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B.他就牵老牛,拉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峰重叠的地方。
C.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D.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
2、下列谐音歇后语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
A.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乌)用
C.四月的冰河-开动(洞)了
3、下面哪个句子跟《手指》这篇文章揭示的道理不同( )
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B.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
C.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D.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E.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并体会“的、地”的用法(6%)
冷静地( ) 迅速地( ) 轻松地( )
茂密的( ) 分外的( ) 急切的( )
5、用“然”字组成词语,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曹小三(_____)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2.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_____)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3.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_____)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6、根据提示,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费力的事大拇指做,____的事却轮不上他。
(2)很多事食指是主干,中指只在旁略为____而已。
(3)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一点____的感觉也没有。
(4)我学会了在青青的草地和____的湖面上盘旋,湖水一点也不浑浊。
7、照样子,写词语
例:日精月华 日(____)月(____) 日(___)月(___) 日(____)月(____)
例:天造地设 天(___)地(___) 天(____)地(____) 天(___)地(___)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 ) ( )的空气
各色的( ) ( )的绿毯
迂回的( ) ( )的歌声
静寂的( ) ( )的主人
会心的( ) ( )的线索
9、苹果里的星星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神秘地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得意地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于是,在那么一天,我的孩子把这消息带回家来,彻底改变了冥顽不化的我。
无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凡都仅出于好奇,或由于疏忽所致。使我深深感动的是,这深藏其中,鲜为人知的图案竟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先从不知什么地方传到我儿子的幼儿园,接着便传给我,现在又传给你们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切——“错”的苹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疏忽——(______)得意——(______)
【2】“鲜为人知”中的“鲜”应该读_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星星”指: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正确的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的切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儿子切的苹果,父亲为什么觉得自己“冥顽不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不同切法看到的苹果核形状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想到《题西林壁》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 )到桌子下边,打鞋底( )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 )杯饮酒,眼睛也只( )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 )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 ),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个儿。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瞅 抠 伸 端 捏弄 摆弄
【2】从泥人张捏泥人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面的“贱卖海张五”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泥人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
家是风雨中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的一把酒壶。
家是什么?
家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
家室高堂孺子共伴红烛。
家是什么?
家是远行时的一声声叮嘱,
家是重逢时流落的泪珠。
家是什么?
家是姑舅叔伯彼此相助,
家是赵钱孙李兄弟手足。
家是亲情的归宿,
家是半夜梦醒依旧未眠的慈母,
家是人生课堂——
读不完的一部长书……
【1】第1小节诗中,作者把家说成 ,这是因为 。
【2】诗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描写家。在这一系列比喻中,你喜欢的说法是 ,
这是因为 。
【3】读了这首诗,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12、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园子里的花、鸟、虫子、___________等事物。
【2】每一个事物的描写,都让我们有一种___________的感受,作者就是将儿时生活的这种___________的美好感受寄托在了这些事物上,蕴含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想象,园子里还会有哪些事物?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上“愿意……就……”的句式写一写,表达出这种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啊,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里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伏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了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样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心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投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中林冲进庙门和冲出庙门时的一系列连续动词。
进庙门:_______________ 出庙门:_______________
【3】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在文中用“ ”画出来。
【4】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用“﹏﹏﹏”画出相关内容。
【5】你还知道林冲的兄弟鲁智深的哪个故事?在下面写一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相信你能答好下面的问题。
吃西瓜
前几天,爸爸买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晚上,天气闷热,爸爸招呼我和弟弟一起吃西瓜。
我和弟弟看着这两个西瓜,就仿佛看见里面鲜红的瓜瓤。爸爸切开了第一个瓜,啊,是个生的,黄里微微泛有白色,瓜籽也是白嫩的,我和弟弟好失望。可是,爸爸一声不吭,若无其事地切开了第二个,啊,鲜红的瓜瓤,又黑又饱满的瓜籽,诱人的瓜汁往外渗着,渗着。
“吃吧,吃吧。”爸爸把两片瓜推到我和弟弟面前,笑着说。弟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刚要吃,突然发现爸爸拿起了一片生西瓜,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眉头一皱,硬咽下去了。这时,他发现我正盯着他,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你吃你的吧,这生瓜也很好吃呀!”这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手中小小的一片西瓜突然变重了许多。我又低头咬了一口,可怎么也咽不下去。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熟瓜,拿起一片生瓜咬了一大口,清淡无味,但我还是把它吃下去了。
这件事过去很多天了,但我的心还是甜甜的。我觉得在这件小事中,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闷热——( ) 饱满——( ) 清淡——( )
【2】解释下列词语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淡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爸爸吃瓜的动词有__、__、__、__。
【4】“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在正确的后面写“是”).
