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叛(_______) 伴(_______) 渠(_______) 斟(_______) 溶(_______)
判(_______) 胖(_______) 喋(_______) 堪(_______) 榕(_______)
熬(_______) 挨(_______) 航(_______) 持(_______) 蛮(_______)
傲(_______) 埃(_______) 杭(_______) 待(_______) 峦(_______)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形近字组词。4分
郎( ) 俊( ) 淀( ) 媳( )
朗( ) 梭( ) 绽( ) 熄( )
4、先把词语补充完全,然后填空。
目不转(________) 赏心(________) 应接不(________) 眼(________)潦乱
这四个词都有“看的意思”,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其中________________表示东西多得看不过来:_________________表示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看得认真专心: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因眼晴看见复杂粉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5、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_,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___________样的痕迹呢?(《匆匆》)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作者通过对父亲___________(人名)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表达了对父亲的___________之情。
6、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
【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江上渔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读到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你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后两句使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翻译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华盛顿说:“是我砍了樱桃树!”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1】填入转述句的正确标点符号。
华盛顿说是他砍了樱桃树(______)
10、课外阅读。
妹妹扮演的角色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因为我的角色!”
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先出场的是“父亲”, 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端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验。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经的笑声。
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损俱寂,就连鼠……”
“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几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呢里发出鸣鸣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1】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下来。
①报名时( ) ②定角色那天( )
③排练时( ) ④排练归来 ( )
【2】通读全文,概括出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原因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对“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种对生活的不公,要敢于质疑,敢于反抗的人生态度。
B.这是一种不抱怨命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5】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条项链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过百事,但留有痕迹的并不多。现在回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的深处挥之不去。
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别墅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到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才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我们生活在一起,就算是吧!”
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了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母子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上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好久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那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的,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我点了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塞到小孩的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母子俩都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迅速;②速度;③姓;④邀请。第2段中的“不速之客”的“速”的意思是_________。文中的“不速之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3自然段的内容,在文中________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3】我第一次多给了他们10元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第二次拿出100元钱给孩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当看到妇女手中的金项链时,我为什么会不禁一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我点了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塞到小孩的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这一句话中的“这样”具体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中哪些地方让“我”感到对母子俩有些歉意?请用“---”线画出来(两处即可)。
【7】为什么这件事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情况
图表一
问题 | 积极 | 一般 | 无所谓 |
你愿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 | 55.92% | 37.28% | 6.80% |
你怎样看法定节假日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 | 86.09% | 8.88% | 5.03% |
【1】你从图表一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图表二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两份图表结合起来看,你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短文阅读。完成下面各题。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她们身边的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故事内容,填空。
①“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一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含义深刻,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多次写老妇人数“一、二、三”,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从老妇人重复数数的细节中,你体会到了老妇人_______________。
【3】语言积累。
①小小说外貌描写往往简洁而传神。文中写老妇人身体状况的一个短语是_____________,写老妇人神情特征的一个短语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老头儿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从“扫”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对“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来上的酒杯递給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这一段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在《三国演义》中,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常借用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件,形容失利的局面或比喻陷入绝境,这个事件是: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本可到此为止,可作者又写“杯中的酒还没凉”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神九”发射真壮观。(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场上静得很,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答题。(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甄嬛传》不是2012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泪水模糊了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的双眼。(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没被困难吓倒,(______)把困难克服。(填关联词)
(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想聪明能干,就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不一定买到智慧;钱可以买到________,但不一定买到_________。(仿写)
21、作文
请以“我对 (他,或她,或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