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诉然起敬
B.情不自禁
C.一声不吭
D.兴致勃勃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本题2分)
A.玷(diàn)污 踉(liàng)跄 B.咆哮 (xiào) 龇(cī)咧嘴
C.踌躇(chú) 肥沃(wò ) D.矜(jīn)持 膘(biāo)肥体壮
3、下面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颇负胜名
B.抵头折节
C.顶天立地
D.不厌奇烦
4、根据成语典故,在括号中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
1.(____________)背水一战 2.(____________)精忠报国
3.(____________)铁杵磨成针 4.(____________)大摆空城计
5.(____________)四面楚歌 6.(____________)断案,铁面无私
5、看拼音、写词语
zhὸu yè________ nà hăn________ juàn liàn________
qī fù________ jiāo chā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时期的______家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
2.《跳水》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这篇课文记叙了在____________上发生的故事。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____________,用枪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____________。船长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源于他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他极大的人格魅力。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4.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5.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6.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___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8.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
9.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猜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谜底:________
2.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谜底:________
3.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不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谜底:________
4.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谜底:________
5.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 谜底:________
6.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 谜底:________
9、阅读短文。
聪明的商人
从前,有位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但是他们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个秘密。
一天,商人偶然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箱珠宝。商人听了之后吓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父亲于是把听到的全告诉了儿子。
“同他们拼了!”儿子断然道。“不,”父亲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 “把珠宝交给他们?”“也不行,他们还是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商人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儿子!”他叫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老头子!”儿子也喊着回答,“你说不出一句值得我听进去的话!”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商人然后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儿子,”商人尖叫道:“我( )死于贫困( )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口凉气。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被人阻拦之前将他的一箱珠宝全部投入了大海。过了一会儿,父子两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空箱子,然后两人一起躺倒在地上,为他们所干的事感到后悔不已。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商人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所犯的企图谋杀罪,法官下令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商人将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异口同声地说看到过。法官于是判决他们有罪。法官说道:“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只有当他的生命面临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主动赔偿了商人的损失,法官因此减轻了对他们的处罚。
【1】短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宁可……也不…… D.不仅……而且……
【2】下面与“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这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的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B.有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C.哪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D.没有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3】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境?( )
A.他们遇到了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
B.他们的船撞上了暗礁。
C.船上的水手们发现了他们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
D.他们的珠宝不见了。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这个法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不留给忘恩负义的儿子继承。
B.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让企图掠夺的水手得不到珠宝。
C.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使水手不谋害父子俩,保全他们的性命。
D.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向法官指控水手们的海盗行为。
【5】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下列选项中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消息——商量办法——用计逃脱——逮捕水手
B.商量办法——发生争吵——倒掉珠宝——主动赔偿
C.出海远行——带上珠宝——倒掉珠宝——赔偿珠宝
D.听到消息——倒掉珠宝——逮捕水手——赔偿珠宝
【6】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商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商人十分愚蠢,那么多的珠宝都被他倒进了海里。
B.这个商人可以尝试与水手们谈判,平分珠宝,就用不着把珠宝全部扔进海里了。
C.这个商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赶到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指控水手们的罪行。
D.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因为这个商人用巧妙的方法,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而且最终将水手们绳之以法,让水手们主动赔偿了自己的损失。
【7】说说商人的这个办法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晏子使楚<节选>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A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B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C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于装着很为难的样子( )说( )您这一问( )我实在不好回答( ) 撒个谎吧( )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 )说实话吧( )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敞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要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赋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成语“摩肩接踵”是指选文中的___句 ,成语“联袂成云”是指选文中的______句 ,成语“挥汗如雨”是指选文中的_____句。(填序号)。
【3】晏子为什么举“淮南为橘,准北为枳”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成语嫁给了广告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不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说没有什么不合适,似乎可以。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了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已经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但说并不合适,也自有道理,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尤其是现有的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xǔ)高明时,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一片广告语的木材基地了。
当然,持不同意见者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一些说法。比如,据调查表明,对于广告语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中小学生们竟将“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该怎么办?
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第一层要义,恐怕首先是准确。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汉字,要用一个正确的方式留存史册。只有充分尊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合理使用汉字,才能传承汉字文化。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鳖”来无恙:
一“明”惊人: 无可替“带”:
【2】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离”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
“貌合”指: ,“神离”指: ;“一举”指: ,“多得”指: 。
【3】对“成语嫁给了广告”的现象,短文中写出了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吗?请举一个例子并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miáo( )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xīn jīng dǎn zhàn( ),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根据拼音写字词。
miáo( )准 xīn jīng dǎn zhàn( )
【2】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____?
【3】船长做出这一决定时,他是怎么想的____?
【4】第2自然段中“四十秒钟”的时间很短,大家却觉得时间太长了,原因是:________
【5】这件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______
14、课本知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严监生”的病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侄子二侄子怎样理解“伸出两个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伸出两个指头”最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17分)
桥(节选)
水渐渐窜上来,fànɡ__sì(________)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shēn__yín(______)。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词语。(2分)
(2)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水”和“桥”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老汉把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可以看出老汉( )(3分)
A.讨厌这个小伙子。
B.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4)小伙子和老汉是( )关系,课文到结尾才交代他们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你想对老太太说些什么?请写几句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快手刘(节)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掉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球扣碗”。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面都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碗翻来覆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而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了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但他从未失手。
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种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的绰号“快手刘”的来历。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________)
(2)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________)
(3)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觉得厌烦。(________)
(4)形容奇妙到了极点。(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描写“快手刘”外貌的句子。
【3】“快手刘”变戏法的道具是______________。他的道具虽然简单,但他却变得神出鬼没。
【4】文中描写“快手刘”变戏法的几个主要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快手刘”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昆虫记(节选)
①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雌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②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③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观察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④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一个小怪物。
【1】短文节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国昆虫学家___。我们曾学过他写的一篇课文《_______》。
【2】短文是按___顺序记叙了蟋蟀出世的过程。细读第①③④自然段,请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母虫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卵壳里面小蟋蟀身体分节→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从法布尔观察产卵的过程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的人。
【3】短文第①自然段大量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举例子
【4】短文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
A.介绍蟋蟀卵的孵化过程 B.详细介绍蟋蟀卵的外形结构
C.介绍蟋蟀卵拱形顶帽的作用 D.介绍蟋蟀卵顶部有一个规则的圆孔
18、伯父住的房子,水泥地板,比较潮湿。工作人员多次提出要把房子修理一下,但他一直不同意,总是说:“这房子比延安时好多了。”我多次到伯父那里,常见他吃玉米面饼、小米饭,有时和大米混在一起煮,叫金银饭。伯父穿得也很朴素。他的内衣、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伯父去世以后,别人给我寄来伯父生前的一些衣物,其中一双袜子是1954年开始穿到临终的。我拿着这些衣物,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篇短文写了伯父 、 和 三方面的事,表现了伯父 的优秀品质。(5)
19、课内阅读。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裏尸还”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引用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_____”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中”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毛主席给电报记录稿签字,可以看出毛主席的什么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直述句和转述句互换。
1.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金花狠狠地说:“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说自己最不中用,所以派到楚国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奎琳对司令官先生说,她可不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排在你后面的小朋友开出的盲盒要求是“参照例句所用修辞,选择事物进行描写”,请你帮帮他。
例句:人们都喜欢春天的风,它是和煦的、温柔的,但我还是更喜欢秋天清爽的风,空气中有着丰收的味道。
小朋友试写的句子:我更喜欢春天细密的雨。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学期。超长的寒假假期、枯燥的居家生活、紧张的线上学习……让我们经历了很多,懂得了很多道理。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选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