(1)西瓜的营养( ) (2)父子的情谊( )
(3)父亲的疼爱( ) (4)团结的力量(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谢谢你,老师
①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②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做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③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人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惟有老师,惟有老师呵,教你真诚。
④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丑恶、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⑤也许,你的一生,( )过许多坎坷,( )过无数道台阶,终于( )辉煌,( )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⑥在每一个成功者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⑦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⑧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虔诚地祝福,含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1】第⑤段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超越 踏上 步入 攀上
B.越过 登上 走进 爬上
C.踏上 超越 登上 攀上
D.跨过 踏上 进入 爬上
【2】用“ ”画出一句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排比句。
【3】第⑦段中,作者把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比?请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来看,哪些理由表明:“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试回答(至少说三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片段阅读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⑪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⑫太阳也不知道。
【1】文段中描写的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用( )一词来概括。
A.明亮
B.随意
C.自由
D.美丽
【2】选段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复
【3】这段话中第④⑤句与第⑥~⑫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4】请发挥想象,仿照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这首小诗。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蜻蜓飞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云朵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玉米成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
17、《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jì(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hēng( ) 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zhōng( )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miǎn( )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字。
【2】病人拒绝麻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描写病人手术中动作和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沃克医生手术中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这两处描写烘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
【5】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怀念小时候
我长大了,已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调皮、好奇、爱哭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候每一个欢乐的场面。
小时候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
小时候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们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
小时候的我很爱哭。
小时候呀,小时候,你为什么过得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的,美丽的。
【1】文中的“竹笋炒肉”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________好奇—________
美丽—________幼稚—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有一段话没写,请你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出来。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小时候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么理解文章中最后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外短文《童年的豆瓣儿酱》,完成练习。
童年的豆瓣儿酱
记得小时候,春天一到,妈妈就开始做我最爱吃的豆瓣儿酱。
妈妈把早已做好的长着一层毛毛的酱曲掰成小块儿放到簸箕(bò ji)里,在阳光下晾晒。
过几天,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把黄豆炒熟,当豆儿的香味在屋里弥漫时,妈妈总是从锅里先铲出一些放到面板上晾着,我和弟弟常常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就塞到嘴里,咯嘣咯嘣,唇齿留香。
豆儿炒完之后,妈妈用一个小磨把豆粒磨成豆瓣儿,磨完后把豆瓣儿放进小簸箕里簸去豆皮,再把去皮的豆瓣儿煮熟。这时我和弟弟又抵制不住香味的诱惑,时不时地揭开锅捞一些豆瓣儿解馋。
豆儿煮好后,妈妈把豆瓣、萝卜和酱曲一起放到一个小缸里,加上适量的水、盐、姜片等调料,用一个小木头耙(pá)子( )着底搅拌均匀,再用一块白净的布( )在缸沿上,四周用绳子松松地( )上,最后用一根小木棍儿( )上拧绞几下绳子就非常紧实了。
酱做上之后不能马上吃,必须经过大约一周的发酵。这时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日子。每天放学之后,我都要跑到酱缸前拿着小耙子去捞豆瓣儿,边捞边问:“妈,还有几天才能吃啊?”有时我实在忍不住了,会在第四五天的时候,偷偷地用手抓出几颗放在嘴里,如果偷吃时让弟弟撞着,他就会一路小跑着去向妈妈告状。而我常会挨一顿训斥,但心里还是很美,因为品尝到了香香的味道。
童年的豆瓣儿酱,让我回味,更让我思念我的母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弥漫:__________
唇齿留香: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蒙 插 系 兜
【3】制作豆瓣儿酱不需要的原料是( )。
A.黄豆 B.萝卜 C.醋 D.盐
【4】制作豆瓣儿酱的过程是这样的:晾晒酱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时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日子”指什么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文章的结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表达了对童年的向往。
B.点明了童年的豆瓣儿酱是难得的美味。
C.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妈妈的勤劳的赞颂。
D.总结全文,表达了对童年的留恋以及对妈妈的思念。
20、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
瑞恩被人们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人们称瑞恩为“加拿大的灵魂”。
①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一口井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张骞开辟丝稠之路。
①写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②写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22、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感动的瞬间吗?是谁做的什么事令你深深感动?让我们在回忆中捕捉、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吧。这次的作文内容,就是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题目自拟。
提示:选取典型事例,详写感动瞬间,表达真实感受。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