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
A.银装数裹 B.杯水车新 C. 废寝忙食 D.始料不及
2、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A.探听消息 布置目标 锻炼身体
B.拧紧螺丝 工作繁忙 头脑清醒
C.侵犯领土 贪图享乐 瞄准工作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
B.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C.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
D.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4、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有成(____) (____)拳(____)掌
出(____)划(____) (____)惊(____)战
自相(____)(____) (____)(____)不得
1.经过了认真复习,马小虎回答这个问题时显得(_______)。
2.这个人说的话(_______),我们不要相信他。
3.我们一个个(_______),想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4.妈妈看了我给妹妹化的妆,真是(_______)。
5、日积月累
①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村四月》翁卷
②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④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子语类》
我爱阅读
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大名著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选择一件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例,并简单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温馨提醒:不能写课本里的故事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苦_____绝 任_____任_____ _____飘_____舞
__________一体 翠色__________ 千里__________
7、辨字组词。
璧( ) 颇( ) 栈( ) 渑( )
壁( ) 顾( ) 浅( ) 绳( )
8、解释词义。
①绩麻:____ ②解:____
③供:____ ④阴:____
9、阅读欢乐谷。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操刀的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了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都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1】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结合选段和《景阳冈》简要分析鲁达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填空。(6分)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那些 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游记》(选段)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了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眨眨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练练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弥漫,真是个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片段①中“妖精”是_____,片段②中的“嫂嫂”是_____,两个人是_____关系。
【2】“嫂嫂”要砍行者几剑,且不肯借扇。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①中的“妖精”的大号是( )
A.圣婴大王
B.圣火大王
C.婴火大王
D.火云大王
【4】片段②中的对话描写,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嫂嫂”的孩子在南海菩萨处受伤,所以不肯借扇。
B.行者借扇的目的是扇息火焰山的大伙,保护唐僧过了火焰山去往西天。
C.要借芭蕉扇,就要按规矩办事:“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D.“些须之伤”就是受了很重的伤。
【5】下列是对短文人物特点的概括,你认为最不恰当的( )
A.片段①中的“妖精”本领高强,会喷火吐烟。
B.片段①中的“八戒”喜欢开玩笑,很有趣。
C.片段②中“嫂嫂”办事很讲规矩,不徇私舞弊。
D.片段①②中的“行者”神通广大,有勇有谋。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个青年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育才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 。”“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青年不满意地说。“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
【1】这段话中有一处说话不得体,请用“ ”画出来,并改正。
【2】在文中的“ ”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你发表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________怎么拥挤,他________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________能平稳地穿过,________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
①由画“________”的句子你能想到的成语是____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②选文侧重的是________描写。____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4】学习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方法,写“微风吹过湖面”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 》。
(2)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一个实验。一天,她来到一所学校,请校长找来三个四年级的学生。
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系着绳子的小铅锤。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头,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在瓶子里。
她对三个学生说:“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你们现在正在一口没有水的井里玩。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说完以后,她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小梅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喊完,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那位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小梅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当然让别人先出去!”
那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了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她对校长说:“美国这样的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都由于争着先往外拉铅锤,总要把瓶子掀翻。”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括号里。
(2)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3)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16、课外阅读
坚守
①疫情将湖北省荆门市文峰中学教师李安学隔离在向桥村老家,眼看距离中考的时间越来越近,身为九年级班主任的他心急如焚。
②听到教育部门出台了“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方案,李安学喜忧参半。喜的是隔离在家的孩子们不会虚度时光了,忧的是老家没有通宽带,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网课怎么上。
③这些困难,对于一心牵挂着孩子们学习的教师来说不算什么。听人说山上信号好,于是李安学高举手机满山跑,四处寻找信号强的地方,终于,在山顶,他找到了一处信号相对较强的地方。没有直播架,他便衣架木棍齐上阵,自己动于做一个,春寒料峭,每天清晨6:30,他腋下夹着课本和备课本,肩膀上杠着一把老式木椅,手里紧握着自制的直播架,急匆匆地往山顶赶路,开启他的“主播之旅”。
④虽然李安学每天只有一两节数学课,但为了督促孩子学习,他依然坚持每节课“坐堂”,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时刻关注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提醒他们准时进课堂,认真听讲,防止开小差。
⑤山顶的风呼呼刮着,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和千层底棉鞋,也抵挡不了冷风的侵蚀,不到两个小时,李安学脸颊冻得通红,手脚逐渐开始麻木。早餐和中餐都是妻子在山下做好送上来的,上山一趟至少要40分钟,由于没有保温盒,饭菜早已凉透,但他仍吃得津津有味。
⑥一个月来,李安学的网课从未间断过一天,他的身影成了山顶的一面旗帜。乡亲们看着委实心疼:“李老师,委屈你了,村里的条件可比不上城里哩!”他总是打趣地回道:“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孩子们马上中考,那是47个家庭的希望,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
⑦2月25日晚上7时,为加强家校联系,调动学生和家长参与网络课堂的积极性,李安学顾不上天黑路滑,专门召开了一次特殊时期的网络家长会。夜幕降临,他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走,尽管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几十遍,他还是摔了两跤,膝盖上、袖口处全是泥,但他丝毫没有退意。
⑧李安学镜头打开的一到那,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看到了他熟悉的“身影”,被他的这份责任与担当深深打动。李安学的事迹在全校传开了,一位学生家长听说后立即联系了电信公司,帮他加强网络信号。
⑨回想起这段“主播”经历,李安学笑眯眯地说:“山顶有寒冷,有风景,更有温暖。”
【1】从短文一、二自然段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四字词语。
(1)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____
(2)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愁。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五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说明了李老师工作环境很艰苦。
B.最后一段中的“寒冷”与“温暖”互相矛盾,表述不准确。
【4】选择恰当的词语用“√”表示。
“李安学高举手机满山跑,四处寻找信号强的地方。”从这句话采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焦急、高兴)。
【5】对李老师评价准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老师。
B.他是一个做事缺少灵活性,不会应变的老师。
【6】在“停课不停学”过程中,你是怎样学习的,写出两条与大家分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商人夹(jiā jiá)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于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xiān xiǎn)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到______的过程。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选文中的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画“ ”的部分是对人物______的描写,表现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的品质。
【4】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作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60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19、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指,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要痛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壁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话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查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多么妙啊,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难怪从黄山归业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 ) 名不虚传——(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能工巧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概括黄山的特点,黄山的云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枪声低回在角落。(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掩埋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改写“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朗润园真是赏月胜地。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依然怀念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三部分 习作(从两个题目中自选一题)
1.班里的同学性格各异:有的乐于助人,是个“小雷锋”;有的喜欢运动,是个“体育达人”;有的幽默搞笑,是个“开心果”……请你写一写班级里一个特点鲜明的同学,用典型的事例和本单元学习的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来描写。题目自拟,字数400字。
2.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不少性格迥异的老师。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运用本单元人物描写的方法,选一位老师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数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