请你任选一句分析这样说明的好处。_________

    【2】①概括松鼠搭窝的过程:搬木片→错杂放置→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出了松鼠的________

    ②用加点词语写一写做某事或某种手工的过程:________

    【3】下面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松鼠搭窝的描写,对比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A.《中国大百科全书》所给资料语言简洁,严谨,数字的运用准确说明了窝的大小

    B.《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语言简洁,平实,但描述缺少条理性;课文的语言活泼,有趣,但不够准确

    C.课文对搭窝的过程描述得细致生动,富有趣味,表现出了松鼠的聪明能干。

  •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体会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记忆的画面中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了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坊、厕所

    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顿时,我害怕极了,不由得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当时,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其实,母亲心里也明白,便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节选自莫言的《母亲》,有删改

    1文段中画“____”的语句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画 的语句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

    2愁容满面的母亲,辛苦劳作时,为何嘴里竟然哼着一支小曲? 

    A. 母亲这是在苦中作乐,自我安慰。

    B. 母亲这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苦难的生活。

    3短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 12、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风雨中的万寿菊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一丝风也没有。乌云压得很低,似乎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多尔先生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一个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妇人转(zhuǎn zhuàn)身,怒喝(hè hē)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人发大财呢。多尔先生正思索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向他讨钱。这个乞丐不管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谢谢你,祝你好运!小男孩说道。

    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走进一家鲜花店。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买点什么?卖花小姐问。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牧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多尔先生上了火车,他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得单薄(báo bó)。多尔先生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

    2.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3.认真读文章,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破烂(   )紧跟(   )居然(   )

    4.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端详:

    虔诚:

    信步:

    5. 文中“”画出的句子用的修辞手法。它让你感到。

    6.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多尔先生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这个公墓里埋葬着谁?小男孩要去干什么?

     

    (2)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为什么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7.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认为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

     

     

     

     

  • 13、阅读《祖父·后圆·我(节选)》,完成练习。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有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嘴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哲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拨   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抓   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那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我就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撑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到很远的地方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因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租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   历)害,我在炕上打着滚儿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才明白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也大笑了起来,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着说:“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刚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坑上打起滚儿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联系短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异想天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摘花的时候,“我”有哪些恐惧?请在文中用“        ”面出来。

    【4】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填空。

    “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暴雨

    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猛然突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揭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s6u)有劲,使人(颤抖发抖哆嗦)。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的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雨滴雨雾)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尘埃灰尘),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竖着斜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连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襄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斜落直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躺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 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划去。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寻觅(   )灰蒙蒙()

    惊奇(   )迷蒙(   )

    3. 文中有几处写到风,请你用“—”画出来。

    4. 文中写了风雨中的几种事物?请依次写出。

    5. 下面是对文_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所写的内容是雨前的情景。

    B. 文章主要写了下雨的经过。

    C. 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头到尾都是围绕 来写的。

    8. 仔细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说明了什么?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判断下面划线的字哪个读音是正确的仿________    (fú    fó)

    ________    (dǎn   dàn)

    ________    (juàn   juǎn)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________的大海     翠绿的________      ________的西湖     新生的________

    ________的泰山     无瑕的________      ________的香山     连绵不断的________  

    (3)判断句子的正误

    ①“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_______

    ②“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_______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_______

    ④“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被这样的山围绕着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_

    因为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所以我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_______  

    (4)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_______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_______

    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加上绿树红花,游船渔舟,让你感觉到仿佛走进了画

    卷一样。_______

  • 16、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上,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说:“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  飘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能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他画了一个“爸爸”,又画了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  象)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  精细)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  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1将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词用“\”画掉。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从短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1)上课开始,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草地夜行

    王愿坚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行包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糟了。”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行包,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看。雨,哗哗地下着。“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童年的玩与乐》,编者:熊宁宁、徐轶有改动)

    【1】阅读短文,填空。

    短文主要讲了“我”掉了队,在__________的草海里艰难地前进。途中遇到了一个有着__________的肩膀、身材__________的同志。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自然段中说“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可以看出“我”当时又累又饿,非常想躺下短暂地休息一下。______

    (2)“背上的行包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句话说明行包很重,里边装满了吃的喝的。______

    (3)在写这位同志牺牲说的话时,使用了不少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在文中表示列举的省略。 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来刻画这位同志的。_______

    【3】人物的行为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读文中画线句子,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当时的内心是________________

    A.气愤 B.不服气 C.悲痛 D.敬佩

    【5】有人认为,文中的“他”这样做不值得,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登山

    619日下午,老师带同学们去登山。一路上,大家个个喜笑颜开,兴致盎然,叽叽喳喳像炸开了锅似的。

    我们不知不觉走到山脚下,青山就像一堵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张开双臂,满怀激情地扑进了它的怀抱。

    大家精神抖擞地向山顶进攻,一下子都变成了一只只猛虎。渐渐地,我和几个体弱的女同学落到了后面。但我们并不气馁,还互相鼓劲,继续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走着、爬着。

    在半山腰,我们又碰到了杨冬华、杨求珍、顾苹等几位女同学。杨冬华一马当先打头阵,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跑向山顶。我跟着她们一起跑,但跑了一会儿,就感到腿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提不起。看着山顶上的旗,我伤心极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这时,我想起了妈妈的话:坚持就是胜利!我的双脚陡然变得轻巧起来。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斗,我终于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纵目四望,城市的风光一览无余。我俯视着脚下的山路,感慨万千地说:刚才走过的路,多像人生那坎坷不平的经历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气馁:________

    ②一马当先:________

    ③不甘示弱:________

    2短文最后把________比作人生那坎坷不平的经历

    3的腿怎么也提不起了,可最后却登上了山顶,原因是:________

  • 19、阅读短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完成练习。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岀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岀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嗖嗖地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   )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   )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抉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喊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1在第1自然段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董存瑞和郅顺义是怎样配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董存瑞在冲到桥下前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董存瑞在安放炸药包时遇到了什么麻烦?他是怎么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把字句改成字句。)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把字句改成字句。)

    【3】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将句子写具体:

    天空真蓝啊,蓝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写成拟人句)

     

  • 21、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美丽的草原,我们怎么能不向往?

    改为陈述句:  

    (2)工人们修铁路。

    扩句:  

    (3)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4)《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5)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1.从下面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根据漫画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选自《小林漫画》

    2.题目:那年我_______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童年时代记忆最深的那一年,记录一件或几件难忘的往事。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